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产业观察|福建最大库区移民县,靠什么“翻身”?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30 14:22: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记者 林盈

波光粼粼的翠屏湖,宛若一颗明珠镶嵌于崇山峻岭中。这是福建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水清岸绿的背后,是古田人的迁城记忆。

舍下良田家厝,与故园告别……这样的移民场景,30年内在古田“上演”了两次。国家“一五”计划项目古田溪水电站和国家“七五”计划项目水口水电站的库区都涉及古田,累计移民6.3万人。古田也就因此成为福建最大的库区移民县。

产业观察|福建最大库区移民县,靠什么“翻身”?

古田库区移民村坂中村。柳明格摄

地被淹了,曾经的“农业县”拿什么当生计?

唯有“白手起家”!古田人“咸鱼翻身”的故事,要从一瓶银耳菌种说起。

1968年,在古田吉巷造纸厂工作的姚宜孝购回一瓶银耳菌种,凭着一本难得的栽培技术资料书,在50多公斤的段木上栽培银耳成功,赚到了第一桶金。从福建农学院毕业的彭兆燧也于同年种出了段木银耳,收入300多元。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古田库区的丰沛水汽涵养出温暖湿润的小气候,使这里成为适宜食用菌生长的“天选之地”。

古田县就这样走上“以菌立县”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古田人颇有远见地搞起了食用菌科研,靠的就是当地的“土专家”。

1977年,以菇农姚淑先为首的科研组创新出银耳木屑瓶栽技术,比段木栽培增产15倍以上,古田银耳转为室内人工栽培,单产上来了,成本更低了。

1979年,前陇村村民戴维浩以塑料袋取代罐头瓶,简化工序的同时实现单袋产量80%的提升,还降低了70%以上的成本。

技术升级为古田迎来新生。据统计,1976年古田银耳的年产量还不足1吨,到1982年已经达到219吨,超200多倍,产值更是达到1976年的57倍。古田袋栽银耳以绝对的优势取代了段木银耳在全国的地位。

就这样,古田的发展与银耳紧密绑定。

改革开放后,银耳种植在古田人家“遍地开花”。从提篮小卖到占街为市,小小银耳走向更大市场。

1982年,古田有了第一个银耳交易场所。规模化栽培扩大了银耳供给能力,银耳交易市场的形成为供需对接创造了条件。

1983年,古田银耳迎来了第三次技术革新。古田县食用菌研究所引进棉籽壳做培养基料袋栽银耳,每袋可增产三成左右,比木屑袋栽产量提高20%-100%。

经这种代料栽培种出的银耳单产更高,朵形更大,口感更软糯,品质更好,50公斤棉籽壳产银耳干品7.5kg,比木屑袋栽提高30%,每年可节省种耳杂木2万立方米,解决了菇林矛盾。

产业观察|福建最大库区移民县,靠什么“翻身”?

“中国·古田食用菌博物馆”展出的古田银耳。人民网 李唯一摄

至此,古田银耳基本完成了栽培技术的革新,并向品质化、规模化方向升级。曾经落后的山区小县一步步成为全国最大的银耳商品化生产基地。在宁德的经济总量还排在福建省末尾时,古田就有了不少“万元户”,如今更是连续20年成为宁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市第一。

库区移民靠“一朵菌”打赢了发展“翻身仗”,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敞。

走进“中国银耳第一村”的坂中村,青山绿水间,菇棚林立,蓝色光伏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个曾经的库区移民村早已重生。曾经的移民安置房也被整修成为“移民记忆馆”,铭记古田人民的奋斗历程。

“如今,我们村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从事银耳生产,年产银耳达两千多万袋。菇农通过管理菇棚,年纯利润可达20万元以上;村集体也通过土地租金分成实现了增收;光伏企业则通过发电获得了可观的收益。这种多赢的局面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古田县吉巷乡坂中村党支部书记高益清说。

坂中村的蜕变也是古田发展的缩影。2023年,古田食用菌全产业链总产值255亿元,银耳产量占全国90%以上。“5678”发展格局逐步成型,涉农贷款50%用于食用菌产业、农民现金收入60%来自食用菌产业、农业人口中70%家庭从事食用菌产供销、农业总产值80%来自食用菌产业。

