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大学生转专业更灵活?多所高校出新规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17 07:57:00 来源:杭州网

随着2024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招录环节逐步展开,填志愿如何“选学校”“报专业”成为考生、家长关注的话题。报了一个专业,是否意味着它必然会伴随大学四年甚至影响终身?万一“不喜欢”“不好学”怎么办?近日,多所高校在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上介绍,有关“转专业”方面的政策灵活度更高,限制减少。

记者注意到,2018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就提出“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为此,近年来已有部分学校试点“转专业放宽”。这项改革给高校育人格局带来哪些新变化,折射出哪些新趋势?学生若考虑转变专业发展方向,应注意什么?

1、转专业“新政”助力学生学其所长、学其所爱

“对于从小热爱自然、喜欢动植物的我而言,园艺专业是学校涉农专业中最喜欢的专业,能转到这里我非常开心。在课程中学习蔬果花卉相关知识,增添了生活乐趣,提升了学习动力,我对未来的职业充满期待!”中国农业大学宁同学开心地说。她此前就读于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专业,经过一年的学习,发现自己并不擅长学习高阶的数理基础课以及艰深的理工类专业课,在学业方面缺乏自信;同时,通过学院开设的专业认知课,她也认识到通信工程就业方向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得益于该校转专业政策改革,她在大二秋季学期如愿以偿转至园艺学院园艺专业。

“中国农大自2011年开始实行‘无门槛’‘多次转’的转专业政策,目的就是希望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匹配自己兴趣和特长的专业,真正学其所长、学其所爱,实现个性化发展。”该校本科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内所有专业都面向学生开放,转专业不设任何报名条件限制,除国家规定或录取时有明确约定的学生外,学生入学后自第二个学期开始便可提交转专业申请。

“每个学期末学校发布通知,接收学生转专业报名。下个学期前两周内,相关专业与学生完成双向选择。每个学生拥有不止一次机会,即便转专业成功后,也可以继续申请再转专业。”该负责人介绍。

并非所有想转专业的学生都像小宁这般幸运。记者调研发现,不少学校不仅有学业成绩的硬性要求,在实际过程中,还会面临跨学院名额限制、是否应先修相应课程等多重“门槛”。而在2024高招季各校发布的转专业“新政”中,这些“条条框框”一定程度上有所松动。

武汉大学从2024级学生开始,推行“院内自由转,转出不限制”,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和意愿,原则上不设置限制条件,学院不限制、学校不控制转出人数,且将申请时间延长到大三结束前;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到大三学生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每次可选择两个志愿,不限制学积分排名,不限制挂科门数;同济大学学生进校后拥有7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也有中外合作办学转出、医科转入、文科转理工等自由。

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院长卢晓中表示,把更大的选择自主权交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潜能,鼓励引导学生探索未来的“无限可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究竟适不适合?学生自己最清楚。在高考后报志愿、选专业的时候,学生的意愿、家长或教师的指导或多或少有一定盲目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开始慢慢了解自己的兴趣、强项在哪里。学校通过放宽限制,支持学生自主决定是否转专业,更能体现‘以生为本’理念。”卢晓中说。

2、防止“一拥而转”,引导与帮助需跟上

转专业“新政”实施后,是否会对学生造成引导效应——报考时优先选择院校,进校再考虑专业?是否会造成一所学校内“热门专业”更热,“冷门专业”更冷的情况?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的确会成为不同高校间招生竞争的一个因素。“当一些高校转专业相对宽松,另一些学校限制较多,学生填报志愿时可能会优先挑选前者,对高校而言也形成一定压力。”

“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中国农大的转专业政策并未造成‘冷热失调’的情况。因为我们敞开转专业之门的初衷,是引导学生找到心仪专业而非‘热门’专业。”该校本科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注重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优势与发展前景;同时开展“一对一”学业指导,帮助学生优化学业生涯规划。“学校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实施大类培养与交叉融合培养,充分考虑国家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展前景等要素,新增很多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停招若干发展滞后的传统专业;根据历年来转专业实际情况,学校还对招生计划进行优化调整。”

