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承包权不动 经营权连片(一线调研)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9-06 06:3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承包权不动 经营权连片(一线调研)

盐城市亭湖区曙阳村“小田变大田”改革后承包地块分布图。

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供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在农民自愿前提下,结合农田建设、土地整治逐步解决细碎化问题。7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稳妥开展解决承包地细碎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方式,因地制宜探索解决承包地细碎化的路径办法。

江苏省盐城市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19年起,“小田变大田”的试点在这里分批开展,并于2021年入选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典型案例。

小田变大田,听着易,做来难。如何保护农户权益?如何提高耕种效益?近日,记者走进盐城市亭湖区多处社区、村落,一探改革背后的故事。

——编 者

40多年前,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由此催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40多年后,新的问题逐渐浮现。农民承包的小田、碎田,如何开展规模化种植,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2019年起,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探索开展“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在不改变农户承包权基础上,以农民充分自愿为前提,通过流转土地经营权置换田块,将分散零碎的耕地集中到一起,实现一户一田或多户一田。

试点至今,亭湖区6.6万余户农户的36.22万亩承包地,由19.75万块合并成4.08万块,新增高产田4.2万亩以上,土地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

自发的尝试——

村民与亲戚、邻居调换小田

眼下正是农忙时。亭湖区黄尖镇黄尖社区,良田连畴接陇,沃野一望无垠。72岁的农民黄永成在家门口的2亩多承包地里给菊花喷施叶面肥。

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提起当年的分田到户,黄永成仍掩不住激动。“那是1981年9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消息从当时的黄尖大队第三生产队传来,黄永成兴奋得难以入睡。土地分配到每家每户,意味着“大锅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但土地有“远近”“高低”之分,也有“肥瘦”之别。怎么分田才合适?在黄尖,分田采用抓阄的方式进行。“大家都拍手赞成,没有比这个更公平了!”按照好、中、差不同地块等级,根据家庭人数,黄永成参与了6轮抓阄,分得8块共8.51亩土地,最远的离家一里,最小的只有几分,最低洼的能在里面撑船。

当时,黄永成并没有觉得自家土地“优劣搭配”有什么不好——反正都是人拉着牛耕地。

“吃饱饭”后还要“吃好饭”。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年纪轻、头脑活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黄永成的儿子、1974年出生的黄延军,初中毕业后到城里做油漆工,农忙时再回家帮忙;1981年出生的侄子黄海涛,多年后也选择到城里做农贸生意。

农活人手少,农机来帮忙。黄永成回忆,一开始,为小田量身定做的小型农机具,让种地效率提升不少。但随着马力更足、效率更高的大型农机登场,大伙儿反倒发起愁——有的田还没有拖拉机宽,开都开不进去。

一小部分农户私下里商量,将面积、地力差不多的耕地进行调换合并。黄永成就先后与妹妹、邻居调换过3次,将8块地变为5块。这样的尝试反映了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过于细碎的小块土地,已不太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

这样自发的尝试无法彻底解决问题。以黄永成为例,随着年纪增长,干农活渐渐力不从心,想流转部分土地给种粮大户,却一直流转不出去。

“这些地偏的偏、碎的碎,还有的奇形怪状,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即便每年流转费只要三五百元,也没有吸引力。”黄海涛说。

改革的启动——

以尊重农民意愿为第一原则

改革的时机在2019年到来。

当年,亭湖区以入选江苏省第三轮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开展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的“小田变大田”改革试点。经过摸底,区里把农户改革意愿较强的黄尖镇作为首批试点镇。

尊重农民意愿是改革的第一原则。黄尖社区党委书记杨万余先是召开村民大会宣传动员,又挨家挨户征求意见。

为保证田块合并后,农户承包土地权益不受损、经营面积不减少,杨万余在走访中一笔笔记录下“承包土地面积”“承包土地坐落地块数”“已流转面积”等详细信息,以及“是否同意改革”“是否同意将承包地流转”“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等具体问题。

江苏省自2015年开始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也给农户吃下一颗定心丸。黄永成手里的“红本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用图文并茂的方法,将他家5块共8.51亩承包地的地块名称、地块编码、实测面积、四至范围等,标注得清楚明白。黄永成知道:“不管怎样换,我承包的地一点也不会少。”

走访中,黄尖社区407户自种户,近八成提出流转需求。黄永成向杨万余说出内心想法:“把田调换到一起是好事,我赞成。但我对地有感情,想流转6亩、自种2.51亩。”

社区综合考虑大家的意愿,规划出相对集中的两个区域:自种区和流转区。但却遇到新的问题,有农户表示:“自种区太远,不愿去。”

改革怎样推进?杨万余带着班子成员,再一次挨家挨户走访,最终结合农户意愿,将“先划区、再选地”的设想调整为“先选地、再划区”——自种户可根据土地确权面积,在靠家、靠路、靠水源的地方,优先选择整块土地,社区再将这些选定地块划为“自种区”。

