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焦守广 通讯员 张文静
近日,市民刘先生半夜在家中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在山东省中医院经过两次介入治疗才解除了风险。此前,刘先生的父母曾先后因心梗在省中医做了同样的手术。专家表示,心肌梗死不具有遗传性,但危险因素存在家族聚集倾向。
事情还要从2020年说起,那年4月的一天,刘先生的母亲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辗转来到了山东省中医院就诊,到医院后立即进行了急诊介入治疗,“手术很成功,术后一直在门诊接受中医治疗,直到完全康复,从那之后她成为了咱们省中医的铁杆粉丝。”刘先生的妻子邵女士说。
刘先生的父亲心脏病史几十年了,2000年左右曾因冠心病先后四次于北京某医院进行冠脉介入治疗。2023年8月,刘先生的父亲突然胸部发闷,频繁发作胸痛,因为上次母亲的救治经历,一家人怀着对省中医的信任来到医院做检查。冠脉造影示,老人两处血管支架内重度狭窄,并有一处新发重度狭窄,医生立即给予药物球囊修复支架内再狭窄,并新植入一枚支架。
“半夜里就疼得不行,胸部发闷。”2023年12月,刘先生在家中又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同样是在省中医检查的心梗。邵女士说:“因为公公婆婆的家是北京的,老公当时想过去北京做的,后来综合考虑了一下,还是选择了留在省中医治疗”。
山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病二科副主任医师刘杨介绍,刘先生血管情况呈现与年龄不匹配的复杂危重,两根血管重度钙化狭窄,另外一根血管完全闭塞。邵女士告诉记者,第一次手术解决急性闭塞后,亲戚在外省某省级三甲医院工作的朋友建议刘先生搭桥,但搭桥手术需要开胸,伤害大,风险也大。出于对省中医技术的认可,选择再次回院介入治疗。经过两次手术,刘先生的闭塞和狭窄问题最终完全解除。术后当天就能下地活动,不影响正常生活。
据了解,心肌梗死不具有遗传性,但是危险因素存在家族聚集倾向,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规律的作息习惯,吸烟、焦虑、缺乏运动,都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
刘先生一家三口的治疗经过,是省中医近几年中西医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刘杨表示,中医医院,首先是治病救人的医院,需要基础设施完善、诊疗技术齐全,具备综合性医院的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其次是突出中医药特色,合理、规范、科学地找到中西医的融汇点,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山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执行总监、心血管二科主任王震表示,医院将胸痛中心建设,做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在最短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俗的讲就是将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这四种高死亡率、高危胸痛从胸痛患者中筛查出来不漏诊,并即刻进行救治,比如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从患者进入医院大门,明确诊断,沟通病情,启动手术室,转运手术,开通闭塞血管,整个流程的时间(d2w时间)不能超过90min,90min看似时间很长,排队挂号看病,化验等待结果,家属决定手术,4名手术医师护士不分昼夜及节假日从家赶到医院,术前准备,没有规范化高效的流程,90min是mission impossible,而山东省中医院近半年的平均d2w时间为75min,并于今年顺利通过国家认证,实现省城济南省级医院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零的突破。
冠脉大血管再通后,约37%的患者存在微血管堵塞而使心肌没有再灌注即“心肌无再流”现象;而即使成功心肌再灌注也可致心肌细胞损伤反而加重甚至坏死,即“心肌再灌注损伤”;仍然是急性心梗再灌注治疗时代的两大国际未解瓶颈难题,国际指南仍无有效药物治疗推荐,是急性心梗住院期间病死率(5%左右)仍然不能进一步降低的原因。而传统中医治疗对于这两种现象有明确的效果,相关研究成果也被国际医学顶级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IF 120.7)刊登,同时中医有丰富的治疗方式,因人施治,改善患者围术期失眠、便秘、焦虑症状,减少心肌梗死后恶性并发症的诱发因素。
王震表示,以患者利益为先,现代技术保障,中医全程参与,中西医技术不断融合和发展,山东省中医院胸痛中心将更好地为胸痛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5 2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