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江苏好人徐九根,为烈士守墓十六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05:1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 本报记者 管鹏飞 通讯员 张禄康

近日,2023年第四季度“江苏好人榜”发布,南京江宁区禄口街道七旬老人徐九根上榜。徐九根是禄口街道黄桥村冯谭庄村民,从2008年以来,无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他每天早上都来到“邓仲铭烈士殉难处”,为烈士纪念碑清扫落叶、修剪杂草、擦拭灰尘……往往一忙就是两三个钟头,而这一坚守就是16年。

1938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抗日先遣支队及主力部队先后进入横山,随后在江宁、横山两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1943年,时任中共苏皖区委副书记、苏南行政公署副主任的邓仲铭率兵赴江宁、当涂、溧水地区指导工作,宿营在江宁县禄口乡冯谭庄时遭遇敌情,当晚部队转移夜渡秦淮河支流横溪河时,邓仲铭不幸落水,牺牲于高桥渡口,年仅39岁。

1981年,江宁县人民政府在烈士牺牲处修建“重民桥”,桥头立有一块“邓仲铭烈士殉难处”纪念碑。徐九根居住的黄桥村冯谭庄就在这处纪念碑旁,从小听着父辈们讲述邓仲铭烈士的壮举,徐九根对英雄怀有崇高的敬意。

2008年,上一任“守墓人”、曾任村里生产队队长的俞家福因身患癌症住院,无法继续扫墓,心里十分着急,时年58岁的徐九根去他家探病时知道了老队长的心事,他拍拍胸脯主动承诺:“我会守好邓仲铭烈士墓,你放心吧!”

为更好地守护纪念碑、方便人们随时瞻仰缅怀烈士,徐九根还说动老伴放弃家中舒适的生活环境,两人一起搬到小六圩泵站,距“邓仲铭烈士殉难处”纪念碑仅百余米距离。

小六圩泵站是当地用于灌溉排涝的水利设施建筑,并不适宜人居,管理方想办法辟出约10平方米的空间给老两口落脚。泵站里仅仅放置着床、饭桌等生活必需品。泵站四周全是农田,没有一户人家,两人每日粗茶淡饭,可他们并不觉得日子清苦。即便有种种不便,徐九根和老伴还是坚持了下来,日夜看护,只为常伴英雄。

“我在这个地方干一天,就要把邓仲铭烈士的墓打理好。”在徐九根的守护下,陵园内鲜见杂草,纪念碑上不积灰尘,放眼望去整洁肃穆。每逢清明节、八一建军节等重要节日,徐九根还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人员讲述那段烽火岁月。他常说,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才对得起死去的烈士。

4月23日,徐九根受邀参加庆祝渡江战役胜利暨南京解放75周年升国旗仪式,早上5点不到,他就起床前往渡江胜利纪念馆。“今天的幸福生活,全靠千千万万邓仲铭这样的革命先烈奋斗而来,我们要好好珍惜,期待年轻人再接再厉,努力奋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 张源源早上6点,徐九根准时出发,来到村西横溪河边的纪念碑前,打开不锈钢栅栏门,走进约4平方米的水泥台。他轻握扫帚,随着唰唰声响起,落叶一一被归集,随后他又拿出抹布,抹去碑身
2023-08-11 08:15:00
山河铭记 地名诉说抗战故事
...,取名“重民桥”,桥头立有一块“邓仲铭烈士殉难处”纪念碑。后来,当地又在竹山文化休闲公园建造了一座“仲铭亭”,亭前的拱桥取名“仲铭桥”。仲铭桥。通讯员 练红宁供图值得一提的是
2025-09-03 09:17:00
江苏睢宁七旬老人义务守护烈士陵园39年:我就是他们的亲人
...解放,200多名战士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纪湾烈士陵园纪念碑。朱志庚 摄“其中有36名烈士被安葬在纪湾村南湖。”纪厚军说,作为双沟战斗的亲历者,他的父亲主动承担起守护这片墓地
2024-03-16 12:51:00
建强红色阵地  赓续红色血脉
...集中了抗战时期的众多红色文化资源,建有烈士散葬墓、纪念碑、陵园等烈士纪念设施达数十处之多。在第二个一百年的开端,江宁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不断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梳理挖掘、价值凝练和
2023-02-02 06:56:00
...,反复说着同一句话“找舅舅”。给烈士献过花,大家在纪念碑前站定。李旺声用双手反复摩挲着碑上刻的“邱立生”三个字,半晌没作声,随后掏出手机拍了一张照片。“照片回去要洗出来烧给爸
2024-01-12 05:45:00
16年,他风雨无阻为烈士守墓
...街道黄桥社区冯潭庄村民。2008年起,他成为邓仲铭烈士纪念碑的守墓人,一守就是5000多个日夜。“我会守好邓仲铭烈士墓,你放心吧”徐九根原来的家,就在邓仲铭烈士纪念碑旁边。1
2024-03-28 07:42:00
...迹,并撰写出近4万字的先烈材料,筹建了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本村27名烈士安家。2017年,杨文华还组织建设了临泽镇首家村史馆,并无偿献出个人收藏的1500多件实物。如今,朱
2024-04-16 08:15:00
在传承弘扬中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州泉港区益海实验小学组织师生来到前黄镇三朱革命斗争纪念碑开展清明节祭先烈活动。 陈嘉纬 摄 清明时节祭英烈。连日来,全省干部群众、军人、师生等纷纷开展走进烈士陵园瞻仰烈士纪
2024-04-04 06:56:00
坚守初心使命 担当时代重任|守护英烈六十载 信念坚定传承红色基因
...合村村民。多年来,李银基自发组织党员守护着革命烈士纪念碑,风雨无阻、不改初心;岁月轮回,一座纪念碑,一句承诺,一份哀思,耄耋老党员用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承诺和传承,书写了一份深
2024-09-25 15: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