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
他乡变故乡魔芋展“魔力”
——访贵州省科技特派员、毕节市科技局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市管专家邹涛
“大家放魔芋种子时要注意,种子不要靠厢边太近,芽也要朝上,这样利于它发芽生根……”日前,在威宁自治县麻乍镇松木坎村魔芋栽培试验基地,邹涛正在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
37岁的邹涛,是贵州省科技特派员、毕节市科技局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毕节市第八批市管专家,这是他今年第12次来服务点指导。
邹涛是江西省芦溪县人,2014年7月,研究生毕业的他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到毕节市科技局中药研究所从事中药研究及推广工作。
“刚开始工作时,我常常感觉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邹涛说,后来他主动向单位请缨,申请到脱贫攻坚一线去。2016年1月,邹涛到纳雍县厍东关乡挂职任科技副乡长。期间,他结合自身所学专业,探索中药材发展路子。
实践中,他了解到魔芋发展潜力大。为切实发挥魔芋助农增收作用,邹涛和团队联合开展魔芋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成功筛选出性状典型、优势突出的地方品种——矮化黑杆花魔芋。
因该品种具有株型矮化、抗性强、产量稳定、子芋数量多等特点,在全市示范推广种植2万余亩。经连续3年(2019—2021年)测产,商品魔芋高产示范基地亩产均在2吨以上。并先后形成了“向日葵+魔芋”高效复合种植技术、高海拔区域魔芋覆膜盖土保温增产技术、魔芋草害生态化绿色防控技术、魔芋软腐病高效综合防控技术等。通过技术集成应用,在邹涛和团队推动下,毕节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矮化黑杆花魔芋连片种植示范基地,魔芋软腐病发病率由20%以上降低至6%以下,化肥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5%以上,基地平均亩产较常规增加50%以上。
他和团队申请的“一种魔芋种植中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发明专利获得授权;“魔芋生态控草防病降本增效绿色发展技术”入选“贵州省2023年农业主推技术”;“花魔芋种芋分级标准”“威宁花魔芋丰产栽培技术规程”等企业标准相继颁布实施;《贵州魔芋产业技术研究与应用》被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提起邹涛对魔芋的热爱,贵州威宁鼎诚魔芋科技有限公司法人锁才邦说:“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经常在基地一待就是一整天,饭都忘记吃。”
近年来,在邹涛和团队的示范带动下,麻乍镇魔芋种植面积从2018年前不足2000亩到2022年的2万亩,涉及农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截至目前,邹涛累计现场指导400余天(次),服务企业(合作社)近70家,免费发放农业科普、技术资料1万余份,技术培训4000余人次。另外,他与团队正联合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开展魔芋物质基础研究及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以延长魔芋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促进魔芋产业持续发展。
10年的执着追求、努力付出,邹涛克服重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走来,工作成绩突出。他承担或参与实施国家、省、市级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12篇,申请专利18个(已授权5个),合编著作4本。同时,他先后荣获“第二届贵州省最美劳动者”“毕节市首批拔尖人才”“毕节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如今,他早已把毕节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我在乌蒙大地成了家,立了业,我将扎根毕节,继续做好科技服务。”邹涛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0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