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原本可以改变三国历史的五个瞬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1 19:07: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晋朝一百五十五年,南北朝一百七十年,这三百多年的乱世,实际是从汉末三国开始的:汉室倾颓,枭雄四起,杀得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曹操写《蒿里行》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扪心自问:老百姓的鸡鸭是不是被你的将士吃掉了?那累累白骨,是不是你屠城后忘记掩埋了?

曹操的诗文充满了悲天悯人之意,但是杀起人来,却眼睛都不眨,我们翻看《后汉书》和《三国志》,就会发现曹操之罪,罄竹难书:初平四年,曹操击陶谦,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建安三年冬十月,征吕布屠彭城;建安九年,击败袁尚后屠雍城;建安十二年北征,屠柳城;建安十九年,令夏侯渊屠兴国、枹罕;建安二十年西征,屠河池;建安二十四年,令曹仁屠宛城。

曹操至少屠灭了十座城池,如果曹操把长沙也屠了,那位可爱的教授,可能就没机会出生,也没机会夸曹操可爱了。

说枭雄可爱,那是因为枭雄的刀没有砍在他的脖子上,在东汉末年的老百姓眼里,枭雄没有一个好东西,就是那个以仁德著称的汉烈祖昭烈皇帝刘备,饿急也啥都吃:“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

曹操只杀不吃,刘备又杀又吃,如果没有这些“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的枭雄,大汉天子和大汉百姓的日子,可能还不会那么凄惨。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被胜利者屠戮的百姓、在群雄争霸中战死的小兵,只不过是个数字而已。吃帝王俸禄的史官,有时候连那些数字都不屑提起,却对枭雄奸雄的细枝末节记录详细,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来聊一聊有可能改写三国历史的五个瞬间:如果刀剑有眼将士有胆,至少有三个枭雄活不到建安十三年——没有赤壁之战,就不会有天下三分。

要想成为枭雄或霸主,首先一点是要足够命长,像董卓、公孙瓒、袁绍、袁术那样的枭雄,就是因为死得较早,对三国历史的影响不是很大,且将其放在一边不提,咱们还是来看看曹操、刘备、孙权的生死一瞬间,以及这一瞬间对三国历史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并不是一开始就完全掌控了朝局,大汉天子刘协想杀他,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操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后汉书·卷十·皇后纪》”

建安元年,外戚伏完和董承手里都有兵,如果刘协胆子大一点,金吾卫也曾归伏完统领,如果当时有一个虎贲军有关羽的刚烈忠义,手上稍稍使劲儿,曹操就再也不能欺负刘协了。

刘协被气得口不择言,却没有下斩杀令,改变三国历史的第一个瞬间,就这样有惊无险地错过了。

如果哪个虎贲军在刘协的授意下提着曹操的首级走出皇宫,曹营诸将和天下枭雄肯定更愿意相信这是他的个人行为,只要这个“临时工”横刀自刎,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公开宣布那虎贲军是董卓余党,因为没有亲属,且本人已死,就不再追究,曹操忠心可昭日月,特追封大司马、武平侯,赐祭葬,墓前立石人石马以示褒奖。

建安元年的大汉天子刘协已经有十六虚岁,比康熙抓捕鳌拜的时候还大两岁,他并没少年应有的天不怕地不怕的锐气,发了两句牢骚后,又端起了曹操送给他的饭碗:要是没有曹操,我可能连这碗安乐茶饭也吃不到了!

刘协不杀曹操,可能是有些不忍,关羽没杀曹操,则是刘备惜命:“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

《蜀记》记载的关羽要刺杀曹操,并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更没有横眉立目虚张声势,而是跟刘备密谋。如果刘备首肯,以关羽和刘备的身手,击杀落单的曹操,可以说是易如反掌,最后由大汉天子刘协发一道诏书,说曹操是被野鹿利角刺死就行了——这套假话不用现编,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早就留下了范本。

曹操两次命悬一线都侥幸逃脱,与曹操并为当世英雄的刘备,也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汉灵帝中平四年(181年),中山国相(汉朝王国、侯国均设有国相,受皇帝委派,管理封国事务王国相秩比郡守,侯国相秩比县令)张纯起兵造反,自称弥天将军、安定王,杀护乌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聚众十万劫掠幽州、冀州。当时没有任何军职的刘备带领关羽张飞等私募军队跟随,结果被张纯围歼:“备中创阳(佯)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得免。”

身负重伤的刘备当时根本就没有军阶,装备也不太好,所以张纯的部队打扫战场的时候,没有去剥他的衣甲,也没有补刀——如果哪个小兵看中了刘备手中的宝剑,再顺手牵羊给他来上一刀,曹操青梅煮酒的时候就少了一个伙伴,争霸天下的时候也就少了一个对手。

刘备和曹操一样,都几乎是白手起家,素有“孙十万”之称的孙权,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他的哥哥孙策很称职,对弟弟的培养和磨练也很到位。

建安元年(196年),十五岁的孙权就当上了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县长,建安二年就被山大王祖郎围攻,那时候的孙权几乎没有半点战斗力,只能爬上马背逃跑:“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于左右,或斫中马鞍,众莫能自定。”

