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保定日报
■■■李凤超常委:
关于推进新能源+储能协同创新的建议
新型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赛道。我市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发改委确定的低碳试点城市及河北省唯一入选的创新驱动示范市,近年来,规模化产业化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制氢(氨)、热(冷)储能等材料领域关键技术,带动了市域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但与新能源高端装备智造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及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为此建议:
前瞻布局关联产业,打造新型储能产业应用场景。一是依托县域经济特色构建储能模式与形态。针对我市山区、平原、塘淀的特色,在光伏—风能传统新能源基础上,开展依托产业的储能体系构建,依托电网与独立储能共同发展,在重点地区先行先试。二是进一步挖掘西部新能源产业发展潜力。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土地、风力、燃气和光照等地理条件,在高市值、高营收龙头企业的拉动下,进一步完善产业聚集、产业链等,吸引众多新能源公司在西部投资项目和生产线。三是加快推进电力市场体系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行动,促进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各环节融合发展。聚焦各类应用场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化发展。
协同创新融合平台,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升级共赢。一是打造集群先发优势。不断完善材料、部件、集成等上下游产业链,促成新型储能成本下降。在政府协调下,分区分块、适度联合,促进企业合作,理性分析产品定位,走梯度培育、优化发展的路子,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避免同质化发展。二是建设协同创新平台。整合储能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业在研发、生产、市场等领域的资源,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发挥行业创新联盟作用,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融合交叉,形成高效率高质量合作,集结优势力量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三是做优做强优势产业。着力实施一批引领性示范工程,引进头部企业和牵引力强的高端项目,补链、强链、延链,逐步壮大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
持续加强互联互通,促进新型储能产业一体发展。一是实现供需匹配发展。结合市场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提前预判,做好准备,制订预案,适度扩大规模和提高产能,满足市场对产品资源的持续需求,避免引起价格波动并影响关联产业发展。创新商业模式,解决好产业之间的应用问题,为实现新型储能全领域的协同发展和为深度利用提供支持。二是构建横纵协同生态。通过组建储能产业创新联合体,构建产业生态池,打造全产业链体系,强化联合体整体竞争力。三是促进市场开放有序。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向优势地区集中。加强市场服务监管及媒体监督,规范和净化生产及应用各个环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