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生育意愿持续下降,我国的低生育率是否还可以逆转?全国政协委员贺丹解读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3-05 09:41:00 来源:青瞳视角

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与此同时,育龄妇女生育意愿也在持续走低。人口负增长和低生育率是否还有机会逆转?若人口总量持续下降,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

生育意愿持续下降,我国的低生育率是否还可以逆转?全国政协委员贺丹解读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双向适应和动态均衡的过程,我国已经进入了人口“零增长区间”,可能仍会有小幅波动,但确实在负增长通道中。

贺丹表示,人口负增长是人口变动的自然规律,人口竞争主要是素质竞争而不是数量竞争,未来10年到20年之间,我国人力资源总量还会持续增长。

北青报:不久前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人口与发展论坛公布数据显示,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为6.1%,2020年已接近10%。在生育意愿低迷的情况下,低生育率还有机会逆转吗?

贺丹:低生育率是一个大趋势,可能会有波动,但很难逆转。

人口学中有一个生育更替水平的概念。一般而言,总和生育率要达到2.1,也就是每个妇女一生平均生育子女数达到2.1,才能完成世代更替,以保证人口整体数量不下降。北欧一些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有过波动,曾经有段时间在1.8左右,现在也下降了。

我们国家的总和生育率目前处于极低水平,生育意愿还有持续下降的趋势。以目前的情况,低生育率在中国也不太可能实现逆转,可以有一定的修复回升,以后回升的天花板不可能超过理想子女数。

北青报:2022年中国人口出现了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有说法认为,长期来看,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您怎么看?

贺丹:人口负增长其实就是一个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的一个结果,这是人口变动的自然规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也不太可能逆转。我之前提出过人口“零增长区间”的概念,出生人口和死亡人口相差正负100万,就是“零增长区间”。按照这个概念,从2019年开始,我国就已经进入到了“零增长区间”。在这个区间范围内,人口可能会有小幅波动,但确实是在负增长的通道中。

北青报:人口负增长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或者人口红利窗口期已经关闭?

贺丹:我也听到过很多人担忧说,是不是人口负增长,中国经济就不发展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人口的变动都是中性的,人口是基础性、长期性、战略性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人口变动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双向适应和动态均衡的过程。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是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

人口红利窗口期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比较丰富且被抚养人口比较少的人口转变阶段,在人口学概念中,一般认为,人口抚养比在50以下是人口红利的窗口期。我们测算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窗口期还没有关闭,可以持续到2030年前后。我们说人力资源不仅仅是人口数量,还包括人口素质、健康素质、教育素质、文化素质等方方面面,人力资源的综合开发,可以支撑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

未来人口竞争主要是素质竞争而不是数量竞争。虽然人口总量在下降通道,但我国人力资源总量还在持续增长。

人力资源总量的增长潜力取决于健康水平、受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随着新增劳动力素质快速提升,人均劳动力素质也在提升,我国人力资源总量也一直在持续提升。综合多个机构的测算结果来看,未来10年到20年之间,人力资源总量还会持续增长。