山贼一刀砍中孙权的马鞍,却没能卸下孙权一条胳膊腿,这对曹操和刘备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读者诸君自然有不同的看法:曹操之所以没能一统天下,关键的搅局者还是孙权——要没有孙权插一杠子,刘备不投奔苍梧太守吴巨,就只能带着关羽张飞诸葛亮归降曹操了。

咱们今天说的是正史,所以曹操濮阳遇吕布、华容道遇关羽都统统不提,割须弃袍也是演义说法,也可以放在一边。

前面咱们已经说了曹操两次和刘备孙权各一次遇险,如果这四次险情有一次变成枭雄的灾难,对汉室江山和黎民百姓来说,还真未必就是坏事,咱们接下来要说的,是第五次可能改写三国历史的险情:周瑜差点杀掉刘备。

如果刘备被周瑜干掉,关羽张飞赵云肯定不会辅佐刘琦,也等不及刘禅长大,他们很可能会理直气壮地投奔曹操去了:“杀吾君者吾仇也,诛吾仇者吾君也,孙权周瑜杀了我们主公,我们只能通过投靠曹公报仇!”

周瑜一直想干掉刘备,那简直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当年在南郡太守周瑜手下当功曹的庞统也亲口对刘备说:“确有其事(有之)!”

得到庞统亲口证实后,刘备也擦了一把冷汗:“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几乎、差点)不免周瑜之手!”

如果周瑜当时胆子大一点,先斩后奏除掉刘备,孙权会怎么想怎么做?这个问题在《江表传》中也能找到答案:“权独与备留语,因言次,叹瑜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孙权与妹夫刘备这番心里话,周瑜听见了是会吓死还是气死,史书中没有记载,我们只知道周瑜病逝于取川路上,时年三十六。

时光不能倒流,历史也只能假设而不能改写,所以最后留给读者诸君的问题,是如果三国三枭雄这五次遇险,有一次变成了灾难,史书中还会留下孙权和刘备的名字吗?在建安五年前被刘家人做掉的曹操,会不会以“千古忠臣良相”的光辉形象被载入史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1 20:45:1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演义中的甜蜜爱情,在真实历史中却很无奈
...怕也没有心情行什么夫妻之事,感情更不会甜蜜。孙夫人原本就无心于男女私情,当然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服侍刘备。因此两个人的婚姻很可能仅仅是挂名,没有实际。如果只是性格上的差异,大不了
2023-01-20 16:43:00
历史上刘备借荆州的真相
...政治中心,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南阳呢,它的地位原本是不足以与南郡并驾齐驱的,谁叫南阳出了个光武帝刘秀呢?作为帝乡,整个南阳在东汉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这也成就了南阳的富庶,
2023-11-07 16:46:00
...—我们甚至可以说,是三位谋士的三条计策,改写了汉末三国历史,也改变了曹操、刘备、孙权三人的命运,至于哪一条计策最高明并可评为三国第一计,那就得有请熟读三国史料并同样具有战略眼
2024-06-05 20:49:00
刘备诸葛亮骗他,关羽看不起他,其他才是三国时期最厉害的谋略家
...名将层出不穷,各出智谋让我们看到了精妙绝伦的战役。三国历史能够备受瞩目,一方面因为它无论从政治、权谋、军事还是文化上确实存在很多可以研究的价值。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罗贯中的《三
2022-12-18 20:59:00
孙尚香在刘备死后自杀了吗
...集团的上下一致团结与忠诚时,她对刘备产生了好感,她原本要暗杀刘备却下不了手,她在国家与个人感情的选择中纠结,最后力保刘备回到荆州。这样的形象比历史里的孙夫人就明显多了很多人情
2023-06-13 14:15:00
如果庞统没有早逝,刘备能不能一统三国
...,而这一次,直接将刘备积攒数十年的家底,尽数掏空。原本刘备在法正等人的建议下,是准备启用马超,利用马超的声望蚕食凉州,增强蜀汉实力的,但荆州的陷落,关羽的身死,导致刘备改变了
2023-06-25 20:49:00
真实的三国历史并不是刘备借荆州,而是孙权送荆州?
文:林森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歇后语,叫“刘备借荆州——一借不还”。围绕着荆州,孙刘两大集团可谓明争暗斗许久,最终爆发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吕蒙袭荆州之役,由此又引发了关羽被
2023-05-03 12:10:00
荆州之战:三国时期的权力争夺与不为人知的秘密
...多三国武将的武圣,这样的功利之心在吕蒙的心中战胜了原本的理智,所以吕蒙选择了屈服,杀了关羽。综合以上的种种原因,最后关羽还是没有活下来,荆州也被东吴夺走,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说是
2023-09-10 14:37:00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是虚构出来的?
...蜀汉为正统,极力刻画蜀汉君臣,宣扬其正统性,但是在三国历史上,曹魏政权才是正统,看看陈寿写的《三国志》就知道了,《三国志》曹操的传记在最前面,名称是《武帝纪》,只有皇帝的传记
2023-08-23 15: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