眼下,古田县建有全国银耳标准化工作组、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两个官方科研服务机构,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和民营科研所达32家。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以银耳为代表的食用菌产业让古田迸发生机与活力。”今年5月,在福建省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现场会上,古田县委书记张成慧分享了古田的“致富经”,“‘又美又甜 快来古田’的文旅宣传口号持续打响,逐步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30 17: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靠“一朵菇”,福建这个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0年全市第一
...水口水电站再度选址古田,古田也因此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库区移民县。随着库区水面漫过古田旧县城和良田,库区移民需要另谋生路。俗话说: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古田人发现,水汽氤氲的库
2024-04-18 17:46:00
福建古田:“美丽经济”促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面,清香宜人。第三届宁德市古田县际面村桃花节暨润泽库区移民“村晚”活动启动仪式。吴允杰 摄凭春为信,以桃为媒,第三届宁德市古田县际面村桃花节暨润泽库区移民“村晚”活动27日在
2024-03-27 16:09:00
藏粮于“菌”,“中国食用菌之都”如何“求解”?
...计划项目古田溪水电站、“七五”计划项目水口水电站的库区都有在古田境内,两次水电站建设,古田县累计移民和需要移民6.3万人,淹没村庄69个。这个山区县也就成了福建省最大的库区移
2024-11-29 14:32:00
点“菌”成金的中国智慧
...链的诞生,更是这背后造福人类的中国智慧。以菌立县,库区“逆袭”说古田是被银耳改变命运的县城,并不夸张。山多地少,两建大型水电站,30年内移民6.3万人,古田,曾是福建最大的库
2024-12-10 08:38:00
当文旅“追风者” 福建省古田县以创新破题
...,就不得不提“一朵菇”。宁德市古田县曾是福建省最大库区移民县,从平坦开阔的旧城搬到了山地丘陵间,慧眼识“菌”的古田人民另辟蹊径,走上了“以菌立县”的创业路——如今,全国超过九
2025-05-18 09:22:00
古田:以“菌”立县  走出乡村振兴共富路
...了现代农业的和谐共生之美。坂中村靠山面湖,是典型的库区移民村。如今,九成以上村民从事银耳生产,年产银耳达2000多万袋,村民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一变化,得益于坂中村谋定“中
2024-05-27 09:57:00
绿水青山,绘出福建古田的文旅底色
...美、游客集聚,处处是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曾经的库区移民县,正朝着生态优先、文旅融合的方向,让产业更强、乡村更美、百姓更富,走好闽东特色乡村振兴之路。随着翠屏湖保护开发“快
2025-05-17 08:56:00
“日子红火,生意爆满” 福建三明让更多移民群众吃上生态“旅游饭”
本文转自:人民网三明市是福建省库区大市,各类库区搬迁移民达16万多人,移民人数居福建省之首。据了解,截至目前,三明市累计建成12个省级后扶示范区。各示范区以项目带动为抓手,着力增
2023-11-29 17:27:00
产业观察|让银耳种得好也卖得好,福建古田这样“上新”
...批次现场测产,对着菇房内疏密有致的新品种袋栽银耳,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院长、教授孙淑静不禁发出感慨。从传统低效的种植技术,到袋栽培育、智能菇房,以及套袋、进料、扎口
2024-12-01 13:33: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通讯员 亓磊马聪 为净化泉头村文化环境,提升村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10月7日,正值国庆假期,西张庄镇泉头村以“扫黄打非扬正气文明新风润人心”为主题
2025-10-09 18:13:00
鲁医健康说|读懂老年人的“情绪信号”,心理支持需多方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4:00
10月7日,在山东冀鲁边乡村振兴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3台大型烘干机开足马力运转。经过10个小时的作业,玉米水分从40%以上降至18%左右
2025-10-09 18:15:00
通讯员 吴俊 马聪 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预防犯罪防线,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近日,西张庄镇东白沙村组织开展“关爱未成年人
2025-10-09 18:15:00
河北新闻网讯(张强、王育民)据唐山市商务局信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唐山市消费市场延续火热态势。对16家大中型重点零售
2025-10-09 18:18: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丁楚风鸡排哥成了“现象级”,从景德镇的街头走到全国的舆论中央,仅仅用了半个月。这位二十年如一日守在校门口炸鸡排的摊贩
2025-10-09 18:19:00
“双节”不“打烊” 龙龙铁路武梅段(福建段)项目施工忙
东南网龙岩10月9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陈荣香 谢思棋 李亚鹏)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保工期。国庆中秋“双节”假期
2025-10-09 18:21:00
唐山能源集团开展“到访不遇用户”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
河北新闻网讯(马杰、王育民)双节期间,唐山能源集团开展燃气入户安检“到访不遇用户”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以“不漏一户、不留一患
2025-10-09 18:28:00
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圆满完成“双节”服务保障工作
国庆假期,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出租汽车市场专项治理行动。河北新闻网讯(师源、杨冶)国庆假期,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提前部署
2025-10-09 18:29:00
河北乐亭:缤纷文化活动点亮“双节”
图为广场上的地秧歌表演。侯亚婷摄河北新闻网讯(肖丹阳)“双节”期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河北省乐亭县开展了以“多彩金秋·魅力唐山”为主题的国庆
2025-10-09 18:30:00
唐山交通人“双节”坚守保畅通
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相关检查。河北新闻网讯(师源、杨冶)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唐山迎来出行高峰,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始终坚守岗位
2025-10-09 18:31:00
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下月举办 邀韩国作为主宾国
大皖新闻讯 10月9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大皖新闻记者在会上获悉,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11月15日在黄山市开幕
2025-10-09 18:38:00
2025年9月,西藏林芝市以“林芝文旅号”首航为契机,同步举办入境旅行商洽谈会,联动40余名来西欧、东北亚、东南亚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旅行商
2025-10-09 18:40: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电子印章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旨在加强电子印章规范管理
2025-10-09 18:40:00
随着国庆中秋长假的结束,长春机场迎来了返程客流高峰。“双节”假日期间,支队全体执法人员坚守岗位,周密部署,确保了机场场区秩序井然
2025-10-09 1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