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导语
世间熙熙攘攘,人生汲汲营营,每天忙忙碌碌,千般思虑,万般劳作,而内心最根本的追求,不过是厌苦求乐,皆是为了内心的安乐幸福,人生的清净喜乐。
快乐,是人心之所向,快乐,是内心之渴求。然而,我们对于快乐却是陌生的,我们对于快乐的体悟也是单薄的。
快乐,也有不同的境界,而我们总是浅尝而止,不知寻求更深刻的快乐。
第一种,物质之乐。
人生在世,离不开天地之养,离不开五谷,还有各种物质需求,若能得到满足,人生就有了最基本的快乐,也是最简单的快乐。
饿了,吃上简单的饭菜;渴了,喝上山间清泉;冷了,穿上妈妈编织的毛衣;热了,躲在树下纳凉。人生四季,一日三餐,本来就这么简单,若能依着简单生活,便能得到简单的快乐。
若能如此简单,淡泊明志,恬淡虚无,顺应天地四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五谷为食,五果为助,简单中有着天然的快乐。
只是,最简单的快乐,人们总是体会不到,我们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却太多,本来简单的一日三餐,便能充饥,自然的清泉就能解渴,我们却想着山珍海味,为了口腹之欲,伤害生命……
如此,想要的快乐,就离我们越来越远,当然经过努力,也能得到,但是,这就是快乐吗?快乐的背后,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呢?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其实,答案,每天都在上演,病从口入,吃的快乐还未体会到,病痛的苦,随之而来。只是,我们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转个身,依旧如此。
口腹之欲,只是一个常见的例子,物质的乐,还有很多,不必多言,财色名食睡,我们都能心领神会。
物欲之乐,看似快乐,却隐藏着深沉的苦,是乐还是苦,只有心知道,即便现在还不知道,将来总会知道,纵使千年受五欲,增长流转苦因缘,五痛五烧的劝言,多少人能看见?
第二种,精神之乐。
快乐,本来就心之觉受,故人们在物质充足之后,自然会渴求更深之乐,不局限于仅为了生活,而是追求精神之安乐,追寻内心之平安喜乐,寂静清安之乐。
每一个人根机不同,因缘不同,在最追精神之乐时,方法自然亦有不同。
有人在艺术中寻找快乐,沉浸在艺术的美中,书法、绘画、音乐、雕刻等等,各种艺术之美,高雅淡然,能给人清安喜乐。
有人在学问知识中寻找快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清安在,尤其古代经典,若能潜心一门,总能得到古韵之乐,经典之乐。
不管是艺术,还是学问,要想得到静美之乐,心亦需寂静沉淀,浮华的心,看不见深沉的美,体会不到寂静的乐。若把这些当成装饰,或者为求名利而学,所谓的乐,也是成了束缚。
除了在艺术学问中求快乐,若更深沉思考,便会走向哲学思考,当一个人想更深地了解人生,了解自己,了解世间,便会认真思考人生之目的,人生的本质,这样的思考,或许苦恼、煎熬,若能得到一点感悟,那样的快乐如深水静流,直入心底。
在寻求生命本质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回归寂静的乐,安养身心,无为而无不为,这样的乐,如小孩的纯真,自然而单纯。
当然,还有一种乐,不是只为自己,而是一种利他之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世间乐之本,心善,才有乐,世间种种善法,莫不劝人向善。
因此,善良恭顺之人,便舍五欲,依循善法,勤而行之,爱人爱物,扶弱救困,孝顺父母,恭敬师长,最终善因善果,福报现前,自然身心安康,诸缘吉祥,甚而富贵显赫,此诚可谓世间之难得快乐,从善心而得。
这些精神之乐,虽然比较深沉,若从更高处而论,世间之乐,皆是短暂梦幻,稍纵即逝,不可永保。
即便是行善之乐,虽名善业,仍为流转之业,若不出尘,不过一生幻境,即便能生为天人享乐,终有五衰之时。
第三种,修行之乐。
人海茫茫,根机各别,总有人寻寻觅觅,在世间各种乐中,仍然感知到乐背后深沉之苦,即便淡淡的,在寂静的心中,也如惊天之雷声,足以震动内心深处的善根,于是发现世善之不究竟,知知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毕竟空。
因此不执着世间之乐,寻求出尘之门,因此虽行诸善,而不染着,修持万行,发大乘之心,利益一切。又修种种定善,息虑凝心,渐而修德有功,性德渐显,身心自在,寂静不动,心中寂静之乐,实胜于世间最乐,百千万倍。
然而,时代不同,因缘有变,能有如此猛利根机之人,少之又少,能得到此中寂静乐之人,更是凤毛麟角。毕竟大因缘如此,有教无行无证,既无人证入,何谈自在快乐?即便有人能得到这样的乐,自在寂静。
然而,这些乐却不是出尘只因,如何能抵累劫轮转之业呢?不过像在病灶之上,涂上清凉之药,瞬间清凉,不能治本。
第四种,称念之乐。
在世间各种乐中,有一种乐,静静的,淡淡的,深入内心,深入骨髓,建立在迫切、强烈的无常感中。当我们出尘之心坚定,念念寻求清净之乐,走过漫长追寻之路,遇见这清净的光明,遇见最清净的快乐,深知自力心行之无力,慈尊愿力之弘深,知出尘之捷径在此,自然便会聆听慈尊悲切呼唤,接受慈尊亲垂之宝手,感彻悦髓,有绝处逢生之感,心生欢喜,快乐无穷。
如同暗夜之行遇明灯,沙漠孤旅遇清泉,如同贫者遇宝,病者遇医,心生大欢喜,念念称慈尊,念念归故乡。
这种清安之乐,如莲花盛开,如光明遍照,如清泉入心!
这种乐最清安、最清净、最深沉,因为得知已非红尘久客,已是莲池嘉宾,有光明护念,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心中有大安慰,是故清净乐。
念念归乡人,知故乡不远,就在眼前,即将拥有无为真实之乐,心中满足,乐在心底。
念念归乡之人,有光明摄取不舍,慈尊住顶护念,专持名者,万不漏一,现身不退,必定得归,心中有大安心、大安稳、大满足,念念不舍之乐,一生不变,永在心中,穷劫累牍,难可具述!
结语
世间万象,快乐种种,有深有浅,有实有虚,有长有短,有虚幻有究竟,有染污有清净,我们所求的是哪一种呢?
望本师意,一生妙音,说世善以拔六尘苦,又说万行以平世善之不究竟,说称名以救万行之无奈。然慈尊本意,诚望一切孩子,舍六尘之乐而享世间真福,进而舍世间虚幻之福而享修习定散之无为乐,舍无力之自力而领受慈尊他力之恩德。
慈尊广设方便,善巧劝言,层层递进,慈悲无限,惟愿一切孩子都能离苦得究竟真实之乐,如莲花盛开,清净安稳,微妙快乐。
快乐层楼多,持名最快乐,
如登最高峰,微妙难言说。
有缘登高者,一览众乐少。
诚愿闻名者,皆共入此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4 23:46: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