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历史真相:诸葛亮带兵入朝究竟是何居心?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07:25:00 来源:戏说三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泱泱华夏,5000年的文明古国,5000年来的朝代更迭。5000年的沧桑变化,那是每个中国人内心的记忆与牵挂。纵然时光变迁,中华民族精神的灵魂永远存在。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有人的默默无闻是厚积薄发,为了未来的一朝及第积蓄力量。患难中忧国忧民的坚守,那是此生最美的风景。

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临危受命,接过刘备赋予的国家大权。在辅佐刘禅的过程中,诸葛亮一直兢兢业业。然而当刘禅成年之后,为什么一向以忠臣著称的诸葛亮不愿意归还朝政呢?诸葛亮入宫面圣之时曾经带了上百名的士兵,他意欲何为呢?

历史真相:诸葛亮带兵入朝究竟是何居心?

临危受命

三国时期,三分天下,魏国、蜀国、吴国各自为营,相互之间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合作关系。关羽曾经率军在荆州地区作战,魏国无法抵抗来势汹汹的蜀国军队,节节败退。正当蜀国军队决定一鼓作气攻陷魏国军队的时候,原本与蜀国合作的吴国临阵倒戈,与魏国相互勾结偷袭蜀国的后方,蜀国军队没有防备,遂紧急撤离。

在撤退的过程中,蜀国军队镇守后方的将军突然叛变,一时之间,蜀国遭受敌人的前后夹击,原本大好的形势被逆转。将军关羽极力反抗,却终究寡不敌众,被敌人捉住。关羽誓不投降,最终命丧敌人之手。

刘备看到自己最珍惜的大将丧命十分痛心,不仅如此,蜀国的荆州地区被魏国掠夺,刘备仅仅在一夜之间人财两空。刘备亲自率领军队讨伐吴国,想要洗刷自己因为吴国叛变而损失惨重的耻辱。

然而天不遂人愿,在与吴国的交战过程中,蜀国的军队因为长期作战已经疲惫不堪,不久之后就败下阵来。蜀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刘备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带着自己的手下仓皇逃跑。

历史真相:诸葛亮带兵入朝究竟是何居心?

魏国与吴国已然联手,蜀国的局势已经岌岌可危,刘备日夜忧愁,最终卧床不起。奄奄一息之际,刘备急召诸葛亮来到身边,将蜀国的国家大权以及自己年幼的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刘备最擅长收买人心,一句君可自取让诸葛亮死心塌地地为蜀国以及刘禅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议论纷纷

掌握了蜀国大权之后,刘备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于是不敢有一刻的放松。他用自己毕生所学教育刘禅,与此同时,在朝廷上对皇帝位置虎视眈眈的人面前,诸葛亮尽力维持着刘禅的威信。诸葛亮带兵打仗临行之前依旧写下《出师表》,字里行间都是对刘禅的谆谆诱导以及对蜀国目前局势的担忧。

如此忠心耿耿的一个人,后人却对他多有误解。人们常说诸葛亮一直手握着蜀国的大权,因此刘禅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刘禅年龄尚小无法管理朝政的时候诸葛亮的这种行为可以理解,然而在刘禅成年之后他依旧不肯归还政权,恐怕是在权力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历史真相:诸葛亮带兵入朝究竟是何居心?

其实诸葛亮从未改变,他依旧为了自己的国家忧心忡忡,永远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诸葛亮并非没有考虑过归还刘禅总领朝廷的政治权利,然而现实情况却让诸葛亮不敢轻易行动。彼时的蜀国因为连年的战争元气大伤,在三个国家中处于弱势地位。

魏国与吴国一直在暗处等待着机会将蜀国一举歼灭。诸葛亮的威名赫然在外,他掌握着国家大权其他两个敌国便不敢轻举妄动,然而一旦刘禅掌握了整个国家,能力不足的他必然无法担当这样的重任。

蜀国的国内形势一直十分复杂,朝廷之内党派林立,各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利益。刘禅虽然是皇室正统血脉,但是能力十分有限,朝廷上居心叵测之人一直尝试着控制刘禅,进而得到整个国家的权利。诸葛亮作为朝廷元老级的人物不怒自威,即便蜀国的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却依旧不敢明目张胆。

历史真相:诸葛亮带兵入朝究竟是何居心?