接下来,黄尖社区与愿意流转的农户分别签订委托协议。经过汇总,共新增1334亩流转土地。杨万余将信息发布到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公开招标,并根据新增地块的分布情况,设置了19个标段。

黄海涛参与了竞标,中了2个标段。2008年,黄海涛回到家乡,不满足于家里的5亩多地,他一点点把乡亲们撂荒的土地流转过来,种上小麦和玉米,成立了家庭农场。中标后,黄海涛的经营规模从135亩扩大到326亩。

黄海涛的好友陈从文也是中标者之一。他流转的239亩地中,50多亩地用来种菊花,还创办了菊花种植家庭农场,助力“黄尖菊花”成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

已流转土地的农户想自种,有没有“后悔药”可吃?

在外务工的村民老徐找到杨万余,说自己年纪大了,想回村种地,但土地已经流转。经过研究,社区在村集体土地里,根据老徐家土地确权的面积,临时划出一块给他过渡,待流转合同到期,再由大户置换出来。这段时间,流转金不兑付,相当于未曾流转。

改革的效果——

良田成片,三方共赢

随着改革的推进,黄尖社区成为亭湖区的“明星社区”,不少村子组织村民前来参观学习。2021年起开始进行“小田变大田”试点的盐东镇曙阳村就是其中一个。

曙阳村西头的一片麦田边,48岁的自种户陈洪广正忙着做农活。这6.4亩农田就在家门口,是由原先一东一西一南3个细碎田块置换而来的。陈洪广说,拿到地时,村里已经打通农路、修好桥涵闸站,原先坑洼不平的“补丁田”摇身一变成为规整划一的高标准农田。

曙阳村党总支书记蔡绍景介绍,在黄尖,小农户的地由社区统一拓宽田间道路、疏浚水利;种粮大户则自行将流转来的土地平整、开沟,形成大条田。村里同步推进“小田变大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不管是谁家的地,不管是‘高低’还是‘肥瘦’,村里统一先建设、再置换。”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曙阳村全村近5600亩农田全部建设成为高标准农田,不仅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也有效保障和实现了农户承包经营权益。

“‘小田变大田’的出发点是解决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帮助面广量大的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盐城市亭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梅说,改革至今,亭湖区土地流转率显著提高,全区新增家庭农场121个,农业现代化耕种、规模化经营进一步发展。

“嗡嗡嗡——嗡嗡嗡——”9月初,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田野里,两台无人机正为生长中的水稻喷施农药。不远处,黄海边吹过来的风掀起阵阵热浪。一旁的黄海涛笑得爽朗:“300多亩规整大田,半天就能喷完!”

耕地质量高了,每亩地的流转费用也从三五百元涨到千元左右。划得来吗?

“不仅能覆盖成本,每年还能多赚近10万元。”黄海涛在田间地头算了一笔账。

先算成本账。过去,流转的地东一块西一块,请农机手来田间作业,得花上好几天;常常农机好不容易开进去,刚发动就要转弯,耗油又费事。现在农机开起来畅快又方便。在除草、施肥、打药等方面,也用植保机取代了人工,服务费下降九成。一年下来,每亩总成本降低了340元。

再算增收账。大田便于统一耕种,田间管理更规范,粮食“量”“质”双提升。在之前春小麦亩产900多斤、秋玉米亩产1200多斤的基础上,每亩小麦增产200斤、增收250元,玉米增产100斤、增收200元。除去成本,每年亩均增收约300元。

“我也不亏。”黄永成在一旁接过话头。他自种的2.51亩地,自给自足,收支平衡;另有6亩流转,每年到手6000元租金,儿子也不用回来帮忙。

如今的黄尖社区,村民们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村集体也是改革的受益者。”杨万余说,“小田变大田”后,村集体收入每年新增约23万元。

这笔钱,主要来自土地合并整理后的溢出面积。复垦地块间多余的田埂和沟塘拆除后,黄尖社区将“长”出来的146亩地,通过招标流转给大户种植,每年每亩租金1000元。再加上100亩“边角料”土地整合成了大田,租金上涨,收入可观。

村集体增收,农民受益。黄尖社区将这笔钱用于基础设施配套、环境整治提升:安装路灯170个、铺设水泥路6公里、新建5座农桥……农业生产更方便,村民生活更舒适,村落生态更优美。黄海涛说,这两年看到村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年轻面孔,新的希望在心中升起。

