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靠“一朵菇”,福建这个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市第一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8 17:46: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黄东仪

4月的一个早晨,细雨绵绵,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连绵的山丘笼罩在如纱的薄雾里。走进坂中村村民彭仁胜的菇棚,只见3米多高的菇架上整齐码放着手臂长的菌棒,每根菌棒上开着3朵“银花”。再过20多天,彭仁胜种植的这批银耳就会被采下,运往市场销售。

靠“一朵菇”,福建这个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市第一

彭仁胜在光伏菇棚里查看银耳生长情况。人民网 黄东仪摄

靠“一朵菇”,福建这个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市第一

彭仁胜的菇棚内,银耳长势正好。人民网 黄东仪摄

以银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是古田县的经济支柱、富民之本。食用菌产业对当地农民的重要性可用3个“70%”来概括:农业人口中70%的家庭从事食用菌产供销活动、食用菌生产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农民现金收入的70%来自食用菌产业。

作为“中国食用菌之都”,2023年,古田县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达255亿元。相应地,2023年古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26299元,连续20年在宁德市下辖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连续20年领先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绘成向上的曲线,也描绘出古田人民对乡村振兴和美好生活的“期待值”。

2022年,古田县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古田县以统筹推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为抓手,以打造乡村振兴‘古田模式’为目标,不断完善政策举措,努力培育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典型样板。”古田县县长许锋说。

立足县情,几代人共促食用菌增产增收

走出古田北火车站,迎面可见山丘护坡上“翠屏山水,菌子好逑”八个醒目的大字,似乎向来客诉说半个多世纪以来古田县的振兴故事。

古田县境内的翠屏湖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湖,水域面积37.1平方公里。据悉,1959年,国家“一五”计划全国重点建设工程古田溪梯级水电站下闸蓄水,翠屏湖由此诞生。约30年后,国家“七五”计划项目水口水电站再度选址古田,古田也因此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库区移民县。

随着库区水面漫过古田旧县城和良田,库区移民需要另谋生路。

俗话说: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古田人发现,水汽氤氲的库区涵养了当地本就温暖湿润的气候,使古田成为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天选之地”。就这样,古田县走上“以菌立县”的道路。

彭仁胜的父辈就是库区移民,今年年过花甲的他“菇龄”有近四十年。二十多岁时,他学着县里其他人种起银耳,刚开始摸索着“种一点点,起早贪黑守着,太阳底下晒干后挑着坐船去县城卖”,如今已拥有十几间菇棚,“一年种几万斤,自家小孩也来帮忙”。

据古田县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李速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古田银耳产业经历由段木栽培转为瓶栽、袋栽,并用棉籽壳代替木屑作为培养基原料的三次技术变革,从而降本增效,使银耳大规模量产成为可能。“早年机械化水平没有那么高,古田人一代接一代坚持种菇、坚持钻研技术很辛苦,但幸福也随之而来。”李速说。

走上了“种菇”之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宁德的经济总量还排在福建省末尾时,古田就走出了不少“万元户”。

靠“一朵菇”,福建这个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市第一

菇农对采下的银耳进行烘干。王夏冰摄

如今,古田县建有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两个官方科研服务机构,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和民营科研所达32家。通过不断的科研创新,古田县食用菌生产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方向迈进。

2023年,古田县食用菌年产量92万吨鲜品。闽东山区丰收的“小菌花”,为古田乡村振兴交上沉甸甸的“增收答卷”。

精深加工,产品创新缔造增值质变

单纯“种好菇”还不够,古田县在“卖好菇”方面同样下足了功夫。

银耳滋阴润肺,有“平民燕窝”的美称。但传统干货银耳熬制时间长,始终是银耳食用日常化的“拦路虎”。

位于古田县城东街道的宁德晟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晟农公司)引进冻干技术,生产出开水冲泡60秒就可食用的“冻干即食银耳羹”,成功在市场上打开销路。

靠“一朵菇”,福建这个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市第一

产业工人正在加工银耳产品。蒋炜煌摄

据介绍,相比于将鲜银耳烘干后作为干货出售的传统模式,冻干银耳“锁”住的不仅是食材养分,同时也是产业链上一个能带来更丰厚增值收益的生态位。

近年来,古田领跑食用菌精深加工赛道,以食用菌为原料的冻干、糕点、饮料、调味、超微粉、化妆品、多糖提取、预制菜等产品层出不穷,形成多样化深加工产品结构。

2023年,古田食用菌电商园内企业电商销售额突破4亿元。“我们把食用菌精深加工做到位,销售附加值增加的同时,带动食用菌鲜品收购价提高,同时创造出更多本地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古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阮华光说。

