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内讧,彻底改变中国布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4 21:38:00 来源:戏说三国

清朝末年,战乱不断,虽然有多次外族入侵,但是战争波及的范围、持续的时间都有限,并没有造成太多的人员伤亡,倒是一次内战使当时的人口从四点三亿锐减到三亿多,这次内战就是太平军引起的战争。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内讧,彻底改变中国布局

太平军的领袖是洪秀全,他出身农家,是广东花县人。他从小读书,家人盼望他通过科考中出人头地,但是他两次到省城考试,都未考中。一次上街,偶然中获得一本名叫“劝世良言”的小册子。这是一本关于基督教的书。但是他对这一宗教的了解显然很不全面,靠着这点一知半解的知识,他创立了一个新的教派——拜上帝会。

他利用宗教,发展信徒,并借机发动起义,是为金田起义。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内讧,彻底改变中国布局

太平军从金田起事,向北推进,攻下了湖南、湖北的很多城市,迅速占领南京。进城的时候已经发展到七十万之众,当然这个数字,还包括家属,而士兵实际也就十万人。这样看来,这次农民运动既是一次内战,也是一次大规模的移民。

太平军发展迅速,让清政府措手不及。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那么多人参加太平军的呢?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内讧,彻底改变中国布局

实际上,在这之前,清朝有一百多年没有出现过大的内战,社会的稳定,再加上农业的丰收,和从美洲引进了高产的作物,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很快的发展,发展的结果造成人口的膨胀。道光年,我国的人口就突破了四点三亿。这样新的矛盾有产生了,那就是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这么大的人口基数,让当时的经济达到了承受极限。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内讧,彻底改变中国布局

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清廷对英国的战争赔款,总数是一点二亿白银,是全国一年财政总收入的两倍,这么多钱全靠增加赋税来解决。这么重的负担,已经不是广大农民所能承受,再加上前述矛盾,很多农民甚至手艺人都参加了太平军,他们参军其实并没有什么革命目的,而仅仅是出于生存需要。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内讧,彻底改变中国布局

这次内战发生地主要在江南地区,那里农业发达,人口集中。清廷和太平军势均力敌,在富庶的江南地区反复争夺。长达十五年的战争,一次次践踏这片土地,不仅造成大量军人的死亡,也殃及当地的农民。于是很多农民或死亡,或逃离,最终造成全国人口锐减近一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5: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秀成非帅才,率二十万精锐解天京之围,却被曾国荃三万弱军击溃
...月,曾国荃部离开安庆东下,拉开进攻天京的序幕,各地太平军在敌人的全面进攻下节节败退。5月,湘军攻占当涂、芜湖、板桥、秣陵关、大胜关、三汊河。5月30日,彭玉麟率水师进泊金陵护
2024-12-24 14:22:00
洪秀全的错误决策: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中,所以徐达和常遇春一路顺利,成功攻克京师。不过,太平军并没有完全控制南方各省。南京以外还有江南营、江北营。有知情人建议洪秀全应先平定南方九省,再集中精力北伐。但洪秀全早已对
2023-10-16 05:23:00
历史上的5场抗清战役,多铎杀戮过多
...军攻克武昌,然后包围九江,采取“围点打援”战术,与太平军拼消耗。林启荣困守九江,粮食运输线断绝,能够救援他的只有石达开。此时,石达开已经率兵外出单干,麾下可战斗的兵马十几万,
2023-08-20 16:27:00
太平天国为什么没有陈玉成、李秀成?
...、天京事变后,清军四面反攻,将领拥兵自重1856年5月,太平军将士沉浸在喜悦之中,对前途充满信心。武昌战场,韦志俊严密防守,指挥有方,击毙湘军创始人罗泽南,胡林翼躲在堡垒中,
2023-08-20 17:46:00
太平天国如果没有发生内讧厮杀,曾国藩是他们的对手吗?
...种起义活动频繁,清朝统治者疲于应付,百姓怨声载道。太平军在广西的顺利发动,以及起义军前期的势如破竹,在较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各地起义军对清军的牵制以及对太平军的响应。然而由于西方
2023-03-06 13:21:00
太平天国运动: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但输的人,必然是老百姓
...密的地区:江南。当时江浙地区的老百姓有多惨呢?比如太平军一来,首先是当地的满族人肯定是活不了,因为“清妖”全部杀掉。另外老百姓但凡有那么一点点反抗的意思也活不了。比如说是辫子
2024-10-28 11:24:00
聊聊中国历史上“低调”处理的农民战争
...起义,捻军起义坚持了十多年,也造成了很大人口耗损。太平军北伐期间与捻军汇合一处,形成极大的势力,让北京摇摇欲坠,差点连北京都保不住了,你说清政府有多狼狈吧?当洪秀全病逝,湘军
2024-06-02 16:26:00
...傅善祥逼上了生活的绝路。傅善祥无路可走,毅然投奔了太平军。对她来说,生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鼎甲榜首撼天下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南京)后,起义军的中心
2023-11-13 15:41:00
太平天国的三河大捷地点在哪呢
...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在这场起义中,太平军与清军多次交战,其中“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早期的重要战役之一。那么,太平天国的三河大捷地点在哪呢?这篇文章将为您揭晓答
2024-10-11 20: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