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人工智能让遥感卫星变“聪明”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3-28 21: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长春3月28日电题:人工智能让遥感卫星变“聪明”

新华社记者孟含琪

当远在太空的卫星与前沿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碰撞”,将擦出怎样的高科技“火花”?

去年12月至今,一些科研院所和商业航天公司陆续推出人工智能遥感大模型,引发业内关注。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图像部主任孙海江说,遥感卫星影像广泛应用于农林生产、环境监测、智慧城市、地理测绘、土地规划等领域。随着卫星规模增大,全球每天获取的观测数据已经开始以Pb量级测算。传统手动、单一领域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难以适应海量遥感数据的快速解译。并且,由于卫星遥感数据的特殊性,其涵盖了大量的地理、气象、环境等多元信息。这些信息的高效利用也需要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特征提取技术予以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让行业迎来变革。“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遥感大模型,推动了多元遥感数据的提取与识别技术发展。”孙海江说。

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农林领域应用负责人曲春梅以农作物定损举例,遥感卫星拍摄农作物后,需要经历人工标注指定范围,通过卫星遥感光谱分析技术判断识别,经过模型计算分析等过程。整个过程比人工查勘定损效率高,但依旧需要人工在地物分割、边界精确等方面进行大量操作。

人工智能技术改变了这些现状。人工智能遥感技术是指通过对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的深度分析和学习,实现自动化识别分类地表特征,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解译的准确性。目前该技术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卫星上增加人工智能模块,相当于为卫星装上一个拥有数据解译能力的智能大脑;另一种是地面建立人工智能大模型,基于深度学习智能处理遥感卫星影像。

“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人力勾绘农作物地块,快速完成耕地识别,工作效率相比人工作业提升数十倍。”曲春梅说。

人工智能与遥感技术结合后,还可以实施目标识别和变化检测等功能。试想,让远在苍穹的卫星“关注”一座大型工厂的建设。建设期间,无论是施工场地的大型机械运动轨迹,还是施工进展,都能被捕捉记录。对比多日的施工数据,人工智能遥感技术还能自动分析当地施工是否完成既定计划,明日还需再追赶哪些进度等。

通过高分遥感数据监测城市发展,有效指导城市规划和管理,实现交通流量监测、城市绿化覆盖评估等。通过监测作物生长状况,指导农业生产与管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监测森林覆盖变化、水体污染等,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细数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的作用,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理马鉷滔滔不绝。

