• 我的订阅
  • 人文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4 10:10:00 来源:老陈说文史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千百年来,这句话成为了众多能人异士揭竿而起时响亮的口号,也是这句话让人们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平民起义——大泽乡起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始皇及秦二世在位期间,多次征集几十上百万民夫、囚犯修筑长城、修建规模浩大的阿房宫和秦始皇陵,劳民伤财,天下民不聊生。

于是,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等近一千名戍卒在被征调前往渔阳戍边的路上,杀了押解他们的官兵,揭竿而起,建立张楚政权,得到全国各地人们的响应。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此后的历史长河中,但凡逢上乱世,必定有有志之士揭竿而起,发动兵变。而有一个省份的起义军,几乎是逢乱必出,不曾缺席,那就是四川。四川为何是中国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还要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说起。

天府之国,粮草丰盛

现在每当我们提到四川,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川的火锅、熊猫和漂亮的川妹了,四川成都也成为了众多旅游爱好者假期必要打卡游览的地方。

但对于古代的人们,特别是君王而言,四川是个令人头疼的地方。原因无他,只因为四川是个“不安分”的地方,可以说是逢乱必起。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四川位于我国大陆的西南部,在各个省市中,面积不算最大,但地貌相当复杂。高原上群峰耸立,孕育着长江的源头及不少奔腾的河流,而水源充足的地方,往往更能孕育厚重的历史文化。

四川也有盆地。而盆地是川渝人民活动的主要区域,人口稠密,城镇众多。四周环绕着高原、耸立着俊峰,形成了独特的地势地貌,也产生了稀有的紫色土壤。

这种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在这种土地上生长的粮食,产量高,品质好,也因此四川被人们称为“天府之国”。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四川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适合各种类型的植物生长繁育,也促使各类粮食作物可以在这里得到大规模量产,并通过纵横的水运交通在省内自由流动。除此之外,受地形影响,四川的气候垂直变化大,气候类型多,也有利于农、林、牧综合发展。

公元前206年,项羽称霸后,与谋士商议将偏远的巴蜀之地分封给刘邦,以遏止刘邦势力发展壮大。但他错估了巴蜀之地的真实情况,那块被他视为鸡肋的地方反而成了刘邦绝地反击的福地。

刘邦的丞相萧何学识广博,他深知巴蜀地区的重要性。于是在项羽忙着回乡祭祖时,萧何协助刘邦,在蜀地招兵买马,囤积粮草,等待时机。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公元前205年3月,楚汉战争正式开始,刘邦在前线征战,萧何坐镇汉中,一车车粮草不断从巴蜀之地运出,支援前方作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此一役,刘邦也意识到巴蜀之地的宝贵之处,称帝后不做分封,由皇家直接掌管。

由此可见,四川就是“聚宝盆”,是一座“天然粮仓”。无论是退守四川还是揭竿起义,这座“粮仓”都会成为士兵们坚强的遁甲,毕竟吃饱肚子才能打胜仗。

蜀道之难,易守难攻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一篇《蜀道难》,以恣意洒脱的笔触,写尽了巴山蜀地的险峻、雄奇,让峥嵘的剑阁,钩连的天梯,俱现在人们眼前,使人身临其境,也不由感叹攀登蜀道,难于上青天。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四川整体呈盆地的地貌,四面环山,巴山、巫山、米仓山、大凉山等,山山高耸入云,连绵不绝,敌军来犯,只需要死守几处重要峡口,就能守住整个四川。这种得天独厚的地势,造就了四川的易守难攻。

古时候人们所说的“中原”指黄河流域,以及长江以北的区域,主要包括河南,山西,陕西及山东的各一部分,而川蜀、汉中一带位于西南部,是当时进入中原的必经之路,是打开中原重要的“钥匙”,于是四川也成了各方势力眼中的“肥肉”,成了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蜀国的当权者刘备,明明势力最小,却为何迟迟没有覆灭,甚至还能和其他两国成为三足鼎立之势呢?全因为当年蜀国的根据地,就是如今的四川境内。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蜀国虽弱,但因居守四川,依靠天险,其他两国纵使再强大,也难以战胜自然的力量,在短时间内强攻巴蜀之地,拿下蜀国。正是依靠天险之地,刘备势力才得以一点一点地得到壮大。

