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这座“零碳大楼”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近13万吨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7-16 06:10: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旭婉婷

晒“日光浴”就能发电、地热装置自动控制室温……每年可实现减少约12.92万吨二氧化碳排放——中核汇能贵州能源的办公大楼,贵州首座“零碳大楼”,用科技创新生动诠释着绿色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零碳大楼”不仅为新能源企业绿色转型作出了有益探索,也为贵州省打造能源绿色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良好示范。光伏+公共零碳建筑场景的探索实践,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建设和生活中,城市能耗更低、环境更美。

“有气息的大楼”会发电

“大楼里为什么这么亮?看头顶200余块光伏玻璃采光天窗,不只能采光,还能发电。”中核汇能贵州公司党建群工部负责人黄林说,这座建筑,不消耗任何传统能源,而是依靠可再生能源持续供能。

办公楼的三层,建造了两面BIPV光伏幕墙,大楼内部,一整面的玻璃幕墙牢牢锁住太阳热度,室外晒得火辣,室内却非常凉爽。

“这片幕墙发电的秘密,就在于安装的三玻两腔镀银Low-E玻璃。”黄林解释,类似“三明治”的建造工艺,将3块玻璃叠合粘接成一体,中间留下两层空腔,腔内填充氩气形成隔热“夹层”,这样外侧的光伏镀层吸收光能发电,可见光透过玻璃进入室内,红外线被金属镀膜层反射回去,这样太阳能被最大限度利用,即便炎炎夏日,室内温度也很清凉。

楼顶,安装2台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63吨。

建筑碳排放很大的一部分,来自建筑运行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不影响其功能需求的情况下,该大楼通过规划和设计,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

中核汇能贵州公司占地1000平方米,在集控中心建设、装修期间产生二氧化碳当量1210.18吨。为此,公司通过购买并注销国际核证减排量970吨、绿证420张的方式,可抵消该阶段产生的二氧化碳当量275.73吨,实现阶段“碳中和”。

目前,这座“零碳办公楼”,是省内最大绿电供应商,新增新能源发电并网容量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一。

高科技组成“绿色核心”

零碳排放如何实现?这个大楼的玄机,来自背后的高科技。

零碳建筑能够实现“零能耗”的目标,离不开先进绿色技术的研发运用。

打开中核汇能智慧能源系统,整个光伏建设情况及发电量一目了然。

零碳办公楼集“风、光、热、储、充”于一体,安装了分布式光伏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充电桩系统和综合能量管理系统,积极利用风能、光能、浅层地温能等自然的能量,有效保证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实现用电、制冷、供暖自产自销,达到能源供需匹配。

整个大楼犹如穿上了一层“节能外衣”。

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在顶部满铺光伏板、屋面采用光伏玻璃采光天窗,依托高效、可靠、智能的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换为电流,年总发电量可达11.58万千瓦时。随后,再通过光储直柔技术,最终实现建筑电力能源的自给自足。

还有一项技术设备藏在了这栋建筑的地下区域。黄林指着密密麻麻的管道说,这是地源热泵系统,主要利用地下中深层地热资源作为冷热源,有效维持热量和地下生态环境平衡。

浅层地温能系统通过地缘热泵技术,完美解决了大地和建筑室内之间能量转移问题。冬天,地源热泵系统将土壤或水源中的热量“取”出来供给室内采暖。夏天,系统把室内的热量“取”出后,释放到土壤或水源中,室内即获得了凉爽,而地下获得的能量将在冬季得到利用。

黄林算了一笔账,办公楼安装1台地源热泵螺杆机组,相比中央空调,能耗降低30%至50%,每年减少标煤燃烧的气体排放约10吨。

考虑到昼夜采暖、空调使用频率的差距,大楼配置了储能系统可实现白天光伏系统盈余电量的存储,夜间给办公楼负载供电,保证办公楼负载24小时绿色供电,同时储能系统还可以在低谷期充电、高峰期放电,实现“削峰填谷”,降低弃风光率,实现年发电量1.2万千瓦时。

“碳”路未来坐享“阳光收益”

炎炎夏日,刺眼的阳光被园区内的光伏车棚所吸纳——停车场上方一排排深蓝光伏板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源源不断地产出电能,公司将光伏与建筑相结合,充分依托原有场地,在楼下建成了一个正方形的充电站,不仅能够给车辆遮阳避雨,同时还可以发电带来收益。

光伏车棚主要由支架系统、电池组件阵列、照明及控制逆变系统、充电装置系统和防雷及接地系统组成。

中核汇能贵州公司车棚配置光伏板160块,屋顶配置光伏板76块,办公楼停车区域配置交流充电桩17台、直流充电桩2台,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也鼓励员工使用新能源汽车。

