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经济观察:新型储能的“冰”与“火”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11-11 11:38: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近几年,在“很火”的新能源领域有个“更火”的概念,叫做储能。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电,新能源产业布局的脚步加快,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电源需求迅速增长,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装机规模也在快速攀升。

通俗地来说,储能就是在电充足时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风电、光电等新能源电力供应受时段、季节性影响,输出电力不稳定、不连续,催生储能行业“异军突起”。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储能方式是抽水蓄能,除此之外的储能技术便是新型储能。在近日于福建省宁德市召开的首届世界储能大会上,世界级专家学者交流碰撞最前沿观点,有不少观点透露出,新型储能行业正处于“冰火两重天”。

新型储能已进入规模化商用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发布的《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仅今年的前六个月,新投运装机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容量总和。

经济观察:新型储能的“冰”与“火”

首届世界储能大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林晓丽摄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宋海良认为,新型储能作为构建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颠覆性技术,在能源革命浪潮的推动下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正从试点示范走向规模化的商用,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在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电力市场专委会秘书长郑华看来,储能行业的“火”指的是装机规模,“冰”指的是储能利用率、效益等实际问题。

尽管装机规模快速攀升,市场持续扩容,但新能源侧电网侧储能市场机制和盈利机制仍不健全,成本疏导困难,储能系统利用率不高,储能投资方收益水平整体偏低;行业竞争加剧,产业链产能过剩、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突出……上述行业面临的“阵痛”成为不少从业者的共识。

应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在目前的储能市场上,传统的抽水蓄能仍占较大比重,但新型储能前景广阔。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俞振华将储能技术归为四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抽水蓄能,单机在300兆瓦以上;第二梯队包括锂电、压缩空气、液流、储冷储热,百兆瓦的规模。第三梯队是飞轮、钠离子电池等,在十兆瓦到百兆瓦的级别;第四梯队包括液态金属、金属离子,目前还是兆瓦级的工程研发示范。

经济观察:新型储能的“冰”与“火”

从业者在探讨新型储能设备运用。人民网记者 林晓丽摄

在国内的新型储能市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由于其具有建设成本低、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设备性能好、运维便利等特点,主导优势持续扩大。根据《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截至2023年9月,磷酸铁锂电池储能在新型储能装机占比高达97.2%。飞轮、压缩空气和液流电池储能是除磷酸铁锂电池外,技术发展较快,备受关注的新型储能类型。

新型储能的技术路径“百花齐放”,业内专家建议,要科学研判新型储能不同技术路线和应用场景,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

在应用场景方面,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胡明判断,今明两年我国的电力供需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电网侧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布局灵活,可以及时缓解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保障压力。在用能侧,针对工业、交通、通讯、大数据等相关行业,配置新型储能可以有效支撑用户灵活多样、绿色低碳的用能需求,这种运行场景十分广阔,近期虚拟电厂、综合能源管理等新型市场模式也正快速兴起。

建议完善投资回报和成本疏导机制

新型储能市场的一大痛点在于,行业还没有成熟的、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维持行业效益。一方面,新型储能使用成本相较于传统电价依然偏高;另一方面,为了追求成本降低,行业“内卷”导致产业链整体利润偏低。

“储能装机量这么大,但几乎所有的储能企业业主方都说不赚钱,对于产业链企业而言,成本在不断降低,自己的利润空间也很薄。”郑华说,整个行业的产业链企业都在“负重前行”。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新型储能真实使用成本仍然偏高,建议加快长寿命储能电池的研发量产,提高质保的标准,让储能设备的成本下降再下降,让其变得更有经济性。

目前,为了提升新能源发电的稳定性,我国实行新能源配额制,新能源装机并网的前提要求一定比例的配置储能,由此催生了容量租赁的市场。

“目前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盈利方法无非两个,一是价差套利,二是容量租赁。”鲁政委表示,现在有些省份新型储能将近一半的成本需要通过容量租赁收回来,因此容量市场建设很重要,建议明确给容量租赁一个盈利的空间。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金梅则表示,宁德时代有一个针对储能的标准GB36276,该标准要求配置储能时,按电池退役的能量作为一个额定能量。“这是行业向好发展的一个标准。”许金梅说。

业内专家建议,加大鼓励新型储能商业化运行的政策力度,建议我国进一步储能定位,加快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完善新型储能投资回报和成本疏导机制。同时,根据电网需求确定关键节点新型储能布局地点和规模,加强调度方式和电力市场设计,提升新型储能的利用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1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用电量看中国经济向“新”力(大数据观察)
...的数据显示,7月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9%,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2.8%,批发和零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均呈两位数增长。各行业用
2024-08-23 06:35:00
争先进位 奋战当“夏”——六月山东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观察
...时段用户填谷用电,源荷两侧共同参与电网调节。山东是新能源装机大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829万千瓦,占总装机的45.3%。当新能源逐步成为主力电源、煤电向基础保障性调
2024-06-30 09:39:00
【能源革命观察】火电厂也要“看天吃饭”
...知》,进一步扩大了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范围,新能源参与方式将逐步变为“报量报价”,市场博弈更加激烈。为此,晋控电力出台了《现货交易定价机制指导意见》,成立了以所属各单位
2023-12-05 06:45:00
...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驱动力。”田智宇说道,当前,伴随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技术与产业的迅速崛起,我国已然处于新一轮能源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前沿地带。《意见》强调,坚持创新转型。
2024-09-19 10:31:00
(经济观察)中国积极构建绿色供电格局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题:中国积极构建绿色供电格局作者 王梦瑶电力是经济命脉,也是“双碳”目标破题之要。科技赋能下,中国正积极构建绿色供电格局。近日,记者赴
2024-04-28 14:49:00
观察|全球最大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在火电大省的绿色棋局
...占比高的“两高”格局。但地处海陆交汇之地、坐拥丰富新能源资源的山东欲改写“一煤独大”的能源底色,近年来绿色电力快速增长。截至9月底,山东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达8414万千瓦
2023-12-29 20:21:00
(经济观察)中国基建“下半场”:要“硬”和“快”,更要“新”和“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记者 刘亮)随着中国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除了“硬”和“快”,基础设施建设“下半场”亦要注重“新”和“软”。产业发展离不开基础设
2023-07-05 21:52:00
...0月15日这一机制正式运行以来,西部的宁夏电网午间增送新能源电量0.68亿千瓦时,晚峰时段向多省售出电量2.5亿千瓦时,而东部的浙江电网也实现省间、省内“损有余而补不足”。把
2024-12-30 06:00:00
...新打造的一种能源转型新模式。作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新能源、清洁能源发电企业,国家电投清洁能源装机已超过1.69亿千瓦,占比超70%。国家电投总经理栗宝卿表示,集团正在全面推进
2023-10-23 08:3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