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
吴衡(右)在采访
走进基层,但不走进生产建设一线,稿件总是会缺点儿生动;走进项目,但不走进工程建设者们,稿件总还是会少点真情。为什么年年要开展“新春走基层”?到底什么样的采访才叫真正的“走基层”?我在采访之余都会思考这两个问题。
就从这两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采访的感受来说,走进一线去看、去聊、去听、去感受,与在材料堆里找新闻完全是两种状态,采访对象的言语、动作甚至是表情,都会给记者带来新的灵感。当你跟采访对象如同朋友一般聊天,去了解、感受他的工作与生活,写出来的文字一定不是冷冰冰的数据和项目介绍能够替代的。如在郑蒲港新区紫江项目施工现场,去之前我已经做了很多功课,对稿件框架有了一定谋划,但是从最终成稿来看,我无论如何也预估不到“一位名叫‘平安’的安全员为安全‘护岗’16年”会成为这篇稿件的一部分甚至是整篇稿件最亮眼的部分。这可能就是“新春走基层”活动真正的价值所在——带给记者“意外之喜”和“点睛之笔”。
随着互联网与通信工具的不断发展,记者很容易被电话采访、网络信息、文件材料“惯出毛病”,如果记者沉入文山会海,写出来的稿件不接地气、毫无生机活力,便失去了新闻和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意义。作为一名年轻记者,每一次“新春走基层”的采访经历对我而言都弥足珍贵。我始终认为新闻工作者只有走进现场、沉到基层,用脚去探寻、用心去思考,才能真正挖掘出沾泥土、带露珠的新闻,才能真实记录下奋斗者们的足迹,才能在第一线触摸城市发展的脉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7 05: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