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让人工智能“上天” 将更多卫星组成“星座”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6-16 05: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从“造得更好”到“用得更好”,院士专家齐聚眉山共话“星”未来

让人工智能“上天” 将更多卫星组成“星座”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忧 文露敏

●即将揭开面纱的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将引进更多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全覆盖,卫星研制、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卫星应用全链条的产业生态圈

●刚刚揭牌的空间智能感知与大模型应用联合实验室,天津大学眉山技术转移基地和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将攻关卫星应用共性关键技术

“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必须实现超越并引领世界航天发展,相信年轻人会比我们这一代做得更好。”6月14日,“院士眉山行”活动暨第二届眉山卫星产业发展大会举行,在开幕式最后的圆桌研讨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戚发轫如是说。

当天上午,戚发轫等多位院士专家齐聚眉山,共话“星”未来。他们站在不同领域,从不同角度展望航天事业、卫星产业发展前景,既有前瞻性的思考,又有语重心长的寄语,并为四川发展卫星产业提出建议。

寻找“星”方向

商业航天要依靠理念技术创新,更需要人才的加入

卫星是“天空之眼”。现场,院士专家各抒己见,探讨“星”方向:看得更清,看得更快,看得更懂。

中国科学院院士童庆禧介绍了被称为光谱“显微镜”的高光谱遥感。通过卫星、低空无人机,高光谱遥感能了解农作物哪些地方缺水,哪些地方缺肥,再依托智能农机发展精准农业。

“把人工智能做到天上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坚定地说,“实时智能是大势所趋,未来,除了‘玩微信’,我们还能‘玩卫星’。”

在他口中,卫星接到指令就开始执行任务,一边采集视频,一边进行在轨智能处理、星上压缩,并通过星地通信链路将数据传回地面,解析并转发至手机终端。这样的“智慧”卫星,能帮助人们实时分析捕捉马路上超速的汽车,跟踪机场的飞机运行情况,监测暴雨,观测堤防决口……

2023年,“珞珈三号01星”成功发射入轨,此系列卫星正是为了验证“通导遥”一体化智能遥感卫星技术。经过不断试验、攻关,普通大众未来也能享受到从数据获取端到移动终端的遥感信息实时智能服务。

“摘星揽月”,需要“日新月异”。如何不断创新?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看来,面对技术、质量、成本、市场等多方面挑战,商业航天需要依靠理念和技术的创新,更需要人才的加入。

李德仁则指出有组织科研的重要性,“商业卫星产业联盟是方向之一”。

此前,眉山发射了10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天府星座”顺利组网。去年5月,商业卫星星座联盟在眉山成立,眉山由此可调用的卫星超过100颗。“眉山已做到从无到有,还要将更多卫星组成‘星座’,提高卫星的智能化水平,做到从有到好。”李德仁说。

活动现场,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即将揭开面纱的中国西部卫星产业园,将引进更多行业领军企业,打造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全覆盖,卫星研制、卫星发射、卫星运营、卫星应用全链条的产业生态圈;刚刚揭牌的空间智能感知与大模型应用联合实验室,天津大学眉山技术转移基地和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将充分发挥产学研用联合优势,攻关卫星应用共性关键技术,实现创新成果转化“三级跳”……

在眉山,更大范围的“星座”正在形成。

探究“星”空间

智慧农业、能源开采,把凯歌奏在应用上

研讨中,戚发轫出了一道题——作为航天大国,我们的遥感卫星等空间基础设施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但如何用出效益呢?

围绕怎样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应用水平,多位院士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空天信息技术,已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信息化专家赵春江说,以遥感卫星为例,利用长时间序列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可实现作物精准遥感识别,主粮作物识别精度达95%以上。“通过遥感监测,我们还能识别作物病虫害,在天空中为农田看病、开处方。”

赵春江表示,依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精准定位,更多的空天信息技术有望在农业领域大展拳脚,“例如自动导航、无人驾驶的拖拉机,能自主选择最优的作业路径,实现田间无人高精度作业。”

“四川不靠海,但我们可以把‘天府星座’用到大海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遥感专家潘德炉说,在远洋捕鱼行业,利用遥感卫星获取渔情预报,据此制定捕捞计划,已成为现实。未来,卫星遥感技术还能在可燃冰开采等领域发挥作用。

潘德炉说,可燃冰是迄今为止海底最有价值、最具前景的能源。在可燃冰的勘探、开采过程中,可积极研发运用激光遥感卫星,探索跨界面全时空遥感,“不仅能看到水面,更能看见水下,对可燃冰进行定位和监测。”

