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不声不响间,毫米波雷达芯片供应商加特兰微电子,已经开始冲刺“国内市占率达20%”的目标。
6月6日, “2024加特兰日”在上海举办。会上,官方公布了一组数据:截止2024年一季度,加特兰毫米波雷达芯片累计出货超800万颗。预计2024全年,出货量将达到600万颗。
届时,搭载加特兰芯片的毫米波雷达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有望超过20%。这意味着,加特兰基本完成了从1到10的过程。
在巨头雄踞的毫米波雷达芯片领域,20%的国内市占率对成立不过十年的加特兰而言,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易达成的目标。
加特兰入局前,毫米波雷达芯片份额大多被国际巨头占据,而其通过押注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技术成功打开市场后,才在行业中有了立足之地。在这背后,是国产化供应链的崛起。
“在我们和客户的共同努力下,加特兰的产品已经进入到20余家车企,实现了超200款车型搭载。”活动中,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博士说道:“感谢各位合作伙伴,在过去的10年间,我们共同为车载毫米波雷达普及以及供应链国产化做出了贡献。”
加特兰创始人兼CEO陈嘉澍博士在活动中发表演讲
“降成本”撬动市场,“提效能”扩张市占率
“过去十年间,加特兰一直致力于用CMOS半导体技术为毫米波雷达行业提供更低成本、更易使用的芯片解决方案。”活动中,陈嘉澍为加特兰过去十年定调。
2014年,在加特兰创立之初,陈嘉澍为公司作出的定位是要做更廉价和高集成度的毫米波雷达芯。在当初的技术背景下,更廉价和高集成度几乎不能兼得。
为此,加特兰选择ALL IN CMOS工艺来替代锗硅工艺。加特兰首席运营官吕昱昭曾透露过一组数据,即硅锗工艺雷达比砷化镓工艺雷达成本下降一般,而CMOS工艺毫米波雷达成本为砷化镓工艺雷达成本的1/5。也就是说,CMOS工艺毫米波雷达成本还不到硅锗工艺雷达的一半。
据悉,陈嘉澍在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电气工程博士学位期间,一直从事CMOS射频与毫米波集成电路的研究。在他的带领以及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加特兰在技术落地上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此前,陈嘉澍认为,正是 CMOS 的这种制程演化给了加特兰入场的机会。
基于此,在英飞凌、NXP、德州仪器(TI)雄踞的毫米波雷达芯片市场,加特兰打造出了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凭借显著降本的优势,实现了从1到10的市场扩张。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一季度,加特兰毫米波雷达芯片累计出货超800万颗。
面向未来,除了为毫米波雷达降本之外,加特兰正在全力提升产品效能。
在2024加特兰日上,加特兰带来了多个产品,不仅在成本而且在效能上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包括Andes两片级联参考方案、Kunlun车规级毫米波雷达SoC平台、毫米波封装技术ROP®等。
其中,Andes SoC芯片将毫米波雷达的4发4收射频芯片和计算芯片融合成一颗SoC芯片,支持Chip-to-Chip灵活级联,能够降低物料成本并简化开发流程。而Andes两片级联参考方案在性能、成本和尺寸三方面,拥有比当下的4D成像雷达方案更好的平衡性。
Kunlun平台的SoC均采用射频和计算模块集成化设计,射频模块拥有高达6发6收的通道数量,胜过常见的2发3收和2发4收毫米波雷达射频芯片。此外,其拥有13mm x 16mm的微小封装体积和超低功耗优势,空间感知的精度更高、稳定性更强。
毫米波封装技术ROP®则将应用到Alps-Pro和Andes系列产品中。加特兰生产技术中心总监王典介绍,该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标准封装技术中的天线馈线损耗较大的问题,而且相较AiP(Antenna-in-Package)技术拥有更高的通道隔离度,可让雷达实现更远的探测距离和更宽的FOV。
总的来说,加特兰此次带来的全新技术、方案,呈现出其在降本之外更具创造性的竞争力。从效果上来看,更是兼具高精度、低成本与低功耗。站在累计出货超800万颗的十周年节点上,这或将为其打开从10到100的大门。
智能化推动,迎来两大扩张机会
在技术方面,加特兰毫米波雷达芯片相关产品的两大特性——低成本、更集成,恰好迎合了毫米波雷达行业发展趋势。在市场方面,智能化浪潮正在推动毫米波雷达市场的扩张。
以汽车为例,智能系统的核心通常被分为三个部分:感知(Perception),规划(Planning)和控制(Control),而在感知部分,不管是激光雷达路线还是“纯视觉”路线,大部分技术方案都需要采用毫米波雷达。这主要是因为毫米波雷达成本不高的同时,效果也不错。
伴随着行业发展,探测纬度更多、点云分辨率更高、更接近激光雷达的4D成像毫米波雷达,在2024年站上风口。自动避障的电动车门、乘员状态和健康检测、车内儿童遗忘检测等新兴应用,也呼唤功耗更低、体积更小,角度和空间分辨能力出色的车载毫米波雷达。
未来,汽车、机器人在内的一系列智能化产品,均需要能够精确感知空间的毫米波雷达。资料显示,据中金研究测算,2025年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114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19%。
要造出更便宜、更好用的毫米波雷达,就需要采用更低成本、效能更高的芯片。对加特兰而言,这主要蕴藏着两大机会,第一个机会是从国内走向全球,第二个机会是从汽车走向多元化市场。
从国内走向全球方面,据媒体报道,加特兰的短期目标是2028年占全球市场的10%,而中国车企的出海为其提供了机会。
2023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今年6月,深圳市航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杨洪公开表示,建议中国车企和供应链一起“抱团出海”,形成产业链的竞争力。
在多元化市场方面,各大行业对精确感知的需求催生了加特兰的市场增长空间。比如,家电行业中空调的智能送风、养老领域中的跌倒监测、办公场景智能调节温度及照明等,都需要更集成、低成本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参与。
走过“从0到1”技术突破的艰难、“从1到10”打开市场的阻碍,加特兰正在智能化的助推下,大步迈向“从10到100”的未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2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