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亲爱的土豆
□张燕峰
在我的家乡,至今流传着一句民谚:坝上三件宝——山药、莜面、大皮袄。这句话是说,在寒风凛冽的隆冬季节,山药、莜面和大皮袄是生活在坝上地区的人们抵御寒冷、熬过寒冬的三件必备之物。
山药,俗名土豆,是我家乡的特产,也是乡亲们一日三餐的重要食物。不仅是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即使是在物质丰富、菜肴丰盛的今天,谁家冬季如果不储存几百斤土豆,内心就不会踏实。土豆,以其丰富的营养、绵软的口感以及无与伦比的抗寒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因此,亲朋之间送礼也往往以土豆相赠。在他们看来,能有什么礼物比土豆更贴心、更实在呢?
土豆的吃法很多,热炒、凉拌、蒸煮都是美味。最浪漫、最美妙的,就是土豆可以摇身一变,作为餐后点心,来抚慰淘气孩子刁馋的嘴巴。我小时候,一立冬,家家户户就在室内支起铁炉取暖。晚饭之后,天已漆黑如墨,寒风呼啸,如同暴怒的野兽发出低沉的嘶吼。一家人坐在暖炕上,闲话家常。炉火熊熊,照亮了炉壁,也照亮了家人们的心情。每逢这时,大人们便格外慈祥,语气也分外轻柔。看看时间尚早,父亲便会从放置在堂屋的大缸里取几个土豆,煨在炉灰中。土豆在慢慢地烤着,父亲便天马行空地讲起了古老的故事:精卫填海、后羿射日,或者薛刚反唐、杨门女将……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母亲在灯下穿针引线、缝制棉衣。那一幕,是孩子们记忆中最温馨的画面,几十年后也不会相忘。
当父亲讲得口干舌燥的时候,低头啜饮一口茉莉花茶的时候,看见炉火已黯淡了下去,猛然一拍大腿,叫一声:“熟了!”心急的男孩按捺不住,猴急地跳下了炕,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就手拿炉钩在炉灰里扒拉起来。此时,土豆早已黑如焦炭。等稍微凉些,孩子的小手抓起土豆送到家人面前,爸爸一个,妈妈一个,妹妹一个,自己留一个。掰开一看,黝黑的外皮包裹的是云朵一般洁白美丽的灵魂,还喷着缕缕热气。忍着烫吃一口,啊!好面、好沙、好香!两三分钟的时间,一个土豆就进了肚,唇齿留香,暖胃暖心。一家人互相看一看,忍俊不禁,都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土豆外皮的黑都蹭到了脸上,爸爸和妈妈的鼻尖上有一小片,妹妹的上下嘴唇外边都染上了浓浓的黑,像长了一圈浓密的黑胡子。至于自己是什么模样,从爸爸妈妈笑得前仰后合,就知道是怎样的窘态了。
如有远客来访,土豆也一定是待客的首选。焖一锅土豆,熟后去皮打碎,与莜面混合,反复揉搓;直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融为一体。然后揪成大小相同的面剂子,再搓成鱼状,把山药鱼在笼屉上蒸熟,再配上蘑菇和羊肉一起炖成的汤料——蘑菇的清香、山药鱼的柔滑、羊肉的韧性,那绝对是天下一绝。
长大后,我到过许多地方;长城内外和大江南北,都留下了我漂泊的足迹。每当看见其他地方出产的土豆又小又水、口感极差,远不及我家乡的土豆好吃,一种淡淡的乡愁涌上心头,酸酸的,涩涩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