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记者 花磊 文/摄
眼下正值我市早稻和再生稻育秧、播种的最佳时期,全市各种粮大户抢育秧苗,辅以各种新式、智慧农业机械的使用,为春耕生产提速、增效。
3月8日,湾沚区六郎镇益农家庭农场内,种粮大户窦克荣正带领着村民们抓紧时间进行早稻、再生稻育秧。在育秧连栋大棚内,水稻育秧流水线“马力全开”,村民们在机器上依次摆放育秧盘、育秧基质和种子,一盘盘完成了摆盘、铺基质、撒种、洒水、覆土等工序的再生稻秧盘从传输带上被“送”了出来。
随后,村民们将秧盘转移到育秧大棚里进行催芽,窦克荣介绍说:“实现机械化育秧后,二茬稻每亩田可以多收获500公斤,并且秧苗品质好,产出的二茬稻的稻米质量好,口感好,不愁销路。”
再生稻 再生“金”
2011年,窦克荣在老家六郎镇周皋村流转了100多亩土地,从事农业生产。2013年窦克荣扩大生产规模,流转土地400多亩,由他主导的湾沚区六郎镇益农家庭农场成立,农场主要种植早稻、小麦、油菜等作物,2024年,窦克荣流转土地已经超过1100亩。
在这1100多亩土地当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种植面积超过800多亩的再生稻专用品种“丰两优香1号”,从2018年起,湾沚区推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点以来,窦克荣的益农家庭农场就是六郎镇该品种的核心示范片。
“我们现在一年收两茬,头茬稻割完后,第二茬不需要再次犁田、买种、育秧、移栽,也不需要精细的田间管理,只要定期施肥,到了10月份左右就可以收获。而且,二茬稻从最初的150至200公斤的收成,到现在每亩收400至500公斤,再生稻真的可以‘再生金’。”窦克荣说。
所谓再生稻,是指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兜上的休眠芽再次萌发,进而抽穗成熟的水稻。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进步,再生稻逐步在我市推广开来,它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一季播种,两季收获,省工省本、高产高效、绿色优质。像“丰两优香1号”这样根系发达的再生稻品种只需栽种一次,从第二季起,无需犁田、买种、育秧和移栽等生产环节,只需田间管理,就可实现连续收割,产量方面,再生稻一年收获两季,平均每季产量与一年生稻相当,真正实现了“一种两收”。
据我市农业部门统计,2023年我市再生稻最高单产每亩1273.9公斤,这也是全省单产的最高纪录。今年全市再生稻种植面积将超15万亩。
机械化 保增收
有了好品种,还要有好技术。窦克农的益农家庭农场8000平方米的温室连栋大棚为再生稻头茬早育秧打好了坚定的丰产基础,“我们现在拥有大马力拖拉机两台,以及配套高速施耕机、开沟机,三台井关高速插秧机为水稻插秧,省工省时,降低成本的投入,一台自走式自动撒肥机实现了使用肥料零增长,两台无人机实现了农药减量使用。”窦克荣说。
提到农业机械,窦克荣给记者算起了账,采用育苗机育苗后,可以降低60%人工成本,增产约40%,“就拿植保无人机来说,相对于传统农药喷洒方式,它效率高、喷洒均匀、雾化效果好,适合像我们这样的规模化作业,以往人工喷药量每天最多10亩,使用无人机日作业面积可达300—500亩,是传统人工喷洒作业的30—50倍。”窦克荣说。
68岁的黄志光从2013年起加入益农家庭农场,“我原先家里种了几亩田,一直都是用的老办法,现在跟着窦克荣一起,不仅干了活,还学了技术。”黄志光说。
在益农家庭农场的厂房内,窦克荣给记者展示了他的“宝贝”——各类农机设备:机械育秧流水线、播种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让记者有些意外的是,这些设备每种都配备了两套。
“机器出现故障后等厂家或者修理工上门,多了笔花费不说,最关键的是耽误了农时。”窦克荣说。
“窦克荣不仅在自家农场使用农机,还向其他农户提供社会化服务,这样不仅能将农机使用率提高,还大大加快了本地春耕、播种的效率。”六郎镇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