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9-28 20:04:00 来源:新周刊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两个9岁孩子的恶行触目惊心,除非我们相信他们天生就是坏的,否则我们就必须承认,这就是大人的问题。

作者 | 张丰

编辑|谭山山

题图 |《少年的你》

大同一学校发生的未成年人欺凌事件,已经过去几天。

舆论聚焦的是,两位施暴者只有9岁,他们的行为应该涉嫌性侵罪,但目前法律上缺乏惩戒9岁孩子及其监护人的相关规定,很多人对此感到不满。

人们也主张,对学校和施暴者父母,应该施以更严重的处罚。昨晚在一个群里,我还看到一个指责受害男孩父母的说法——他们费那么大力气调查取证,却只是要求施暴者家长道歉。假设受迫害男孩的父亲冲冠一怒,用个人方式讨回公道,他很可能会被舆论吹捧为“英雄爸爸”。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正在遭受霸凌的同学。(图/《少年的你》)

我们无法解释9岁小孩为什么那么坏,以至于很多人下意识地得出结论:小孩不一定是“天使”,还可能是恶魔。但大家却不愿意多思考一下,是什么造成了这一恶性事件。

我们愤怒,我们害怕,我们想赶紧逃离。这不是解决校园欺凌的态度,相反,这可能正是造成校园欺凌如此普遍的原因。

在关心大同这个10岁的小受害者的同时,我们应该在更大范围内来反思这个问题:我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在整体上改善这一局面,还有没有可能?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打回去”,正在成为家长的新共识

必须承认,现在校园欺凌事件已经相当普遍。

近期有一本新出版的非虚构著作叫《欺凌自杀》,是一个日本纪实作家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调查报告。但在网上搜索“欺凌自杀”这个关键词,却会出现很多关于中国校园霸凌的视频。

《欺凌自杀》是一本非虚构著作,作者采访了12个因被欺凌而自杀的孩子的父母。书中提到,在日本,被同学喊“去死吧”“你真恶心”,就算严重的校园欺凌了。而在我们这里,更多的是可怕的肢体暴力。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欺凌自杀》(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6月版)封面。

过去几年,我在微信群看到过不下10次这样的视频:几个小孩打一个小孩,有时候甚至是几个小女孩打一个小女孩。大家看了很愤怒,很多人会转发,但是这些事很少有调查结果。我们的愤怒,大概只能维持到转发之后的几分钟。

视频往往没有具体位置信息,你甚至都无法报警,这让身为父母者万分焦虑。有一个朋友,让孩子去学习搏击、散打,就是怕孩子打架的时候吃亏;还有一位朋友告诉女儿,被欺负的时候,不用告诉老师,“告诉爸爸,爸爸会处理”。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施暴者无法与受伤害的人共情。(图/《模范出租车》)

这次大同事件之后,还有人编起了段子:有人自述,6岁的时候,叔叔给他塞糖,让他去打一个更小的小孩,“他打了你妹妹,大人不能打小孩子,你去帮妹妹打回来”。

“打回来”或者“报复”,正在成为很多家长的共识。现实中也确实发生过,不少小朋友发生纠纷后,大人去“复仇”的事情,有的还成为了全国关注的新闻事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质疑,家长的这种“教育”是否合理?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在校园纠纷中,家长也是重要的一环。(图/《我们的世界》)

换一个角度看,那些施暴者,他们在家里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大人们都把自己共情为“受害者”,很少有人会想,自己的孩子可能去打别人。如果有轻微的、攻击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有些家长还会暗暗得意:“自己的孩子才不会吃亏。”

有没有一种可能,正是这种“不要吃亏”的共识,才鼓励了一些小孩子的“暴力倾向”?类似事件中,我们通常看不到施暴者的家庭信息,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如何教导他们的。但是从逻辑上讲,如果每个孩子都被教导不要攻击他人,就不会有人受到攻击。

那些施暴者当然错了,但是他们的父母也一定有错。当然,我们可以为“打回去”一一辩解,这是“还击”,是“自卫”,但是,暴力问题是复杂的,在未成年人群体中就更是如此。甚至有些施暴者最初也被人攻击过,后来他们才“联合起来”,成为校园内的“势力”。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老师开始逃避自己的责任

就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大同的这次校园欺凌事件,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很大:没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寄宿制学校生活老师缺位),在家长开始追查的时候,还试图“公关”和息事宁人。

回顾过去十年的“校园安全”新闻,有一个常见的情况是:家长怀疑孩子在学校受到虐待,尤其是幼儿园。现实中偶然发生的虐待事件,会让家长们陷入一种“集体惶恐”。

这些反过来影响了老师们的。

目前老师的普遍心态是:尽量不要“犯错”,不要“惹事”,也祈祷那些坏事不要发生在自己的班级。他们普遍消极、被动,陷入一种“自保”状态。这是教师们对社会事件的应急反应,也可以说是普遍的心理创伤。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老师不应将校园霸凌置身事外。(图/《我们的世界》)

这很可悲,它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全方位的,也会助长“校园霸凌”。大部分校园霸凌都没有发生在教室,不会在老师眼皮底下发生,老师们可以“逃脱责任”。但是,如果一个有爱心、有经验的老师,应该能在课堂上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早一点介入。

教育被认为是敏感的行业,所有发生在校园内的“负面新闻”都不是小事,这种“敏感”反过来塑造了一种更紧张的校园文化。

家长会感受到校长和老师的权威不能被撼动,但是事实上,很多学校都缺乏真正的“爱”和“关心”,缺乏“有效的权威”,并且从根本上缺乏责任心——有的学校甚至不敢让孩子乱跑、锻炼,因为万一孩子受伤,学校就要承担责任。

真正的责任心,意味着不怕犯错,意味着可以批评、管教孩子,在那些孩子流露出暴力攻击可能的时候,果断制止他们。

学校其实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寄宿制学校就更是如此),除了教室内的课堂秩序,学生还有一个自己的“秩序”,而老师“远离风险”的想法,会助长这个“小社会”自发秩序的残酷性。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期待监控无死角?