“要把凯歌奏在应用上。”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原局长孙来燕认为,在解决应用难题上,各地需要形成合力。例如,要解决“时间分辨率”难题,即让卫星观测的时间间隔更短,需要调动更多的卫星。业界估算,要实现5分钟重访的时间分辨率,就需要200多颗卫星,仅凭个别地方、少数企业显然无法做到。对眉山来说,可以在加强地面集成上发力,依托行业联盟统筹好资源,把更多卫星用好、用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6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天体物理学家张双南:人工智能将指挥天文卫星星座探索宇宙
...到智能猎人星座:Catch you all!》的演讲。张双南认为,人工智能将指挥上百颗中国的天文卫星星座探索宇宙。他表示,面对变化多端而又无法预测的宇宙,今天的观测能力实在是
2023-05-18 19:00:00
面向“万星星座”专注卫星智能化管理 中科天塔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
...来将无法满足大规模星座的管理要求。因此,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AI)技术对专家经验和垂直数据库进行标准化收敛、形成高稳定性、强专业性、高度自动化的大规模卫星智能测运控能力,成为
2024-11-21 19:25:00
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成功发射!成都高新区助推商业航天产业蓬勃发展
...意此次任务实现全球首个太空计算星座“零”的突破。“人工智能不能因为缺失算力而缺席太空。”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表示,太空计算星座的构建,能让单颗卫星发挥出更大价值
2025-05-14 16:03:00
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送AI上太空 未来将达到千星规模
...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建宇表示:“在天上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数据处理完再下传,将对产业发展起到助推作用。”太空计算星座021任务是国星宇航发起的“星算”计划首次发射,也是
2025-05-14 16:45:00
...航宇微表示,公司将紧跟国家实施的自主可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战略发展机遇,以聚焦经营、夯实主业、强化管理为总基调,以提升宇航电子、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为主要
2023-08-30 22:20:00
...。时间的指针回拨,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分论坛上,之江实验室首次对外宣布启动“三体计算星座”项目,将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建千星规模的
2025-02-18 07:39:00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人工智能+”,助力产业向新行——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一
...敏捷、行动迅速,在危险复杂环境中执行任务……这是“人工智能+”辅助实现的工作场景。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人工智能高度关注,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
2025-02-14 10:21:00
算力上天!首批12星成功入轨,“三体计算星座”开启太空计算新时代
...工程包含将算力送到太空、实现卫星之间的互联、最终将人工智能模型送上太空这三大核心目标。“对于之江实验室而言,不是简单地发卫星,我们是要构建太空计算星座,把算力送到太空,实现计
2025-05-15 12:32:00
丝路空天 数智互联 | 数字地球生态沙龙第十一期乌鲁木齐站成功举办
...示,新疆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大力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九大产业集群”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商业航天快速发展的今天形成了集研发、制造、发射、运营于一体的商业航天
2024-09-02 11:18: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见证首次无动力帆船环越南极,飞利浦鹅卵石Pro剃须刀以科技实力硬核护航,净护随行
2025年10月10日,人类首次帆船环航南极之旅于上海白莲泾旅游码头启航。由国家海洋公益形象大使、中国航海科普大使、中国环球航海第一人
2025-10-12 13:35:00
“电力工程号A星”今日出征
2025年10月12日,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吉林省航天信息产业园举行“电力工程号A星”的出征仪式。公司及合作单位的领导和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2025-10-12 11:56:00
刷新多项世界纪录!我国新型单光子探测器量产落地
大皖新闻讯 日前,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布消息称,我国实现了全球首款四通道超低噪声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的量产落地(以下简称“深度制冷单光子探测器”)
2025-10-12 10:52:00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丨浪潮智能终端“超高清+AI”解锁场景新玩法
漫步浩瀚太空,秒回侏罗纪时代,与科幻机甲同框……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九州神韵”的XR拍摄专区,小学生李安安兴奋地“穿越”在异时空中
2025-10-11 10:21:00
近日,据大象新闻报道,疾控卫监部门在一次突击检查中发现,某美容院将普通的高频电灼仪包装为“黄金微针”项目进行推广。这类看似创新的营销话术
2025-10-11 12:36:00
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李自曼)近期,多家险企推出1年期的短期重疾险产品。同样保额下,传统重疾险保费动辄千元甚至上万元
2025-10-11 13:55:00
滨州移动织就“数字救援网”,赋能红十字演练通信零死角
鲁网10月11日讯近日,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援北部协作区综合救援演练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黄河三角洲应急消防实训基地拉开帷幕
2025-10-11 14:44:00
看点十足!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变身“AI嘉年华”
当碳基生命的创造力与硅基生命的智慧力深度融合,将迸发出怎样的“AI+”可能?2025年10月10日—10月12日,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召开
2025-10-11 15:31:00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
10月10日至12日,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举行。10月11日上午,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出席大会主论坛,并发表题为《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的主旨演讲
2025-10-11 15:31:00
北京apm多重活动焕活国庆长假新体验,解锁假日新乐趣!
国庆假日期间,北京apm以“沉浸式假日体验”为核心,精心打造多元互动活动、热门IP联名快闪与专属会员福利矩阵,为王府井商圈注入鲜活动能与浓郁假日氛围
2025-10-11 15:41:00
山东乐陵:“老味道”飘出消费新滋味
位于乐陵市经济开发区的山东金鹏德盛斋扒鸡有限公司扒鸡生产车间内,老师傅王强不再像过去那样,紧盯着油炸锅、凭经验调节火力
2025-10-11 16:03:00
近日,张家口农商银行钟楼北小贷中心积极组织开展一场针对光大新天地商城内各商户的专项走访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了解商城内各类商户的经营状况
2025-10-11 16:20:00
易生支付:智慧支付护航国庆文旅消费 赋能区域商业活力升级
2025年国庆长假期间,全国文旅消费市场持续呈现旺盛活力。易生支付凭借高并发交易处理、全渠道聚合支付、实时资金清算等核心技术能力
2025-10-11 17:08: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今年以来,威海市商务局围绕促消费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紧跟国家、省级、市级各级各类消费提振部署安排
2025-10-11 17:10:00
从精装到智装:百川装饰20年新范式在深圳启航
新范式·新百川·新未来:20周年发布品牌与战略升级近日,行业专家、合作伙伴及媒体代表逾300人齐聚深圳百川装饰集团20周年现场
2025-10-11 17: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