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协同育人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全链条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新路径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13 03:3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平顶山日报

程永华

人才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校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平顶山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严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决策部署、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核心,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构建了“1443”创新创业教学新体系,全面实施全链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引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

协同育人,有利于促进高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建立多元灵活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路径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构建责权分明、科学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为政策贯彻和改革推行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多年来,平顶山学院将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前提,相继出台《平顶山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平顶山学院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意见》《平顶山学院创新创业中心管理办法》《平顶山学院众创空间建设管理办法》《平顶山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管理办法》等,建立了独具特色的“136”创新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制:践行创新创业教育“一把手工程”;建立学校创新创业领导小组、创新创业学院和各二级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小组“三级组织机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研处、招就处、创新创业学院“6个部门”密切协作,校内外专家全程参与高层决策管理、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内部各组织机构相互配合、通力合作,自上而下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高效推进。

以全链条培育为宗旨,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注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且要有效整合相关高校、企业、地方政府和社会等资源,强化能力的培养与机会的提供,满足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与形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系统建置。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积累资源,为学生创业提供切实帮助,为实习和就业提供充足岗位,为创新创业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平顶山学院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成长成才,通过深化“1443”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即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目标、“四级递进”(公共通识型课程、专业方向型课程、综合模拟型课程、创新拓展型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四融合”(思创融合、专创融合、科创融合和产创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三对接”(行政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地方产业对接)成果评价体系,发挥价值塑造引领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了“教、训、赛、孵”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各环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构建起以“四级递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核心,以外部资源开拓为羽翼,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校内外教育要素协同发展、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科学合理的“四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外接平台建设、机制建设和资源整合,实现校校、校企、校政的充分合作,发挥各自育人优势,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内融外接新模式。从课程建设、教学过程、实践成果对育人效果进行评价反馈,形成对接行政主管部门、科研平台和地方产业融汇的“三对接”成果评价体系。

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为抓手,取得创新创业育人新成效

平顶山学院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融合,促进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优化,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麦克思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报告显示,平顶山学院毕业生就业领域与学科专业契合度高,主要就业行业和就业流向均符合专业培养特色。2022届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为93.1%,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80.0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到98%以上,就业质量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居于前列。平顶山学院荣获“2022年度全国品牌影响力本科高校”称号,获评“2022年全国高校招生服务优质高校”;2022年获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立项建设,同年获首批河南省创新创业学院立项建设;平顶山学院鹰翔众创空间成为河南省众创空间、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河南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等。近年来,在国家级和省级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229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10项;在中国国家“互联网+”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国家级铜奖2项;省级以上奖励58项,并连续7年荣获河南省优秀组织奖;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3项。

平顶山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在推进创新引领上下功夫,建强创新平台,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完善创新机制,用恒久之力打造“创新之城”。要在建好发展载体上下功夫,大力推进中国尼龙城高质量发展,加快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

当前,全市上下正凝心聚力推进创新发展。今年9月,作为白龟湖科创新城高水平建设的一个标志性项目,平顶山学院创新创业园区(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开工建设。该项目是校地双方深化合作、携手创新的重要成果,建成后将有力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集聚创新人才和项目,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平顶山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打造“创新之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鹰城赋能添彩。

(作者系平顶山学院副院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规律,加快构建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人才培养体系。□ 黄照权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给医科与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带来新的推动力。面向新
2023-08-25 07:13:00
“六能一体”育英才 汉口学院传媒学院开辟传媒教育新路径
...北日报网)记者专访时,着重强调了学院的“六能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和新时代传媒教育路径。构建多元教育新体系 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汉口学院传媒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师范大学汉口分校音乐学院播
2023-07-05 18:24:00
共筑教育新生态 黄河科技学院成功举办第二期“应用型高校课程开发与建设工作坊”
...进与兄弟院校的友谊,通过“共筑战略合作新机制,共研人才培养新标准,共享课程建设新成果,共创教育变革新生态”,推动应用型高校高质量发展。杨保成以“数智赋能,项目驱动,评价牵引,
2025-03-13 11:12:00
...未来的先手棋,必须以人才引擎驱动创新发展。“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根本,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必须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甚至将‘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链条前
2023-11-01 10:20:00
多方聚焦数据要素创新发展 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创新路径
...智库研究、学术交流、科技评价、成果转化、标准编制、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国际合作等多维度、多层面的体系化服务工作,为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作出积极贡献。赛迪未来产业
2024-04-02 09:09:00
...模块。培育新人才,提供智力支持。我市重视农业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健全农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育高素质农民,
2024-05-07 16:34:00
...,山东开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匹配调研,对3.4万家规上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进行梳理,形成教育供给调整匹配清单。坚持产业导向、政府推动、高校领衔,聚焦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
2024-01-21 09:41:00
...践平台、培育高素质科学教育师资队伍、实施系统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强化科学教育组织保障引领等五大方面,提出20条重点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等方面拔尖创新学生的选
2025-02-28 12:39:00
悦康药业守护百姓健康做好药
...垫密封精度高,还有防伪的作用。悦康药业将研发创新和人才培养放在企业创新发展的首要位置,构建了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梯队。现有以清华大学、中科院、中国药科大学等知名院校博士、硕士为
2025-03-04 11:00: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