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4 21: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蚕桑丝绸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创造之一,它与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同岁。现有的考古资料表明,我国的丝织技术曾经独步一时。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就已有了丝绸织造的历史;丝织技术发展到汉代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达到了纺织史上的一个高峰。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数以百计的丝绸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汉初我国丝织技术所取得的成就。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始掘于1972年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共包括三座墓葬,墓主分别为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辛追、利苍及他们的儿子。按发掘时间的先后,三座墓葬分别被命名为一号墓、二号墓和三号墓。数以百计的精美丝绸及以丝绸制成的各种物件就出自于随葬物品保存较好的一号墓和三号墓中。从品种与织纹,以及运用在这些丝绸织物上的如刺绣、染色、绘画、印花等诸多装饰技法,我们可以管窥到汉初丝绸染织技术之发达,从中尽赏汉初丝绸之美。

品种与织纹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织物品种非常丰富。按组织结构的不同,这些丝绸织物有平纹类织物、平纹地暗花织物、绞经暗花织物、起绒织物、纹锦类织物以及编篡类织物等之分,品种涵盖了汉代丝绸织物的绝大部分,这其中许多品种均为第一次发现。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丝绸平纹类织物有绢(图1)、缣、纱,其中尤以绢为大宗,出土中除了单幅的绢外,还有很多以绢为料制作而成的各种服饰物件。缣和绢一样,同为平纹织物,不同之处在于缣是并丝而织,因而织物表面较绢更匀细致密。《急就篇》云:“缣之言兼也,并丝而织,甚致密也。”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件用织物缣做的土珠囊。丝细而经纬密度小且轻薄的平纹丝织物为纱,在纱的表面分布有均匀的方孔,因而又有“方孔曰纱”的说法。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著名的素纱禅衣(图2),其质地就是这种“轻纱薄如空”的纱。

平纹地上起暗花的丝织物在汉代称为绮。《释名·释采帛》中说:“绮,欹也。其文欹邪,不顺经纬之纵横也。有杯文,形似杯也……其彩色相间,皆横终幅。”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绮类织物有菱纹绮和对鸟菱纹绮两种。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菱纹绮(图3)是以粗细线条结合而组成几何图案,其织纹为在一个大菱形的两侧各附加一个不完整的较小的菱形,因形似于战国流行的酒器—耳杯,故这种菱形纹又称为耳杯纹或杯纹;对鸟菱纹绮(图4)纹样是以不规则的菱形组成四方连续的图案,在菱形中饰以对称的鸟与植物花草图案,构思新颖,风格独特,结构严谨而又不失生动活泼。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罗是一种以绞经、地经相互绞缠,绞经有规律地向左右方与地经相互连续绞转而形成网纹的织物。罗质地轻薄,丝缕纤细,有素罗和花罗之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量的菱纹罗就属于花罗。菱纹罗是汉代十分流行的一种高级丝织品,其地经是四经绞组织,织纹是由山地经和绞经脱节而形成的大孔眼。菱纹罗(图5)以粗细线条构成菱形图案,并以横式连续排列法分为粗细二档,其粗花纹线条挺秀,菱环相扣,大小套叠组成四周对称的图案;细花纹则工整精细,上下对称,图纹清晰可见,地部网孔雅致匀和,花地分明。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绒圈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起绒织物。墓中大量绒圈锦的出土说明汉初的起绒织造技术已较普遍成熟。绒圈锦(图6)属于织锦的范畴,它是以多色经丝和单色纬丝交织,以环状绒圈呈现出织物表面的图案纹样,富有立体效果。绒圈锦纹样以矩形、几何形等直线图案为主,亦有小块面、角点子与地纹经回纹形等交替构成。由于厚实耐磨,起绒织也作为袍服的领缘、袖缘、衣带以及香囊和镜衣的底等部位用料,多出现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服饰和物件中。

除绒圈锦外,马王堆汉墓亦出土了其它种类繁多的织锦,锦是马王堆汉墓所出土丝绸织物中最突出的品种。品种主要有几何纹锦、绀地绛红纹锦、香色地红茱萸纹锦、凸花纹锦、隐花波纹孔雀纹锦、隐纹花卉纹锦、鹿纹锦、夔龙锦、游豹纹锦和对鸟纹锦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锦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其中有些纹样和织造技法均属首次发现。

