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邻里关系如何熟络?居民兴趣爱好怎么培养?社区应急课程、安全宣传怎么推进?在两江新区社区学院,一堂兴趣课就能解决!12月19日,两江新区“社区学院”建设暨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现代化研讨会在大竹林街道召开,与会人员分享了不少关于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好经验、好办法、好建议。

2022年11月,两江新区启动“社区学院"建设工作,在新区59个社区全面铺开,截至目前,已成立居民兴趣小组近1000个,开展各类公益兴趣活动7637余场,统筹师资750余名,参与群众约25万余人次。
据了解,“社区学院”作为两江新区建在社区群众身边、联系服务群众的开放式、共享式基层精神文化阵地和社会交流平台,以居民线上“点单”社区“接单”的方式,为辖区居民组织开设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满足大家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以大竹林街道龙竹苑社区为例,太极、柔力球、舞蹈、花艺、美妆……
社区学院12月份课程表安排得满满当当,课堂场地也不局限于室内,包括跳蹬河公园、小区羽毛球场等多个辖区公共场所。

“我们舞蹈团有五十几名队员,每次学新舞的时候都要找最大的活动室,大家才能‘施展开’!”龙竹苑社区学院欢乐健康舞蹈社团队长沈淑莲笑着说。自2018年退休后搬到大竹林街道,沈淑莲就开始自学舞蹈,丰富退休生活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5年前,在她的组织下成立了社区舞蹈队,至今活跃在各个展演现场,“自从去年成立欢乐健康舞蹈社团后,社区帮忙请了老师来上课,新疆舞、藏族舞……我们节目编排更精彩了,演出机会也更多了。偶尔在社区表演还会有儿子来帮妈妈问怎么加入我们,队伍也越来越壮大。”

当天在社区二楼,应急救护培训也在同步进行,实际上在社区学院课前五分钟,工作人员还会进行政策法规、反诈知识等宣传,切实打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兴趣小组‘小切口’解决了基层治理‘大问题’,未来要精准摸清居民需求单,定期优化课程设置”,“这就是家门口的精神乐园!希望在运行模式上能够打破街道地域界限,吸纳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社区学院让文艺工作有了落脚点,两江新区文化艺术发展联合会的成员们能成为就近社区学院的老师,也解决了文艺更好地为大众服务的问题,让很多文艺工作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各抒己见,纷纷表达出自己对社区学院建设的感想和未来发展建议。
会上,重庆日报·两江新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理论调研基地揭牌,为基层治理实践工作与理论创新融合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上游新闻记者 余小凤 钱波
编辑:王光建责编:孔令强 审核:宋岩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20 1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