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雄安看新|这座“零碳”大楼,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90吨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07 06:36: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依靠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和地源热泵井工作的空调系统,每年可减少约190吨二氧化碳排放——在雄安站枢纽片区2号地,一栋“零碳”建筑拔地而起,它就是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

目前,该建筑已正式通过2023年雄安新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第一批)专家评审,成为“官方认证”的新区首批零碳示范建筑之一。

它的零碳排放如何实现?又有哪些先进技术运用其中?

雄安看新|这座“零碳”大楼,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90吨

日前拍摄的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刘光昱摄

两条构造路径建起“有气息的大楼”

一眼看去,首先吸引人的是大楼屋面光伏玻璃采光天窗。

“知道大楼里为啥这么亮?看头顶150平方米的光伏玻璃采光天窗,不仅采光,还能发电。”近日,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讲解员韩萧介绍,这座零碳建筑,不消耗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而是依靠可再生能源持续供能,又被称为“有气息的大楼”。

记者看到,展馆具有规划展示、企业文化品牌宣传、会议路演承办等多重功能,将为雄安站枢纽片区产业导入、交流招商和企业疏解等提供支撑。

韩萧介绍,建筑碳排放很大的一部分,来自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不影响其功能需求的情况下,该大楼通过规划和设计,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

中铁建河北雄安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张志国从一开始就参与了这座大楼的设计。“零碳建筑有哪些要求?”他介绍,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自方案规划阶段就遵循零碳建筑正向设计理念,明确零碳建筑的实施路径——即适应气候条件,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在满足室内环境参数、碳排放目标要求下,采用性能化设计手法,依托被动技术和主动技术,选用低碳建材、低碳结构以及材料减量化等设计手段,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碳汇等碳抵消方式,达到零碳建筑的设计目标。

雄安新区建交局城乡建设组相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除了零碳的展示中心外,还有很多其他绿色建筑,像花园式的变电站,就是把花园和变电站这种理念融合到一起,它从理念上就非常的绿色环保。另外,还有超低能耗的商务服务中心等,这些绿色建筑在雄安新区随处可见。

7大主被动技术组成“绿色核心”

零碳排放如何实现?

这个“零碳”大楼的玄机,来自背后的“黑科技”。

“零碳建筑能够实现‘零能耗’的理想目标,离不开先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运用。”中铁地产设计咨询公司项目负责人张磊说,绿色技术都在天地中,通风廊道、保温遮阳、地源热泵、光储直柔、蓄能水箱、高效机电、智慧运维为一体的7大主被动技术组合,是支撑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的“绿色核心”。

整个大楼穿上了一层“节能外衣”。

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在顶部满铺光伏板、屋面采用光伏玻璃采光天窗,依托高效、可靠、智能的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流,年总发电量可达25.25万千瓦时。随后,再通过光储直柔技术,进行整个直流微网的智能调节,最终实现建筑电力能源的自给自足。据测算,此项应用每年可减少156吨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达100%。

还有一项技术设备藏在了建筑的负一层。“别看面积不大,但有科技范儿。”张磊指着密密麻麻的管道说,这是地源热泵系统,主要利用地下中深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为展馆供暖和制冷,夏天将室内热量排至地下,冬天将地下热量取出供室内使用,有效维持热量和地下生态环境平衡。

该系统实现了低能耗“一机两用”,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电能),实现能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运用该系统后,展馆电力消耗与空气源热泵相比可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可减少70%以上,制热系统相较于燃气锅炉的效率平均提高近50%。