大同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宿舍的厕所区,没有监控。

很多人都期待校园监控无死角,这是从幼儿园安全事故引申出来的观念。家长们相信,只要监控密布,安全感就会增多。中国有全球人均最多的摄像头,在校园内就更是如此。但是,我们扪心自问,校园欺凌事件是否在减少?

实际上,“坏孩子”总是很聪明。网上流传的那些霸凌视频,大部分都不是监控拍下的,而是他们自己用手机录下来,不小心(或者故意)流传出来的。躲开摄像头,对他们来说从来都不是一个问题。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面对霸凌,要学会反击。(图/《悲伤逆流成河》)

我读高中住校的时候,宿舍也有人被拉到厕所暴打。对方没有发出哀号,但我们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人敢去干预。在监控出现之前,那些“坏孩子”就知道要在人少的地方作恶,这说明他们自己内心也有所忌惮。

他们真正担心的是“被人看到”,尤其是被家长、老师和其他责任关联方——那些大人看到。

大人们普遍缺席。他们寄希望于设置更多摄像头来解决问题。有不少“事故”发生后,人们发现摄像头没有拍到,这往往会引发铺天盖地的嘲笑,认为是阴谋论,或者“学校删除了视频”。但是现实就是,摄像头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它总会有死角,这个“死角”,其实是留给责任心的。

校园霸凌触目惊心,不是因为摄像头太少

不管石头是谁丢的,都会同样往下沉。(图/《模范出租车》)

两个9岁孩子的恶行触目惊心,他们是如此之小,又是如此之坏,答案再明显不过。除非我们相信他们天生就是坏的,否则我们就必须承认,这就是大人的问题。我们必须注意到欺凌的“社会结构”,否则恐怕不仅会有“更多”,也会有“更极端”的欺凌发生。

校对:XXX,运营:小野,排版:陈泽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普法小课堂:遭遇校园欺凌,我该怎么办?
...向老师、保安、路人呼救求助,或者尽可能躲避到有监控摄像头的区域,养成取证意识。3、保证人身安全。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可以试着通过警示性的语言击退对方,或者顺从对方的话去说,
2023-03-15 16:32:00
《检察风云》曝“夺命套路贷”片段 黄景瑜涉险查实校园套路贷
...被校园套路贷扼住咽喉的被害人凄惨绝望,但作恶多端的施暴者却在公众媒体面前嚣张无度肆意挑衅,难以想象施暴者是如何阴暗无良才能下此惨手,也无法揣度现实世界里真正的受害人经历过怎样
2023-05-06 14:24:00
...生在最近一次遭受围殴时,她实在是受不了了,为了躲避施暴者持续的暴力攻击,无奈之下选择用玻璃碎片割伤自己的喉咙,以求自保。可是,受害者做出的这一极端行为并未使施暴者停手,反而引
2024-04-24 10:19:00
“听”到谩骂和耳光声立即报警!河南多所学校“出手”防霸凌
...频全覆盖,但是个别特殊场所涉及到学生隐私,无法安装摄像头。目前这套系统使用了半年,还没有真正预警校园欺凌的案例,但作为一种震慑的目的已经达到,学校会继续使用。” “宽容但不
2024-04-17 13:47:00
韩国新政:禁止校园霸凌者当老师
...防性教育,教授他们同理心、合作和尊重他人,避免成为施暴者。最近一项涉及首尔48个班级的研究发现,通过在学生间创造关爱他人和减少竞争的氛围,校园霸凌数量在18周的研究周期内有所
2024-05-09 14:50:00
济宁市高新区黄屯派出所开展“拒绝校园欺凌 建设友善和谐校园”宣传教育活动
...、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遇到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方式、施暴者可能构成哪些犯罪、触犯法律的后果等,教育同学们要团结友爱,珍惜同学情,不恃强凌弱、不以大欺小、不聚众斗殴等,鼓励同学们
2023-10-30 19:20:00
石家庄偷拍最新后续!相关部门出手后,最恶心的一幕还是出现了!
...口上演全武行!真相令人发指,背后究竟有何猫腻?隐藏摄像头曝光近日,一则石家庄民宿装摄像头偷拍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自媒体博主“影子不会说谎”接到举报后,再次来到石家庄某民宿
2024-09-28 19:11:00
临沂六中太原路校区开展防欺凌暨法治报告会
...每个孩子都沐浴在法治的阳光下。告诉孩子们:既不要做施暴者,也不要做受害者,共同努力对校园欺凌说“不”!愿所有青春都能被温暖对待!(通讯员 王浩 姬文伟)责任编辑:时瑞雪
2024-04-10 11:47:00
如何揭开校园中“隐秘的角落”?
...孩被一群同龄男生围堵在墙角,用绳子抽打和用脚踢踹。施暴者的行为,让人触目惊心。更残酷的是,被“看见”的事实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校园欺凌往往以一种更为隐蔽、更为无声的方式悄然发
2024-04-24 14:54: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