豪爽川人,百折不挠

每每提到四川,总是和一个字离不开,那便是——辣。四川的食物是麻辣的,四川人也是如此。无论是小伙还是川妹,都是火辣辣的。

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当地人都非常团结,这是巴蜀文化良好传承的体现。古代揭竿而起时,一呼百应,民心齐聚,现代在外从商,全国各地建立商会,川友之间相互帮助共渡难关。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同时他们也不畏权贵。人们对于官员的管理没有什么概念,朝廷无从给人民施加压力。人们有不顺就会说出来,遇到朝廷不公就要起义反抗,有时甚至会拉动官员一起反抗朝廷。

我国还有不少名人大家出身四川。如古代的文豪李白、陈子昂、“三苏”、扬雄等,近代的朱德、陈毅、邓公等。

他们有坚强地抵御外敌的心,作战能力强硬。蒙古攻宋,四川持续抵抗五十年,直到宋帝投降后,仍然坚持抵抗了三年。直到最后一刻,清军入关,四川也持续抵抗十余年。当地人不畏生死的个性击退了侵略者的野心。

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间断

丰盛的粮草、易守难攻的地势和团结、不畏生死的四川人,“天时、地利、人和”占尽的四川,自然拥有强大的底气支撑每一只起义的军队。这也是为什么自秦始皇统一六国至近现代,四川频频爆发起义原因。

但战争总是残酷的,没有谁会愿意主动挑起战争。起义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祸及普通百姓,导致他们流离失所。如果历代的统治者能减少剥削和压迫,相信四川也不会成为让统治者“头疼”的地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从秦朝到清末每逢战乱从未缺席
...了。所以四川是史上起义次数最多的省份,每逢战乱必有起义者,从秦到清从未缺席。四川不光是起义最频繁的一个省,也在我们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出了不少力,现如今四川已经发展的很好了,成为
2023-06-14 19:31:00
宋朝如何应对农民起义
...起义的政策之一便是招安。招安政策的核心在于通过赦免起义者的罪行、赐予官职或金钱等手段,以平息农民的不满情绪,从而达到稳定政权的目的。在宋朝初期,特别是北宋时期,政府对待农民起
2024-10-22 20:46:00
历史上带头造反的人,为何都以失败告终?
...分析起义:起义有两个部分,一是带头作乱者,二是后来起义者。带头作乱的人,导致天下大乱的“祸首”,注定没有好下场的。后来起义的人,是为早点结束战乱,还天下以天平。所以,朱元璋强
2023-02-04 14:53:00
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弄到只剩十万
...断爆发。这些起义大多是由于元朝的苛政和压迫所引发,起义者多为贫苦农民、流民以及一些地方豪强。起义军多以“反元复宋”为号召,希望推翻元朝的统治,恢复汉族政权。元朝统治期间,最著
2024-08-13 12:30:00
...提前一个月在二月发难,史称黄巾起义或黄巾之乱,因为起义者头绑黄巾,所以被称为“黄巾”或“蛾贼”,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
2023-10-28 17:12:00
李唐集团能统一天下,并非仅凭李世民出色的军事才能
...万教众和农民进行了志在推翻东汉王朝的农民起义,由于起义者头裹黄巾,因此这次起义被称“黄巾起义”。黄巾起义虽然不久被东汉王朝的军事力量镇压,但这次起义打破了东汉王朝持续100多
2023-05-11 11:14:00
太平天国时期为何清朝财政亏空,前线军队反而很富有
...些费用对于巨额的军饷来说,更是杯水车薪。太平天国的起义者自然也深知这个道理,要知道清朝近半的赋税都是来自于江南,而在1853年的时候,太平天国攻占了南京,这也相当于间接的断了
2022-12-13 16:36:00
为什么中国古代皇帝的权力分散?
...代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解决土地问题,也没有任何一个农民起义者,最终实现了他们的目标。比如说李自成起义。李自成虽然提出了“均田免赋”的主张,但是等到他当了统治者以后,他其实就变成了
2023-08-10 16:21:00
宋江带三十六人纵横河朔,招安后有人称帝有人抗金
宋朝,存在了319年,爆发了433起农民起义。按照这个频率来算,宋朝每年都要爆发1.36起起义,数据极其吓人。宋朝又是特殊的,起义次数虽多,但并没有席卷全国的那种大规模起义。这些
2023-05-02 11: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