“这个充电桩的电来自太阳能,充电速度快!”员工小陈高兴地说,有了这个车棚,开车上班在园区充电,既省心又环保。

光与建筑的碰撞,激发出绿色发电的潜力。

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中核汇能贵州公司注重技术和业态模式迭代升级,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经济体系,将以“零碳”办公楼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综合能源系统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6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核集团清洁能源五年累计发电8631亿千瓦时
...解到,这一发电量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2.62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88亿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0.0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0
2023-08-22 17:48:00
...放为零的建筑。数据显示,建筑业占全球能源和过程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近40%,建设“零碳”工厂、“零碳”办公楼已经成为企业寻求能源效率、生产效率提升,实现价值链净零排放、迈向零碳
2024-03-21 05:59:00
雄安看新|这座“零碳”大楼,每年减排二氧化碳190吨
...化技术和地源热泵井工作的空调系统,每年可减少约190吨二氧化碳排放——在雄安站枢纽片区2号地,一栋“零碳”建筑拔地而起,它就是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目前,该建筑已正式通
2023-12-07 06:36:00
【多彩新论】零碳转型的“贵州解法”
...到相对“零排放”。也就是说,零碳并不等于完全不排放二氧化碳。贵州的零碳探索之可贵,在于破解了三大现实命题。用“代谢手术”回答“旧产能如何焕新”。作为贵州首个零碳园区,贵州建科
2025-05-13 00:20:00
全球超高海拔地区最大风电项目并网
...约燃烧标准煤约16.4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45.34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5.01万吨。该项目是我国在风光储一体化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投产运营后,风电、光伏和储能将构建成一个
2024-11-14 22:45:00
中核汇能贵州公司3个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千瓦时,按同大小火电计算,可节约标准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万吨,可有效推动地区能源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环保及经济效益。建设期间,围绕贵州公司“4个1”年
2025-05-31 19:14:00
红火开局中的一抹“绿”——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加速推进
...时,能够满足2万户家庭用电的当量。每年能减排5.5万吨二氧化碳。“目前我们计划今年在团泊洼(湖)还有一个6兆瓦的‘渔光互补’项目,做多方面的尝试,在光伏的组成方式上也采取了很
2023-02-19 17:34:00
...燃烧标准煤约16.42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45.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5.01万吨,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4-04-23 03:19:00
世界首款“核能充电宝”上架!国之重器“玲龙一号”来了
...节能减排。同时,每台玲龙一号机组每年发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8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50万棵。面向我国“2030年要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安全积极有序地批量
2023-11-04 16:2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管轩 雷飏)集护眼、通透、高刷新率于一体的天马 “天工屏”;“全球最窄四等边设计”的手机屏幕……今年以来
2025-10-10 08:28:00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观察:全球智慧赋能未来智造
全球智慧赋能未来智造——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观察9月20日,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主会场活动在雄安新区举行
2025-10-10 08:40:00
工信部日前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太原福莱瑞达物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是国家落实产业数字化战略的核心公共服务载体
2025-10-10 08:42:00
10月9日,从太原第二热电厂获悉,为全力保障太原市冬季供热安全稳定,持续提升供热服务质效,太原二热秉持“早谋划、早部署
2025-10-10 08:43: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李孟霏在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山东移动威海乳山分公司移动社区营销团队实现品牌口碑与业务发展的双赢
2025-10-10 11:07:00
优优绿能(301590)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直流充电桩模块领军企业之一,2024年在国内充电模块市占率达16%,位居行业第二
2025-10-10 23:06:00
恒润达生信披“迷雾”:“消失”的研发总监与首席科学家?
除研发核心人员离职或在外创办同行业企业外,上海恒润达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恒润达生”)招股书对研发团队人员信披的真实性
2025-10-10 23:06:00
互联网贷款普及后,不少初次接触的用户常因平台选择难、流程不熟悉犯愁。其实只要按步骤操作执行,安全又高效,下面由榕易有钱为大家梳理了几项关键步骤
2025-10-10 11:34:00
从志愿翻译到时装新星 河南姑娘在非洲书写青春与梦想
大河网讯 非洲大陆,机遇与挑战并存。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在这里扎根创业,为当地发展注入新活力。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的何方方便是其中之一
2025-10-10 12:11:00
姜杰秀:心中有梦,创业有方,用执着与努力让喜龙果出海
鲁网10月10日讯“我父亲就是做农副产品加工的,从小受父亲的熏陶,我对农副产品加工就有别样的情愫。于是,我就在农副产品加工上有了梦想
2025-10-10 13:56: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市说新语”微信号10日消息,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助老扶幼
2025-10-10 14:06:00
解锁工业自动化密码,威图与易盼2025IAS硬核破圈瞬间
"新质驱动、高端引领、数智赋能" ,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聚焦新工业新经济,旨在拉开加快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的帷幕
2025-10-10 14:59:00
圆满收官 | 威图RiLineX全新一代配电平台正式发布
制造业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水平要求日益提升,这意味着制造业将面临集人力、技术、时间和成本全面优化的巨大挑战。配电系统作为工业场景下能源传输的载体
2025-10-10 14:59:00
河北日报讯(许君强、李晴宇)9月24日,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辛集分会场活动在辛集市工业设计创新中心启动。此次分会场以“跨界融合·创新设计”为主题
2025-10-10 15:23: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题:这届年轻人,为什么抢着把“国宝”贴冰箱上作者 周慎 中国科大先研院人工智能文旅融合研究院执行院长十一黄金周刚过
2025-10-10 15: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