专业认知指导该如何发挥作用?卢晓中分析:“其一要让学生明大势、知学科。过去的专业概念相对狭窄,长期以来形成了‘领地意识’。如今,学科设置要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复杂性的技术突破。所以,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对学生的专业指导要跟学校的学科发展规划联系起来,跟科技革命背景下的产业发展、学科整体发展联系起来。其二是让学生了解自己,不能简单认为‘我有兴趣’就转,要了解专业课程难度、对能力素养的要求等等,让学生有思想准备,为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和方向引领。”

3、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菜单”或不再遥远

在卢晓中看来,学生转专业的原因主要有两种类型:发展性动因和问题性动因。“发展性动因是指学习目前的专业并未遇到困难,但根据获得的信息,认为选择另一个专业对自身发展更好。这就需要辅导员、班主任综合研判:学生是否对愿转去的专业有全面了解?如果学生确实对新专业足够了解,学新专业很可能发展得更好,那么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应该充分支持;如果只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则需要积极引导。如果学生转专业属于‘问题性动因’——学习原专业的确存在学习困难、挂科等情形,很难有兴趣与能力继续原专业学习,则应尽量满足其转专业需求。”

记者了解到,随着“专业壁垒”在大类招生、微专业、“多元套餐”等新举措的实施下越来越被淡化,转专业已并非学生转变发展方向的唯一选择。如中国农大联合北京理工大学设置了“生物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士学位,学生毕业时可拿到由两校联合认证的学位证书;“人工智能+园艺”“人工智能+动物科学”“人工智能+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金融学”双学士学位的开设,能够满足学生在校期间同时主修两个专业的需求。此外,该校还在人工智能、金融、合成生物学、大数据应用等备受关注的领域设置了丰富的辅修专业、微专业项目,让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成长为“1+X”复合型人才。

“转专业限制放宽,的确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但也要看到,学校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对人力资源市场的了解程度有限,未来应该全面推行规范的学分制和选课制,把学习选择权真正交给学生。”储朝晖表示。

