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兵团日报
●王昊昊 徐钢
今年8月,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再生稻无人农场示范基地进行实割测产,测产专家组测得头季再生稻亩产最高为830.7千克,平均亩产为788.2千克。这是全球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今年首次播种后的首次测产。
2022年,“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提升和优质高效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启动。该专项由华中农业大学牵头,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等5省市的10家单位参与,旨在提升长江流域再生稻产能,促进再生稻产业化。
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彭少兵团队,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唐启源团队,在益阳市大通湖区共同创建了首个全球再生稻无人农场。
该无人农场通过“农机+农艺+智能”,利用中联智慧农业平台打造了一个属地化的智慧农业大脑和数字农业展示样板,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数据采集分析,农事指令智能决策,农机作业智能执行,水稻耕、种、管、收、产、供、销环节全程溯源。2023年,科研团队重点对减少头季收获碾轧、机械化除草、无人机变量施肥等技术进行了攻关。
罗锡文说,再生稻就是在上一季留的茬上再长出来的稻穗,第一季割茬整齐、碾轧少,下一季就长得好。“耕整环节,我们采用无人驾驶旋耕机,地可以整得非常平;种植环节,我们采用无人驾驶的水直播机、旱直播机和插秧机,行距、穴距、播量等非常均匀;田间管理方面,施肥、施药都采用无人驾驶喷雾机,雾量非常均匀,喷施效果非常好。”罗锡文说,这说明无人农场技术特别适合再生稻生产。
“收获过程采用了无人驾驶和窄履带技术,减少了碾轧,有望在再生季使亩产达到400千克。今天的测产结果让我们对无人农场建设的信心更足,团队明年将向两季亩产1200千克冲击。”罗锡文表示。
据《中国科学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0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