考虑到昼夜采暖、空调使用频率的差距,展馆地源热泵还配置了蓄冷蓄热系统,在夜间低使用量期间,储存冷量(热量)供建筑日间高峰期使用,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张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依靠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和60口地源热泵井工作的空调系统,能让建筑室温恒定在20至26摄氏度,达到四季如春的效果。这样算下来,每年可以减少大约19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近日,雄安新区印发《雄安新区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新区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在严格执行现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基础上,鼓励在“一主五辅”区域内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发展零碳建筑。到2025年,建成一批近零能耗示范工程,实现全区建筑能耗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建筑能源消费水平接近或者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河北日报记者 郭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7 08:45:3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地热装置自动控制室温……每年可实现减少约12.9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中核汇能贵州能源的办公大楼,贵州首座“零碳大楼”,用科技创新生动诠释着绿色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零碳大楼
2024-07-16 06:10:00
...气锅炉+分体空调”系统,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9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余吨。待整个园区10万平方米全部投产后,每年可以减少1150吨标准煤和3000吨二氧化碳排放。在城市
2023-01-04 04:11: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000吨,节约能源费用约450万元“绿色”东昌路呼之欲出□ 本报记者 胡磊 高田本报通讯员 张迪聊城市东昌路绿色低碳改造项目旨在改善
2023-10-10 10:33:00
...零碳建筑等级要求。预计项目建成后每年将减少724吨以上二氧化碳排放,显著降低碳排放水平。勇做绿色建筑的探索者和引领者事实上,在能建城发的企业发展规划中,绿色低碳是其未来高质量
2023-12-13 14:18:00
...热能等清洁能源,投入运营后可以实现每年减排170吨以上二氧化碳。”王春雷说。如今,“未来之城”雄安作为最年轻的国家级新区,正践行着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向着生态之城、绿色之城、
2023-07-10 10:23:00
...的比重为45.5%;当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9%。这意味着,包括建材生产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建筑运行阶段的建筑全过程碳排
2023-12-26 17:07:00
...放通过外部碳清除项目(如碳汇、碳信用)抵消,最终达到二氧化碳当量中和。近年来,该公司建成并投运5.97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有效提升了清洁低碳能源占比;积极应用地源热泵
2025-06-30 07:33:00
万华人才中心即将投用 近零能耗生活开启在即
...50度电,比常规建筑能源消耗降低60%以上。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计超过1万吨。”晋艳丽说。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比重高达51.3%,在所有行业中
2023-08-29 21:46:00
让“生态”与“智慧”理念融入居民日常生活
...低碳排放的目标。该建筑综合节能率达100%,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29吨,相当于种树3000棵,为建筑领域降低碳排放提供了能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社区中心低碳智慧运营场景在建
2023-07-16 05:0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上海海关学院“喵客小驻”赴宁城县赴海森集团开展调研
上海海关学院“喵客小驻”项目组围绕“RCEP机遇下对我国宁城县环保猫砂出口的研究”课题,近日赴海森集团宁城县生产基地开展实地调研
2025-09-08 13:37:00
云南临沧边管:双旗致谢暖警心
近日河外边境派出所一天内收到辖区群众送来的两面锦旗锦旗+1+1称赞+1+1快乐duangduangduang左手一面旗
2025-09-08 13:38:00
浙江龙港:反诈“同心” 温暖“同行”
初秋清晨,阳光洒进位于街角的零售店。零售户李大姐刚开门不久,便收到一个“烟草公司工作人员”的好友申请。正准备通过时,她忽然想起前几天参加的反诈宣讲会
2025-09-08 13:40:00
齐齐哈尔市青年创业训练营第一期圆满结营 青春力量助力鹤城振兴
2025年9月5日,由齐齐哈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齐齐哈尔市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和国内头部就创服务团队宇乐树承办的齐齐哈尔市青年创业训练营
2025-09-08 13:41:00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开学第一课 启航新征程
图为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曹涵摄河北新闻网讯(何一鸣)近日,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子们迎来了新学期“开学第一课”
2025-09-08 13:43:00
多措并举,让全谷物从“小众选择”走向“大众日常”
你是否也在纠结 “吃不吃碳水”,担心摄入碳水会引发肥胖、血糖升高等健康问题?事实上,问题不在“碳水”,而在于吃什么碳水
2025-09-08 13:47:00
太原市知识产权工作紧扣“服务带动全省、影响辐射周边”的定位,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以提高知识产权运用为目标,经过数年持续努力
2025-09-08 06:32:00
2023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支持福建、江西、重庆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2025-09-08 06:55:00
江西新品种改写南方葡萄市场格局
9月2日,在新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葡萄架下,串串葡萄垂挂如珠,晶莹剔透,凭借“天然无籽、早熟10~15天”的特质,“观巢春早”正悄然改写南方鲜食葡萄市场的格局
2025-09-08 06:55:00
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励决定,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荣获8项奖励,包括一等奖2项
2025-09-08 06:55:00
餐馆占用公共通道私建围墙影响居民通行
近日,南昌市南昌县武阳镇武阳街居民杨先生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当地一家名为“乡村烧菜馆”的餐馆存在长期侵占街道公共通道的问题
2025-09-08 06:55:00
上高二中举行新学期第一次升旗仪式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9月1日,上高二中在学校操场举行新学期开学第一次升旗仪式,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班主任和相关处室负责人
2025-09-08 06:55:00
曰修路预计下月底实现全线通车
本报讯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为进一步完善区域道路交通网,连日来,在赣江新区经开组团各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干劲十足
2025-09-08 06:55:00
南昌红谷滩区部分道路交通管制
本报讯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孙沐雨报道:9月5日,南昌交警发布通告,为确保南昌市红谷滩香江路、丰和南大道(前湖大道—岭北二路)道路维修改造项目顺利进行
2025-09-08 06:55:00
问政快报(2025.09.08)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9月4日至6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795条,其中,南昌县住房保障中心、赣州市南康区交通运输局
2025-09-08 0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