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人的心脏,有三支重要血管,如果其中一支完全堵死了,心内科医生称为100%闭塞,患者应该怎么办?
2年多以前,即2022年1月7日,济南的王先生(化名)因为“活动后出现胸闷、胸痛伴心慌,加重1天”,到一家医院就诊。医生怀疑心肌梗死,做造影果然是右冠状动脉堵了,而且是100%闭塞。
右冠状动脉,心脏的三支重要血管之一,100%梗塞,心内科医生的常规处理就是支架置入。然而,结果出人预料。患者说:“前前后后折腾将近3个小时,导丝无论如何都过不去,医生解释说,从堵塞的程度来看,很有可能十几年前就慢慢堵死了,只是现在才查出来,才发现。不过,这根梗死血管对心脏供血的影响不大,已经形成侧枝循环了,其它毛细血管已经可以替代这根右冠状动脉为心脏供血。”
按照医生的建议,先回家休养半年,再想别的办法。患者说:“出院之后这半年,说是在家休养,其实比这辈子的任何时期都难受,天天惦记那根堵死的血管,天天在手机上查‘右冠状动脉’相关的信息,天天盼着赶紧到半年期限,好再找家医院去看病。”
2022年9月15日,患者王先生再次住进另一家医院,目标很明确,做冠状动脉造影,然后介入开通梗死的“右冠状动脉”。患者家人说:“这次与上次不同,是分别从两条胳膊上进的导管,医生先后从正反方向进导丝,最终仍没有使导丝通过闭塞的位置。导丝通不过去,就没办法置入支架,心病仍未解除。”
两次住院,医生的说法基本相同。患者说:“从各项指标来看,我也知道形成侧枝循环的微细血管,基本能够代偿,实在通不开这根血管,也不会有致命危险。但是,我心里就是放不下。”
事隔3个月之后,患者又选择省内另一家医院,仍然是“冠脉造影+介入治疗”,结果仍是“试行开通右冠动脉未遂”。患者家人说:“经过这三次入院,全家人都充分认识到了听从医生建议的重要性,但患者本人对能开通血管有执念,总感觉心脏的三大重要血管之一完全堵死了,无论如何都不是正常状态。”
2023年12月21日,患者住进了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基本做好了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准备。患者说:“接受‘搭桥’这两个字,前提是我已经在不同的医院,尝试了5次介入,都没有通开这根血管。我在这将近2年的时间里,大致了解了‘搭桥’的方方面面,为了让我的心脏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我听从全家人的建议,退一步,接受‘搭桥’手术。”
然而,患者王先生退一步的愿望仍不能实现。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主任张锋泉解释:“结合各项检查,患者心脏功能的几项重要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充分说明侧枝循环的代偿已经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因为1根闭塞的右冠,做一次开胸手术,对患者来说,相当于歼敌一人,自损八千,代价太大。所以不建议‘搭桥’手术。”
在张锋泉的建议下,患者于2023年12月27日转入济南市中心医院东院区胸痛中心病房,国家级胸痛中心主任户克庆当天下午为患者实施“冠脉造影术”。让患者及全家人感到意外的是接下来的介入治疗环节,户克庆主任操控的导丝顺利通过右冠状动脉的闭塞位置,并成功置入1枚支架。患者非常高兴:“要不是我一直坚持,哪里会有这么一个好结果?堵死的血管通不开,往后几十年都是个心病,非常大的心理阴影。”
2024年8月1日,患者再次住进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外科,患者家人介绍:“这次住院主要是定期复查,另一个原因是在家期间,有时会感觉心前区疼痛、憋闷,担心病情发生了变化。”
8月7日,心内科为患者实施“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右上臂)”和“单根导管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右上臂)”,最终结果是“建议强化药物治疗”。患者表示,在济南市中心医院2次住院,都非常满意,心内科、心外科的专家水平都非常高,对病人高度负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9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