谈及未来发展,孙海江也充满期待。在他看来,我国在星上智能处理和地面遥感AI大模型技术上同步发力,推进人工智能遥感技术发展,太空中的卫星将变得越来越“聪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8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到“用得更好”,院士专家齐聚眉山共话“星”未来让人工智能“上天” 将更多卫星组成“星座”□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文露敏●即将揭开面纱的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将引进更多行业
2024-06-16 05:55:00
...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近日,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紧跟人工智能发展步伐,上线了卫星遥感业务大模型“小遥”,同时接入DeepSeek R1(满血版)大模型,积极探索智能化数字化应用
2025-03-15 10:31:00
...航宇微表示,公司将紧跟国家实施的自主可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发展机遇,以聚焦经营、夯实主业、强化管理为总基调,以提升宇航电子、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为主要
2023-08-30 22:20:00
天气预报更准确 卫星遥感数字化应用创新重点实验室在重庆揭牌
...法持续观测的问题。通过遥感数据、智能遥感,特别是与人工智能结合,有望提高现在遥感数据的精度和时空覆盖率。重庆市区的山地地形存在阴影、遮挡等问题,也可通过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
2025-03-13 15:50:00
...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它是中国首颗以人工智能(AI)载荷为核心、具备智能操作系统的智能应急卫星。据悉,这颗智能卫星装载了全新计算架构和自动驾驶级的太空算力,驱动
2023-08-31 13:50:00
李德仁:把时空智能学推向全球,正在努力建好“东方慧眼”
...的硬核力量。“当前全世界已经进入万物互联数字孪生的人工智能新时代,时空智能在人工智能时代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李德仁说,武汉大学跟国内外的科学家合作,把时空智能学推向全球,
2025-05-18 19:52:00
...工分析,成功落地全行首笔同时也是福建省首笔使用卫星遥感技术的绿色建筑智能监管业务,实现了无感化、智能化的贷后管理,以数字金融助力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卫星监控图像中我们可以
2023-09-22 21:30:00
卫星“千里眼”守护生态安全
...监测多源数据的天—空—海三位一体监测模式,还探索了人工智能解译模型,提高了浒苔识别的工作效率。”屈帅表示。2023年初以来,卫星中心全力保障浒苔防控工作所需的光学、雷达等多源
2024-01-10 10:31:00
“河南一号”闪耀天空的背后,这些“地面”技术保障为信息接收读取保驾护航
...影像产品体系。【解译应用】实现从“图像”到“信息”人工智能识别提取提升了遥感解译应用能力。建立了河南省遥感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自然资源卫星遥感研究科技创新中心等科研
2023-08-10 11:3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智造世界 创造美好丨破解“池州芯”检测痛点 池州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加速建设
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徽省人大代表、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孙根透露,作为池州半导体产业的“共性服务平台”,池州市平天湖半导体产业研究院今年7月已正式取得运营资质
2025-09-17 13:22:00
凭借技术突破、链式崛起和全球布局,泉州洛江推动机械装备产业链实现年产值超百亿元一个百亿产业集群的三级跃迁东南网9月1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 何金 通讯员 叶金玉)近日
2025-09-17 13:24:00
从AI开发提效到游戏全球出海,腾讯云升级全新游戏行业全生命周期方案
9月16日,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游戏专场上,腾讯云正式发布全新升级的游戏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
2025-09-17 13:54:00
3・15金秋购物节启幕!海尔智家以“ 三好” 助力安心焕新
为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共筑满意消费,增强人民群众在消费生活中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5-09-17 11:40:00
鲁网9月17日讯万物互联,信息化浪潮奔涌。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着中枢神经般的重要作用。企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025-09-17 10:40:00
王涵为了准确识别由AI生成的内容并防止其被滥用,不少人建议用AI对抗AI,“AI溯源”技术应运而生。OpenAI宣布将推出一款工具
2025-09-17 10:52:00
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超级员工” 是这样炼成的
周鸿祎(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刘艳)大模型相当于头脑,能说会道,能思考、能规划、能推理,但是没有手跟脚
2025-09-17 08:35:00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
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AI智习室的行业变革与挑战在技术赋能教育的大背景下,AI智习室正成为连接传统教育与未来教育的重要桥梁
2025-09-17 09:03:00
烟台联通圆满完成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通信保障工作
9月14日,2025莱州半程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近5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跑步爱好者齐聚莱州,以奔跑感受城市风貌,用激情点燃赛事氛围
2025-09-17 08:06:00
手握101项专利,曜灵时代以创新引擎驱动临沂新能源产业升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作为临沂新能源产业链的代表企业,曜灵时代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和突破科学技术。目前,集团下设多个核心全资子公司
2025-09-17 08:08:00
南报网讯(记者孙琳通讯员焦娇李妍妍)9月15日,全国首个市级场景公共服务平台——“南京场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记者获悉
2025-09-17 07:4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新型显示与视觉感知石城实验室,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南京市科技局、东南大学和鼓楼区于2022年8月开始合作共建
2025-09-17 07:45:00
南报网讯(记者曹丽珍)当《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中的魔法道具“隐身斗篷”有可能从银幕走向现实,如何为这种前沿科研保驾护航
2025-09-17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9月正值开学季,各大高校相继迎来新生报到。运满满司机申英良将刚刚收到的“云程奖学金”交到小儿子申宝凯手中——今年
2025-09-17 07:46:00
鹭江观察 | 人工智能+ 厦门加出了什么?
客商体验厦门绽优科技的AI+VR产品。厦门美图大楼展厅演示AI产品。(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2024年,厦门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排行榜前10●截至去年底
2025-09-16 0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