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为建设“为民政协、务实政协、开放政协”,济南市政协探索创建“商量”平台,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向群众延伸。“商量”将选择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题目,邀请政协委员、各界群众、有关部门定期开展。
即日起,大众网济南频道联合济南市政协,推出大型系列报道——《咱们“商量”着办》,根据“商量”平台组织的活动内容,助推济南市政协更广泛、更充分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增进共识,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汇聚强大合力。
大众网记者 谢玮 济南报道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健康、稳定的生育率更是社会稳定、国家繁荣、民族昌盛的重要保障。自今年4月以来,济南市政协以“向阳而生 育见未来——营造生育友好社会环境,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开展月度商量,组织政协委员、党派界别、群众代表和部门负责人,多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围绕“婚育、养育、教育” 三个方面建言献策,为济南打造生育友好型城市样板、加快建设现代化强省会贡献力量。
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破解人口发展难题
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老龄化加速、少子化加剧与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相互交织。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杨素雯指出,低生育率会致使劳动力供给减少、传统人口红利消失、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甚至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政协委员们经多次深入一线调研后,一致认为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口问题,打破 “重眼前、轻长远” 的治理困境。
在市中区舜华社区,“巩大妈工作室” 成为年轻人婚恋的 “暖心驿站”。驿站内,墙上挂满新婚夫妇的合影,桌上摆放着厚厚的相亲登记册。工作室负责人巩兰英介绍,社区大力支持他们举办各类活动,两年时间促成 20 多对新人结婚,目前还有 20 多对年轻人正处于热恋中。
舜华社区以 “巩大妈工作室” 为依托,积极探索 “党建 + 公益” 新型婚育文化建设机制,通过举办鹊桥相亲会、家庭亲子活动等形式,倡导健康文明的婚恋观与家庭观,助力年轻人缓解婚恋焦虑,为社会和谐发展赋能。社区居民李岩笑着说:“工作室就在社区里,方便又亲切。”
巩兰英表示:“对于社区居民而言,工作室让年轻人能就近获得婚恋支持,同时降低了婚恋成本。” 她建议在全市推广社区婚育服务平台,联动政府资源开展相亲活动,扩大青年社交圈。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田迎介绍,市妇联聚焦家庭需求,主要从培育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以及提供婚恋交友服务这两个维度发力,推动新型婚育文化深入人心。目前,面向济南市女大学生开设了 “出彩女生课堂”,邀请专家走进济南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 9 所驻济高校,送去婚恋指导课程和生殖健康课程,从大学生群体入手,做好 “三观” 教育工作。
市政协委员、山东文殊国际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孟娟建议推动婚育文化进社区、进校园,倡导朴素平等的婚恋观,从源头上减轻年轻人的经济与心理压力。
从 “婚” 到 “育”,怎样才能做到 “生得健康”“生得安心” 呢?
安全生育,意识需先行。市妇幼保健院院长韩炳娟提出,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范围,将生殖健康干预提前至青春期教育,构建全周期生育力保护体系。
对此,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整合医疗机构资源,制作婴幼儿常见病防治视频,并通过 APP、电梯屏等渠道普及健康知识。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牟鑫介绍:“基层相关机构每年入户开展家长课堂、亲子活动、科普活动 2 万余次,服务 40 多万人次。” 为积极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济南打造了 800 余处 “优生优育” 服务阵地。目前,济南已开展免费孕前检查、流产后关爱项目,并通过智能物流系统、一站式产检服务等提升就医体验。
重塑育儿生态
普惠托育解决 “带娃难题”