我们不要太担心人口数量,更要关心人的发展,包括受教育水平、职业发展、就业状况、收入状况等,这些都是支持经济发展的最大潜能和动力所在。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上,我们有信心能够利用好我们的人口资源,用好我们14亿人口的磅礴之力,促进国家的发展,促进家庭的健康。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鑫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05 1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委员谈提升生育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要让年轻夫妻有生育的意愿】(海外网牛宁 刘强 陈洋)责编:侯兴川、陈亚楠
2024-03-10 16:01:00
多地密集出台鼓励生育举措,专家:还有待加强
...去让大家少生孩子,甚至比过去难度还要大。”对于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建议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早婚早育的提案》,国家卫健委日前在其官网公开了相关答复。其中提到,当前,群众生育观念
2023-04-18 11:13:00
委员请提案 | 杨陵:建议将辅助生殖医疗费用纳入重庆市医保支付范围
重庆市政协委员,涪陵区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杨陵。华龙网记者 石涛 摄华龙网讯(记者 吴礼霜)近年来,生育人群的不孕不育率正在增长。如何提升生育率,是今年重庆两会上重庆市政协委
2024-01-22 01:07:00
...于保障单身女性生育权益的提案。 甘桂芬认为,为提高生育率,除了制定奖励性政策,用来鼓励适龄夫妇生育,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建议设置单身生育年龄门槛,防止“一时冲动”下的生育。一
2023-01-15 02:54:00
...关于提高育龄群体生育意愿的建议》提案,为进一步提升生育率出谋划策,助推人口健康发展。黄淑红建议,激励育龄群体的生育意愿成为落实人口新政策的关键所在。要包容婚育观念和行为的多样
2023-01-12 07:59:00
这件事,上海的探索有意义
...励生育,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众说纷纭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贺丹提案呼吁“重视一孩”,让人特别有认同感。贺丹委员指出,一些地区将政策投入聚焦于二孩和
2023-03-08 14:55:00
全国政协委员甘华田:建议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由每个家庭自主决定生育的孩子数量
...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甘华田认为,目前适龄的生育人群生育观念固化,“二孩”“三孩”政策对我国总体生育
2023-03-02 16:28:00
...选择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题目,邀请政协委员、各界群众、有关部门定期开展。即日起,大众网济南频道联合济南市政协,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咱们“商量”着办》,根据“
2025-06-08 19:02:00
“失独再生养”家庭扶助政策再次得到了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教授祝连庆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今年两会他
2023-03-07 16:5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中国网11月11日讯(记者 孙晓彤)日前,由首都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九届文明与区域国别研究学术论坛暨《文明研究》新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5-11-11 13:45:00
短视频带火动物园 彰显流量向善价值
郭海英近日,贵州凯里市一家位居深山的动物园在抖音平台意外走红。70岁退休教师冯元勇守护的这家动物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但动物们被照顾得很好
2025-11-11 13:49:00
冰层下千年共谱的时光:曹保明《最后的渔猎部落 》
“最后的渔猎部落”概念,最早来自于吉林省著名文化学者曹保明先生的著作《最后的渔猎部落》。上世纪70年代,当时曹保明在吉林大学当教师
2025-11-11 13:52:00
普定县:一碗黔面闯市场 让“黔味”飘香全国
一把深山寻常的面条,经过匠心打磨与模式创新,从贵州大山走向全国市场,成为热销爆款。位于普定县工业园区的贵州苗干妈食品有限公司以小面条撬动大产业
2025-11-11 11:29:00
第十九届河洛文化研讨会将于11月13日至14日在开封举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点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田凯中 刘昱渤编辑:申久燕审核 :范昭
2025-11-11 11:35:00
为进一步发挥毕节市旅游协会搭建行业桥梁纽带、助推城市文旅事业发展的宗旨作用,全面展现毕节市独特的城市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2025-11-11 11:35:00
贺 信贵州省体育代表团:在11月10日举行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男子51公斤级比赛中,我省运动员张家茂不畏强手、奋勇拼搏
2025-11-11 11:35:00
小叶医探 | 刚上床就打呼,却说没睡着?医生科普:这是“浅睡眠”错觉
大皖新闻讯 “明明听到他打呼噜,叫醒后却说自己没睡着?”近日,合肥市民朱女士几次推醒丈夫时,却遇到这样的困惑。社交平台吐槽引来了不少“同款”
2025-11-11 12:12:00
西电程鹏飞教授团队研发“人体痕量气体探测装备” 助力重大灾害救援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程鹏飞教授团队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两封感谢信,信中对该团队在“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2025-11-11 12:06:00
山西太原一地下管道爆裂喷出粪便?当地辟谣:系暖气管道破裂喷水后带出泥沙
大皖新闻讯 11月10日下午,有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一处地下管道爆裂,褐色水柱喷射而出。有网民在评论区称有粪便喷出
2025-11-11 12:10:00
“十四五”期间池州进出口规模翻番 首次进入全省前9位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池州市“决胜‘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获悉,“十四五”期间,池州市消费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5-11-11 11:39:00
一次从垃圾车上的跌落,让56岁的父亲至今躺在ICU中。而比巨额医疗费和严重伤势更让家属感到无助的,是事故背后那个无人承担的责任“真空”地带
2025-11-11 08:22:00
“天然气公司为了支撑从我家房顶穿过的黄色燃气管道,偷偷在我家屋顶上建了两个长方体的水泥墩。”陕西铜川的任先生向华商报大风新闻反映称
2025-11-11 08:22:00
11月3日,陕西汉中胡家营镇群星村村民舒吉波(45岁)与69岁的父亲舒代坤联手,成功营救一名因车辆落水而昏迷的群众。据救人者舒吉波回忆
2025-11-11 08:23:00
“为了孩子上学我们举家迁移,入住新小区后却发现今冬要跟孩子一起受冻了。”丹桂苑小区业主赵先生说,他希望热力公司能考虑一下已入住业主今冬的生活
2025-11-11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