《释名·释采帛》中释锦为:“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惟尊者得服之。”一般的以重组织结构织造、织物表面富有色彩、价值昂贵的织物均称为锦。按结构和显花的不同,锦可分为经锦、纬锦和双层锦等。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织锦系用二至三根经丝和一根纬丝交织而成,是一种经起花的经二重织物。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香色地红茱萸纹锦仅见于一号墓出土的绣枕的面(图7)和底。香色地红茱萸纹锦无论是纹样风格还是选材都较为新颖,其图案以写意花卉与菱形点子结合组成,呈直条形,花朵用块面平涂方法,点子以空心线圈构成连续枝条,并以少量的菱形图案作点缀,虚实结合,排列恰当。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凸花锦(图8)出土于一号墓,其图案由各种变化的几何纹组成,花纹上下交错排列,满布整个幅面,纹样笔法是以小块面实体和线条围成的空心纹互相匹配,有虚有实,搭配得体,经线起花浮于表面,显示凸花效果。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夔龙纹锦(图9)出土于三号墓,它的织造是以甲、乙两种染好的深色经丝,和一种颜色的色纬丝交织而成。夔龙锦的地经为浅棕色,花纹经为深棕色,整体色调呈黄棕色。夔龙锦取材于殷周彝器上的夔龙饰,整幅纹样有变形的夔龙翱翔云游,戏耍火珠,与此相配合的耳杯纹布局协调,整体效果生动简练。

欣赏汉初丝绸之美

绦是装饰衣物用的一种丝织窄带,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绦以“千金绦”(图10)最为有名。“千金绦”因绦上织有篆书“千金”二字而得名。其纹样由文字“千金”、雷纹、波折纹组成,色调古朴,呈绛红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牍探中华》独家公开马王堆汉墓最新研究成果
...、内容丰富的简帛文献……20世纪70年代以来,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数以万计的文物,全方位展示了西汉时期经济、艺术、医学等方面的辉煌成就,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2025-04-06 16:38:00
...同为长沙马王堆1号墓出土。与展出在湖南博物院“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中的49克重直裾式素纱单衣相比,这件曲裾式素纱单衣形制明显不同。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藏品研究展示中心工作人员
2024-06-16 10:26:00
2000多年前的“新衣”长这样!马王堆文物研究成果上新
...的底稿,后来改动,把手部动作画成拱手状。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喻燕姣介绍,玉圭是古代一种礼器,上端为三角形或直平,身为长方形的玉器,用于觐见礼、祭礼盟誓等
2025-05-16 11:33:00
素纱襌衣,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有插图,由于当时印刷水平有限,再加上老师有点马大哈,笔者把那个“襌”字念了三十多年“禅”,直到十年前,才知道那原来是“素纱襌(单)衣”:“襌,衣不重也。
2024-06-06 06:58:00
展现50年来最新考古成果!纪录片《马王堆》即将开播
...个考古现场都是对历史的一次探源与回望。其中,50年前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是这无数次回望中令人难忘的一瞬。当浏阳河畔第一铲泥土被翻起,定格在西汉的惊鸿一瞥终于穿透尘封,展露出穿
2024-11-11 17:46:00
尸毒是否真的存在
...复杂,是西汉时期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家族墓地,又称为“马王堆汉墓”。经过三个月的考古研究,马王堆1号墓中的巨大棺椁才显露出来。当考古专家们将棺椁上方的封层打开之后,却被眼前的一幕
2023-02-03 14:50:00
...衣服准确的名称应该是“素纱襌衣”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考古发
2024-06-27 09:52:00
中新社长沙8月18日电 (记者 邓霞)“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有16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医书呢,这可能与汉代人追求生命延年益寿、健康长寿有关系。”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
2024-08-18 21:52:00
湖南启动编写《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长沙12月13日电 (记者 邓霞)12月12日,《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编写启动工作会在长沙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南将策划出版《马王堆汉墓出土医书十六种
2023-12-13 09: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