资源整合,暖心政策服务全产业链

上十下口为“古”,外口内十为“田”。2018年,古田县委、县政府着手打造整合全县农产品的区域公共品牌——“十方田”。

据福建省古田县十方田商贸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郑端龙介绍,目前共有487款产品入驻“十方田”平台。除食用菌外,还包括以红曲、黑番鸭为代表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以水蜜桃、芙蓉李为代表的古田特色水果,以腊兔、青草汤为代表的古田美食等。

“‘十方田’致力于集中规范古田县的农产品,从而整体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已有31家本县企业通过筛查,获得‘十方田’商标授权,相当于获得古田县政府对产品质量的认可。平台为入驻产品提供商标合规、渠道推广、打假维权等服务,成立五年多以来,授权企业年销售额平均增长20%以上。”郑端龙说,“站在消费者角度,选购时认准‘十方田’授权标,可以获得更安心的购物体验。”

靠“一朵菇”,福建这个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市第一

“十方田”公共品牌展厅内各式食用菌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人民网 黄东仪摄

靠“一朵菇”,福建这个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市第一

古田是“中国红曲之乡”,红曲产量占全国红曲总产量90%以上,用古田红曲酿成的红曲酒颇受市场欢迎。图为“十方田”公共品牌展厅一角。人民网 黄东仪摄

“十方田”公共品牌是古田县委、县政府打造的食用菌全产业链服务体系中的一环。

2023年3月,古田县印发《古田县促进食用菌全产业链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在食用菌示范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发展、科技研发应用、龙头企业发展、标准化和检测工作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近年来,古田县持续打造以食用菌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42.92万亩。2023年,该园区内食用菌总产量68万吨,占全县总产量7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17元,高于全县平均值35%。

