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渡江战役烈士亲属辗转900公里来宁祭扫 ——
“迟来”75年的家祭
本报讯 (记者 田梅 杨玉梅)“大爷爷,这是家乡的鱼和猪头肉,我们来看您了。”清明前夕,位于南京六合区红山窑的侯述古烈士墓前摆上了鲜花和照片,侄孙侯立源等7名亲属从山东烟台辗转900公里赶来,完成了一场“迟到”75年的家祭。
侯立源口中的“大爷爷”是解放军第34军100师300团3营9连副排长侯述古。1949年4月21日,侯述古在渡江战役划子口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0岁。此时,距离南京解放只有两天时间。
献上一束菊花,洒上家乡的水酒,烈士的侄子侯宜杰还带来了家人的照片,边祭拜边念叨起家里的变化:“您的两个弟弟走了,弟媳们还健在。家里四世同堂,有人上大学、有人当兵、有人做生意。前几年我们住进了楼房,日子很富足!”
侯立源从小就听长辈们讲起大爷爷。侯述古家里兄弟3人,家境贫穷,父母身体欠佳,身为长子的他很早就扛起了家庭的重担。十六七岁时,侯述古参军去了部队。“等他戴上大红花回来,爹妈和兄弟姊妹才知道他当兵了。”今年82岁的二弟媳李少英自嫁入侯家以后,就常听丈夫提起这位素未谋面的大哥。“大哥去参军,就是希望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划子口渡江战役起渡处,如今已是龙袍渡江胜利公园,其中的陈列还原了75年前侯述古牺牲的那场战斗。在1949年4月13日解放军第34军准备参加渡江战役的“预备作战命令”中,下令由第100师另承担攻占六合划子口的任务。有记载显示:4月20日夜,第34军第300团发起划子口战斗,战至21日,敌伤亡惨重,慌忙登船逃往江南栖霞山。
侯述古的战友张志远今年已是94岁高龄,他回忆:“划子口战斗打得很艰苦,侯述古副排长带领大家与敌军激战,端着机枪战斗时胸口中弹英勇牺牲。”
据江苏省党史学会会员胡卓然介绍,2020年南京六合区政府对侯述古烈士墓进行了修缮,2022年又重新为烈士墓立碑。侯立源告诉记者,虽然前几年他已知晓大爷爷的具体安葬地,但一直未有机会带家人来南京实地祭扫,今年清明总算如愿成行。
“从1921年到1949年,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共有370万人,这意味着平均每天牺牲370多人。”渡江胜利纪念馆研究馆员吴小宝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缅怀英烈,更要发扬好他们的精神并从中汲取奋发的力量。
离开时,侯立源拉着8岁的儿子侯路祎,在烈士墓前再一次深深鞠躬:“大爷爷您放心吧,我们日子过得好着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4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