卢晓中期待,未来的高教分类改革不仅要精确到学校,甚至要精确到专业内部。“学生选课时,可自主选择‘学习菜单’,如果希望本科毕业直接就业,可以选择侧重应用的课程模块;如果愿意继续深造,就选择侧重理论的模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7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扩大学生学习自主权、选择权,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学习,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专业和课程。近年来,全国已有多所高校相继放宽转专业限制
2024-06-16 07:46:00
多所高校开启“转专业自由”新政,冷热门专业温差会加剧吗?
...内多所知名院校相继放开转专业限制。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官宣自2024年起全面开放“零门槛”转专业政策。不久前,5月30日,武汉大学也宣布,从2024级学生开始,院内专业可自
2024-06-12 13:46:00
...批高校学子将走进大学校园,迎接他们的除了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外,还包括大量此前从未接触过的专业课程学习。这其中,很多学生会接触到一种此前可能并不熟知的专业学习形式——微专业。简
2023-08-08 06:45:00
大学转专业,不再难了?
...,陆续有高校发布更灵活开放的转专业政策。近日,厦门大学招生平台“厦大招生”公众号发布招生新政,其中提到,“全面放开转专业”。更具体的表述为:进一步放宽转专业,转出不设限(除专
2025-06-28 12:43:00
...的话,高校必须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对进入大学的大学生,要对他们进行生涯指导,包括让他们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了解大学的学科和专业。如果这些学生还是不是特别了解自己感兴
2024-06-30 09:46:00
...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并将长期存在。尤其对于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更是面临专业热门而就业困难的挑战。新时代背景下,“美育”已从鲜有要求的“软任务”,转变为切实量化的“硬指标”。艺
2024-01-12 05:46:00
...适合?开学季来临,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一批新生进入大学校园。面对刚刚开启的专业学习,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学生被目标志愿录取,在期待中开启人生新篇章;有的人不喜欢所学专业,刚入
2024-09-07 11:56:00
“自由转”并非“盲目转”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武汉大学回应“自由转专业”——“自由转”并非“盲目转”■本报记者 李思辉连日来,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纷纷发布招生新政,不同程度放开转专业限制。武汉大学
2024-06-18 06:15:00
...了2024年本科招生政策发布会。值得关注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均对本科阶段“转专业”的政策进行了介绍。记者梳理发现,和以往的政策相比,如今,各大
2024-06-11 14: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摄制 董文博
2025-10-26 12:59:00
鄄城农商银行闫什支行贴心兑换残损币,践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会广 通讯员 高亚亚近日,鄄城农商银行闫什支行凭借耐心、细致的服务,成功为一名五十多岁的客户兑换了因保存不当而严重破损的大量残损人民币
2025-10-26 12:28:00
东昌府区新区小学开展硬笔书法比赛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为落实区教体局《四五行动方案》中“学生写一手好字”的要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书法的兴趣,培养良好书写习惯
2025-10-26 12:30:00
兔宝宝因货运重量存在误差被行政处罚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官网处罚结果公示一栏中获悉,德华兔宝宝装饰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兔宝宝 002043)因在船舶国际集装箱货物运输经营活动中托运人提供的验证重量与实际重量存在误差
2025-10-25 09:30:00
数字铭忠魂,这是抗美援朝的精神密码!
今天(10 月 25 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的日子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一组数字始终震撼人心、不容忘却 75年前他们义无反顾跨过鸭绿江在这场残酷鏖
2025-10-25 08:07:00
“本人没到场,他们就将我们的车过户了,现在钱没见到,车也不见了踪影。”10月23日,宣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反映,他和合伙人的车辆被榆林景达恒盛汽车检测站(以下简称
2025-10-25 07:48: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彬)近日,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唐山农商银行古冶支行精准施策,为辖内某柴烧工作室授信50万元,以金融力量为这门古老的柴烧工艺注入新动能
2025-10-25 07:48:00
纵览·9张|小书店里的诗情
壹 在石家庄,有一家“晴朗文艺书店”,它是无数诗词爱好者心中的“精神驿站”。店主李树冬,是怀揣文学梦的诗人,也是深耕俄语文学的翻译家
2025-10-25 07:47:00
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
10月23日,2025年度京鲁奖教金第五站走进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京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义松介绍,京鲁奖教金自2018年设立以来
2025-10-24 14:07: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10月23日,青海网友发布的视频中,有人用布蘸取不明物品涂抹牛羊胴体,使其表面呈现异常鲜艳的红色
2025-10-24 15:19:00
2024年8月24日,茉莉花开·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在南京江苏大剧院圆满闭幕,闭幕式暨综合汇报演出为这场历时多日的艺术盛宴画上了精彩句号
2025-10-24 15:32:00
借力国际平台 共谋发展新篇 灵武市农交会推介会成果丰硕
第二十二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已圆满落幕,而宁夏灵武市在盛会中呈现的“黄金奶源”与“滩羊臻品”依旧香韵悠长,引人回味。10月17日
2025-10-24 15:32:00
Soul 兴趣主理人:在世界的褶皱中寻找自我
在浩瀚的网络里,旅行内容常见——从五分钟速通欧洲的“特种兵”攻略,到滤镜厚重的“网红打卡地”,但其千篇一律,让人觉得好像很难再看到旅行本身那种粗砺
2025-10-24 15:32:00
指尖传温情 泰安联通宁阳营业厅暖心服务获点赞
鲁网10月24日讯近日,泰安联通宁阳县中心营业厅,一对聋哑夫妇进厅办理业务,因语言交流受阻,营业员用细致服务化解沟通难题
2025-10-24 15:47:00
鲁网10月2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徐玉茹)随着气温持续下降,流感进入高发期。为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筑牢校园健康防线
2025-10-24 15: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