为扩大县域产品影响力,树立品牌形象,2023年7月,古田县联合中国食用菌协会在北京举办“中国银耳产业发展蓝皮书发布会”,引导推动以古田银耳为代表的全国银耳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食用菌这篇文章,并通过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古田县委书记张成慧说,站在新起点,古田县将围绕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的总体目标,力争到“十四五”末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50亿元,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符合古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8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产业观察|福建最大库区移民县,靠什么“翻身”?
...的小气候,使这里成为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天选之地”。古田县就这样走上“以菌立县”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古田人颇有远见地搞起了食用菌科研,靠的就是当地的“土专家”。1977年
2024-11-30 14:22:00
“城”势而上 | 全国九成银耳来自古田
...福建省宁德市,还藏着一个盛产食用菌的小城——古田。古田县有着“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称号,在众多菌类中,古田银耳最为知名。一组来自古田县官方的数据:2023年古田县银耳产量达39
2024-09-20 12:37:00
人均耕地不足三分,福建古田如何保“田”?
本文转自:人民网黄东仪近日,走进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农户正娴熟地操纵机器穿梭在田地里。“隆隆”的机器声中,浸润了春雨的土地被翻耕松软,为新一季的播种做准备。今年3月31日,城东街
2024-04-02 12:02:00
...人民网人民网宁德4月16日电 (谢星宇)地处闽东山区的古田县是全国最大的食用菌商品化生产基地,仅银耳产量就占到全国的90%以上,素有“中国食用菌之都”的美誉。去年底,福建省出
2024-04-16 18:07:00
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在福建宁德古田开幕
...者林盈)5日,第一届银耳产业发展大会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开幕,来自海内外的食用菌领域精英齐聚一堂,共探银耳产业发展新路。宁德古田“以菌立县”,在数十年间实现了银耳栽培技术重大
2024-12-05 17:24:00
抖音电商助力“小菌菇”成就“大产业”,返乡青年年入二十来万元
行走在智能控温、控湿的银耳菇棚内,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中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忠生拨开一朵朵雪白的耳花,确认银耳菇的生长状况。当下正值银耳生长季节,七八层高的菌菇架上,摆满了整
2023-08-04 09:31:00
福建古田:“美丽经济”促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开,明媚谁人不看来。阳春三月,信步踏入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凤都镇际面村,层叠林立的桃树随山坡蜿蜒,满目桃红,春风拂面,清香宜人。第三届宁德市古田县际面村桃花节暨润泽库区移民“村
2024-03-27 16:09:00
点“菌”成金的中国智慧
...姚淑先被当地视为银耳栽培技术革新的关键人物,受聘为古田县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更在1994年获得国际银耳栽培高产技术金奖。姚淑先介绍,银耳的“育种”难度很大,即便在今天,其人工栽
2024-12-10 08:38:00
好品中国|点“菌”成金,大饱“耳”福!
...两难求的“菌中之冠”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菇农们“破解”了银耳的栽培“密码”从用毛竹筒玻璃瓶、盆、钵试栽到罐头瓶栽、塑料袋栽培的两次成功提产再到培养基由木屑到
2025-05-16 21:3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白「耀」新学期:云南白药口腔健康破局年轻化美白新赛道
消费升级浪潮下,口腔护理需求已从基础功能进阶为结合情感共鸣的“悦己型”消费。Z世代作为消费主力,对“口腔美学”需求日益凸显
2025-11-11 15:48:00
极萌水光:动态静态纹双效改善,以实力助您抗衰
在追求美丽与年轻的道路上,纹路问题一直是许多人的困扰。无论是眼角的鱼尾纹、额头的抬头纹,还是嘴角的法令纹,这些纹路都让我们的肌肤看起来不再紧致光滑
2025-11-11 15:48:00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为什么胃肠疾病如此“偏爱”冬季呢?
重庆丰益肛肠医院一直致力于胃肠肛肠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为一体的胃肠肛肠专科医院,汇聚了一大批医术精湛的胃肠肛肠医生
2025-11-11 15:48:00
市场动态角度:破局欧美、深耕非洲,三诺生物携双品牌亮相进博加速全球化
11月5日,三诺生物(股票代码:300298.SZ)携手旗下美国子公司Trividia Health Inc.及TRUE系列产品
2025-11-11 15:48:00
深圳牙科医院如何选择?可以了解这几家
目前中国口腔健康问题日益突出,25-63岁成人龋齿发生率已达49.3%。在深圳这座拥有3000余家口腔机构的现代化都市
2025-11-11 15:49:00
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答案藏在“控制”里
不少哮喘患者都会纠结:“症状一好就停药行不行?哮喘需要长期吃药吗?长期吃药会不会有副作用?”其实,哮喘是否需要长期吃药
2025-11-11 15:49:00
实践智慧与学术前沿碰撞,AI赋能职场心理健康新生态——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分论坛精彩荟萃
2025年10月31日,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以“跨界共生 ·AI赋能——中国EAP产业生态共建”为主题
2025-11-11 15:50:00
治哮喘的药有哪些?精准应对呼吸“危机”!
清晨的公园里,一位散步者突然捂住胸口,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办公室中,一位白领因情绪激动开始剧烈咳嗽,面色涨红如紫茄;深夜的卧室
2025-11-11 15:53:00
肚子摸到“包”在跳?警惕腹主动脉瘤!贵州航天医院这项微创介入技术助您化解血管“破裂”风险
多彩贵州网讯腹主动脉是人体输送血液的“主干道”,当这段血管壁在血流长期冲击下变得薄弱,就会像旧轮胎一样局部膨出,形成“腹主动脉瘤”
2025-11-11 16:47:00
专家提醒:科学应对 做好流感病毒、诺如病毒预防防治
鲁网11月11日讯11月11日,滨州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2025年滨州市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全市传染病形势研判和防控情况
2025-11-11 17:06:00
四川友谊医院蒋林君:乳腺癌年轻化趋势引关注,如何守护乳腺健康
在公众的普遍认知里,乳腺癌似乎总与中年或老年女性相关联。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悄然改变着这一认知——乳腺癌的发病年龄正逐年提前
2025-11-11 17:08:00
告别自我诊断!专家详解ED科学评估三步走
在生活中,不少男性朋友一旦遇到“那方面”的问题,第一反应不是就医,而是上网搜索、自我诊断,甚至偷偷买药尝试……然而,网络上零散的信息
2025-11-11 18:08:00
反复恶心、嗳气、咳嗽,可能是胃在喊“救命”!
很多老年人觉得,上了年纪偶尔 “恶心”“嗳气” 很正常,要么自己随便吃点药,要么干脆硬扛。其实,这很可能是 “胃食管反流病” 在作祟
2025-11-11 18:08:00
【跟着节气学养生】立冬:养藏固本,护阳益肾
北风渐起,寒气初临,水始凝冰,地始冻封,万物进入休养闭藏的节气——立冬。如果说霜降时秋意尚存余韵,立冬则是正式跨入冬季的门槛
2025-11-12 04:03:00
《心灵导航》| 读懂青春期,做孩子的“同行者”而非“管理者”
青春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转折期,也是家校教育的“攻坚期”。如何实现家长与教师的同频共振,用科学方式陪伴孩子成长?11月10日
2025-11-11 18: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