“谁来带娃?” 对于多数年轻父母而言,如何平衡好家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3月26日,“商量” 调研组一行来到位于龙洞街道的泉抱抱・西江华府社区托育园,该托育园采用 “社区 + 机构” 模式,收费按照政府指导价执行。据该园园长孔芹介绍:“小托班每月1800元,大托班1600元,低于市场价。”
三胞胎妈妈张女士感慨道:“托育园让我得以重返职场,孩子也得到了专业照顾。” 市教育局副局长李艳透露,济南413所幼儿园已开设托班,提供8000余个托位,未来将推动 “托幼一体化” 全覆盖。
借鉴其他地区 “嵌入式托育” 经验,济南正推动将社区闲置房屋改造为托育点,打造 “15 分钟托育圈”。民盟济南市委会委员、历下区重点项目推进服务中心代表雷萍建议:“利用国家政策,在社区嵌入托育设施,构建便捷服务网络。” 省政协委员,济南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市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冬梅通过调研发现,出生人口下降导致现有幼儿园入园儿童减少,校舍出现空余,她建议现有幼儿园拿出一部分师资开展托育事业。
破解 “养娃难” 需要创新思维。三孩妈妈雷蕾结合自身经历呼吁实行弹性工作制:“政府应开展生育友好型企业、社区、医院认证,对达标单位给予政策激励,推广居家办公和‘妈妈岗’。”
大智教育集团女员工占比 64%,因设立 “好妈妈俱乐部” 受到广泛关注,通过推行家长会休假制度等举措,支持女性员工育儿。该集团妇联主席王现芹介绍:“我们推行家长会休假制度、设立孕前指导学校,支持女性平衡工作与家庭。” 目前,市妇联联合市人社局计划在 2025 年认定一批 “妈妈岗” 就业基地,为宝妈提供弹性岗位。
张葵、毕彦昱等政协委员提出:“建立梯次补贴机制,将一孩家庭纳入育儿补贴范围,并在住房、医保等领域给予多孩家庭倾斜。住房、教育、医疗等资源需向多孩家庭倾斜,建议对提供托育服务、弹性工作制的企业给予减免教育基金、提供保障性住房等政策优惠,激发市场活力。生源减少的民办园可转型托育,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生育支持政策需兼顾可持续性与普惠性,以市场化思维破解生育难题,降低生育成本,才能进一步释放生育潜能。
牟鑫表示,济南已在 2023 年 1 月实施了三孩育儿补贴和配套支持政策,目前一孩暂无相关补贴,市卫健委会继续通过相关渠道争取政策。针对托育事业的发展,济南现已开始建设市级托育人才培训基地,免费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业务培训,计划到 2025 年完成 6000 人的培训和资格考核,逐步实现全员持证上岗。同时支持品牌化和连锁化的托育机构发展,评选出 10 家五星级托育机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解构教育“焦虑链”
重塑成长护航网
去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将教育支持融入生育政策框架。在此背景下,教育减负又该如何激发民众生育意愿呢?
全职妈妈张培有切身感受:“作业减少后,亲子关系明显改善。” 从以往鸡飞狗跳地检查作业,到如今其乐融融的家庭互动,张培的焦虑大幅减少。济南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通过减少低年级作业量、延长课间活动时间等举措,有效缓解了因家庭作业引发的亲子关系紧张问题。
市中区育秀小学教师、二孩妈妈徐伟认为,教育应回归育人本质,家长需要更加重视习惯养成。“与其盲目报班,不如培养学习习惯和阅读兴趣。”
孟娟等多位兼具 “妈妈”“爸爸” 身份的政协委员提出,教育的压力,更多源于家长将自身的期待和焦虑传递给了孩子。她表示应转变教育观念,将 “鸡娃” 转变为 “护航”。她建议统筹全市资源,将家庭、学校、社区纳入教育共同体,缓解家长焦虑。
省政协委员、山东进步意识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晨曦建议,对学生家长开展线上教育,让每位家长都能成为学业规划师或生涯规划师。在她看来,家长要正确发现孩子的能力、潜力和兴趣,“成为一名能工巧匠同样是为国家作贡献,同样能够创造社会价值”。
济南幼高专教师王沪红以所在的幼高专为例,介绍当前专升本的发展途径:“高考失利不等于人生失败。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中考、高考是重要的节点,但并非终点,家长与其看重孩子考上好高中、好大学,不如让孩子找到合适的发展土壤,健健康康地成长。”
在课后服务优化方面,雷蕾建议,延长幼儿园、小学放学时间,推行 “家长友好型” 接送制度,并为多孩家庭提供学前教育补贴。
优化教育需要系统思维,通过联合 “家校社” 力量全面推进。对于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李艳表示,济南正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5 个区县已通过国家验收,未来将加强中考、高考政策解读,缓解家长焦虑。市妇联也在打造 “第一课堂” 数字平台,已为0-18岁儿童家庭提供科学养育指导 200 万人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8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