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析理论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6-30 11:39:00 来源:杭州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紧密相连、互相成就,前者为后者创设学理论证,后者为前者提供传播场域,两者共同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加快建构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优化拓展话语内容。叙事体系是思想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是一定时期一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时代精神和文化传统的表达范式,是一国在以国外受众为主要对象的沟通传播中使用的话语模式或话语风格,承载着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中国叙事体系,是由中国特色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构成的。构建中国叙事体系,当务之急是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积极参与和平发展、环境治理、气候变化等世界性议题的设置,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而优化拓展话语内容的关键,则在于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标识性概念是构建叙事体系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倡议、“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安全观”等,既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愿景,又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激荡的背景下,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既要用中国实践做好国际传播“文章”,积极创设世界性议题;也要善于讲好中国发展“故事”,挖掘具有世界意义和人类价值的叙事,增强对外传播的自塑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用准确生动的数据、案例、故事为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奠基,以准确说明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基本国情,在阐述“中国道路的大道理”和“中国故事的大智慧”过程中,在国际舆论场形成中国表达、中国修辞、中国语意。

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是构建新时代中国话语体系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受众准确理解中国、激发共鸣和共情的重要举措。话语方式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两个方面。内容创新重在以理服人、以事化人,增强话语的说服力和解释力,从道理上说服人、打动人;形式创新则重在以情动人、以趣引人,打通话语表达方式和受众的共情通道。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要协同推进话语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话语内容创新要以事实为基础,以情感为铺垫,讲好中国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国人民的故事,生动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提高译介能力,在充分考虑目标受众文化背景与接受水平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准确表达话语表述中的核心思想。话语形式创新要善于运用生动鲜活的时代话语、通俗易懂的群众话语、言之成理的学术话语,采取主动吸纳、巧妙融合、交相呼应等方式,进行既有思想、品质,又有温度、温情的表达;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用好用活以文字、图像、声音、影像和网络互动耦合而成的多模态媒介。

推动多元主体参与。话语主体是话语的言说者、话语信息的传播者,是构建话语体系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新媒体时代,传播行为、手段和内容的变革,不断加速叙事体系的“去中心化”,话语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由“独角戏”转向“大合唱”。把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把中国的制度优势转变为话语底气,必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建立良性互动、和谐友好的传受关系。因此,话语主体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话语传播目的和新媒体传播语境、话语对象的文化差异和心理需求等因素。党政部门话语权威性强,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对外文化交流、经贸活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平台传播推送信息;各类非官方组织和机构向受众进行论证评论、转述阐释,有助于呈现话语的客观性和公共性;民众个体的第一人称视角,使话语更有温度并能引起共情、共鸣。同时,应推动多元主体在对外传播中与话语对象良性互动,加强与国外媒体机构交流合作,并大力培养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的专门人才,提高中国话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健全话语效果评估机制。传播效果评估是衡量中国话语在国际舆论场的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参考,能够对中国对外话语优劣势和核心竞争力作出准确判断。做好传播效果评估,既要把握原则、突出重点,又要明确路径、确保可操作性。在原则和重点方面,要聚焦谁来说、说什么、如何说、跟谁说、效果如何等若干问题,聚焦话语内容的公信力、话语方式的创造力、话语对象的精准化、话语平台的融合化、话语效果的可视化等要素;注重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平台、话语方式、话语对象、话语反馈之间的相互影响,坚持以话语主体、话语内容、传播媒介、话语受众、话语方式等为抓手,从多学科、多形式、多渠道、多方位进行评估;坚持国别效果、语种效果、媒介效果评估相统一,传播规模和传播品质相平衡,宏观传播和微观传播相兼顾。在路径选择上,构建高标准、规范化、可操作的话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多维度综合评价;防止唯收视率、点击量、发行数、票房收入和流量数据;综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国际传播效果数据采集、整理、反馈和应用体系,发挥第三方机构专业性和独立性优势,提升对外传播效果评估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