本期统筹:栾心怡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6日 04 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06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保证农户确权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鼓励试点地区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方式,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等,因地制宜探索“小田并大田
2023-08-27 09:56:00
两会声音|韩子民委员:在全市深入开展“一户一田”改革
...经济组织统筹协调、组织服务功能作用的基础上,采取“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的方式,对于农户仍有耕种意愿的,将农户承包地经营权集中,实现按户连片经营,解决耕种不便等问题。对于农
2024-01-13 00:13:00
小田并大田 增效又增收
...康县探索山区“小田并大田”模式,进一步理顺农户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关系,配合高标准农田、土地整治等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推动承包地优质、集中、连片,“小田并大田”逐步实现农田增量、
2024-06-12 05:49:00
在变革中激发活力释放红利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和进一步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2019年以来,我市
2023-05-30 01:13:00
如何种好“一村一块田”
...制度等,并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合同样本,合同中对土地承包权、所有权及承包面积予以明确。同时,出台镇级扶持政策,各自然村新增连片流转土地奖励50元/亩,土地连片流转面积超过300
2023-08-24 14:53:00
...。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运用好网签成果,稳定承包权,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稳定经营主体预期,依法保障流转双方合法权益。全市耕地流转面积已有50.6
2024-11-06 09:32:00
唐河县东王集乡:座谈会开在家门口 助推“小田并大田”工作
...者 焦广超 通讯员 李国顺)“把我们的地并在一块,这个承包权不会受到什么影响吧,来年的土地补贴我们还能享受到吗?”,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在唐河县东王集乡杨庄村召开。座谈
2024-07-10 12:20:00
莒南县:化零为整释放土地更大生产能力
...权登记颁证成果,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以“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为主要路径,探索开展解决承包地细碎化问题。金
2023-11-24 10:06:00
小田这样变大田 看“一户一块田”的邳州探索
...。”实施“一户一田”改革后,邳州坚持精准施策,按照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利用农作物换茬契机实施田块互换整合,相对集中设立自种区、流转区和预留区。自种区采取“一户一块田”模式
2023-11-07 01: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菏泽市举办2025年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
鲁网10月2日讯为进一步提升公众食品安全素养,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社会氛围,9月30日下午,2025年菏泽市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牡丹区佳和城广场举行
2025-10-04 16:02:00
老字号重回老城区 情怀助“燃”烟火气
鲁网10月4日讯“来两份招牌脊骨。”“我要五份浇汁排骨,打包。”9月27日,万和春悦喜客来店揭开神秘面纱。这家承载着老青岛人记忆中味道的老字号重回中山路商圈
2025-10-04 16:37:00
民警现场应考 检验执法能力
图为考试现场。为提升民警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近日,清徐县公安局组织一线办案民警开展法律知识现场考试。考试采用抽题口述作答
2025-10-04 17:04:00
河北新闻网讯(杨湘雨、赵正)9月25日,在秦皇岛市卢龙县蛤泊镇后坨村的弘淼中草药专业合作社,连片北京菊迎风盛放,金黄花瓣铺就“大地地毯”
2025-10-04 13:24:00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韩熙、柳垚)在中秋节来临之际,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营造文明祥和
2025-10-04 13:24:00
北戴河新区红十字会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校园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耿美丽)9月24日至25日,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红十字会在新区第一小学组织开展了“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知识培训进校园活动
2025-10-04 13:26:00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讲座
河北新闻网讯(李东安、徐佳琪、王茜)日前,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开展“激荡青春力量”全民国防教育月主题讲座。活动邀请全国优秀思想教育工作者蔡朝东专题授课
2025-10-04 13:26:00
开街即火!国庆中秋假期长春这里超热闹!
“宽城子这么有名的地方,有这么深厚的历史,一定要来的。”游客张女士斩钉截铁地告诉记者。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润德•东天里(东天街)开门迎客
2025-10-04 08:03:00
评论员 刘玉婧这两天,走在吴桥杂技大世界园区,不觉有些恍惚,这里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北方小城吗?迎面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顶尖杂技演员
2025-10-04 07:14:00
打造成语IP 强化科技赋能 提升服务质量邯郸构建“两区三带”全域旅游新格局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原来诗仙李白在邯郸曾留下十几首诗歌作品
2025-10-04 07:16:00
央媒看太原随着双节假期的到来,公众出行需求旺盛,交通运输迎来了客流高峰。9月30日,央视新闻频道《东方时空》栏目,以《探亲旅游车流叠加保障高速公路出行顺畅》为题
2025-10-04 07:17:00
“山西非遗的N种可能: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艺术展,9月30日在山西饭店傅山艺术馆开展。作为山西省“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2025-10-04 07:17: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国庆节不仅是举国欢庆的日子,更是厚植孩子爱国情怀的时机。不少家长在“放假清单”上,列上了现场观升旗、访红色景点
2025-10-04 07:17:00
记者走基层|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
邢台市英谈古寨山村花竞秀 歌舞迎嘉宾10月2日下午,在邢台市信都区英谈古寨,游客正在拍照打卡。河北日报记者吕若汐摄10月2日
2025-10-04 07:19:00
日前,秦皇岛蟹团团餐饮有限公司创始人矫春颖和爱人来到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餐饮店,收拾桌椅,打扫卫生,为正式开业做最后准备
2025-10-04 07: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