《光明日报》(2023年06月30日 11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30 13:45:3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创新,提升对外话语体系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来自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国际传播、英语语言文
2024-07-12 17:33:00
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述评之十扫二维码 阅读全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重要标志。提升
2024-02-06 01:20:00
...打造“学术中国”。话语体系要“有声有色”,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
2024-11-30 19:21:00
同济这支团队让世界读懂中国
...学团队标兵。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如何服务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战略?如何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如何让世界认识到一个生动立体、真实全面的中国?在吴赟看来,“
2023-02-16 09:15:00
“译中国”文库发布首批图书 推出我国对外翻译首部综合性业务规范
...,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意义。(完)
2023-01-13 20:53:00
【观点摘登】张永奋、姜明宝: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好中华文化资源、紧扣国际关切,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寻找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
2024-11-24 02:04:00
刘聪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全媒体时代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
2023-08-30 04:00:00
厦门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打造中国东南国际传播研究学术高地
...国内外优秀人才和资源,为重塑全球舆论生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探索新路径作出新贡献。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徐进功,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中国人民
2023-11-26 18:55:0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绿色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对于讲好中国生态治理故事、传播生态治理理念、发出中国绿色发展声音、彰显中华文化
2025-05-12 09: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向海展新翼\
厦门翔安国际机场外观设计充满闽南特色。从空中俯瞰,它的屋檐就像三重波浪形的飞檐,既像闽南传统的大厝,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鹭
2025-10-07 08:00:00
【厦门之美】一城月色映团圆
2025“厦门中山路·最美中秋月”活动中,“月兔呈祥·国庆同心”打卡展示美陈装置吸引市民游客争相合影。(记者 陈立新 摄)昨日18时22分
2025-10-07 08: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数据显示,假期前五日,全市重点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33.7%,重点旅游街区游客量同比增长69
2025-10-07 08:00:00
省能源局近日公布第三季度新型储能项目库调整清单。新增入库项目中有3个项目在太原建设,不仅有助于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也有利于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2025-10-07 06:22:00
10月5日,市城乡管理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节假日环境卫生保障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城六区、省综改示范区、市环卫中心
2025-10-07 06:53: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佳节情意浓,神州共欢庆。一场场以“党群同心、月圆情浓”为主题的中秋活动,在阳曲县高村乡各村党群服务中心
2025-10-07 06:54:00
记者走基层丨西藏阿里地区:同赏边关月 共话家国情
10月6日晚,河北省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中秋茶话联欢会在工作队驻地举行。图为援藏队员正在观看节目。 河北日报记者 赵瑞雪摄10月6日
2025-10-07 07:42:00
首批安全应急装备产业特色园区名单公布我省5家园区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三位入选园区在应急通信与指挥、工程抢险救援、矿山专用安全生产装备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日前
2025-10-07 07:42:00
在沙河市白塔镇栾卸村,万亩林海层林尽染,景观水系潺潺流淌,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尽享乡村惬意慢时光。拍摄丨赵永辉、张智制作丨吴晓萌
2025-10-07 07:44:00
一张球票,除了看球还能做什么?住酒店有折扣、游景区能省钱、品美食享优惠……来到廊坊市,邯郸球迷刘腾发现,手持一张球票,超值体验接连不断
2025-10-07 07:51:00
记者走基层丨沧州南川老街:来大运河畔 享“文化大餐”
10月6日,在沧州南川老街,节目《打鼓》精彩上演。河北日报记者 戴绍志摄狮城大鼓敲起来,沧州落子跑起来……10月6日,一场秋雨后
2025-10-07 07:52:00
全省评选出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河北日报讯(记者李巍)近日,省林草局公布第五批“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评选结果,17人被授予“河北省林草乡土专家”荣誉称号
2025-10-07 07:52:00
“今年藜麦价格好,收购价一斤5元左右呢。”9月20日,沽源县藜麦种植大户郝鹏飞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藜麦田里,眼里满是丰收的喜悦
2025-10-07 07:53:00
秋日的晨光透过窗户,映照在舒建新肩章的金盾上。这位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的“警营硬汉”,此刻正细致地整理着履职笔记
2025-10-06 07:12:00
央媒看太原10月3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购车补贴有调整 国庆假期消费者看车选车热》为题,报道了太原市很多消费者趁着假期看车选车
2025-10-06 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