蜀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复杂形势,聪明如诸葛亮都需要谨小慎微,在前行一步之前思虑再三,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刘禅刚刚成年,对国家的形势认识并不成熟,自身的统治能力也十分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根本无法放心归还蜀国所有的政权。

尽管诸葛亮依旧手握政治权利,但是他从未产生过自立为王的想法。从刘备将蜀国以及刘禅交给诸葛亮之后,他就已经将自己所有的爱与教诲给了刘禅。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忠臣,是整个蜀国的英雄。

诸葛亮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刘禅可以独当一面,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王者。那时候诸葛亮便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手中的权力还给刘禅,整个国家的重任也就此转移。诸葛亮是无比遗憾的,他在刘禅成长之前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并没有看到自己理想中那个蒸蒸日上的蜀国。

历史真相:诸葛亮带兵入朝究竟是何居心?

谣言中伤

历史记载:诏温依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诸葛亮曾经带着上百名的士兵大摇大摆地进了朝堂,不仅如此,这些士兵各个都配备有武器,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样子。人们纷纷谴责诸葛亮恃宠而骄的行为,带士兵以及武器走上朝廷是大忌,这不仅违背了作为一个臣子的本分,更让皇帝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一向以忠诚著称的诸葛亮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人们对历史资料的记载有着很深的误解,诏温依诸葛亮故事中省略了主语,而主语就是皇上。原句的意思是皇上下诏给予桓温诸葛亮,桓温带领军队是皇帝允许的,而诸葛亮带领军队同样也是朝廷的赏赐。

历史真相:诸葛亮带兵入朝究竟是何居心?

在那个杀伐果断的战争时期,军队与武器是权力的象征。诸葛亮对朝廷忠心耿耿,自然受到了皇帝的封赏,而他在上朝的时候带领的士兵以及兵器就是皇上对他的赏赐,皇帝已然应允,诸葛亮又何来目中无人、居心叵测一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是蜀国的英雄,更是浩瀚的历史海洋中无法抹去的身影,乱世枭雄,那是我们的共同记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诸葛亮想当皇帝?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大的笑话,大家都知道他一心为主,辅佐刘备打下天下,最终拼下三国鼎立的局面,即使在刘备死后也是一心辅佐阿斗刘禅。这样一个忠心为主、一心为国的忠心人物
2023-08-25 15:19:00
我们都知道,诸葛亮的名声太好,几乎人人都知道他的大名,刘伯温挖墓,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声超越诸葛亮,刘伯温要证明自己比诸葛亮厉害,但诸葛亮的墓埋在哪里?一直也没有人知道,诸葛亮的墓,
2024-06-23 06:33:00
诸葛亮与刘禅:一段充满争议与真相的历史
...来越多人开始质疑丞相,现在还有人洗白刘禅,说是因为诸葛亮主张军政大权然后导致了刘禅无所作为,而刘禅的投降是为了蜀汉的百姓考虑。并且还说是因为诸葛亮一味的北伐导致了蜀国国力空虚
2023-11-03 15:23:00
三国中的三绝: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真相真的如此吗
...国志法》中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三国中有三绝,即: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那么,这三绝的说法与真实历史中的人物相符吗?谁最相符,谁最离谱儿?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一下。智绝
2023-05-15 16:22:00
揭秘李严:在刘备心中地位显赫,为何斗不过诸葛亮
刘备托孤诸葛亮,为何又垂青李严?这背后的玄机实则颇为微妙。世人猜测,刘备此举是牵制诸葛亮,然而,细品刘备临终之言,此说实则站不住脚。刘备驾崩前留下遗嘱,托孤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辅
2024-04-22 06:12:00
诸葛亮与司马懿:空城计故事的真相
...实实,兵无常势。司马懿此时并未在关中战场但实际上,诸葛亮这次忽悠司马懿的空城计并没有发生。针对诸葛亮此次的北伐行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魏大将军曹真举众拒之”,没有提
2023-09-17 15:09:00
刘禅为何在诸葛亮死后查抄其家产?得知真相后,为何大怒摔杯子?
说到诸葛亮,可能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很忠诚。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他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五丈原。不过这些只是诸葛亮这人作为一个臣子尽忠尽责的一方面,实际上,他和刘禅之间的君臣
2025-04-18 19:19:00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的是《汉晋春秋》,被裴松之加在了注释中。这个记载说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而在《晋书》中,对这场战役的记载是司马懿打败了诸葛亮,并且攻拔诸葛亮的营
2023-01-19 16:23:00
马谡:蜀汉的骄傲与遗憾,揭秘挥泪斩马谡背后的历史真相
...事却是真。而时至今日,更是有不少人称若无马谡此人,诸葛亮必能一统三国,而刘备早在临终之际就已想除掉他了。刘备去世的时候,是公元223年,当时正好是在大败给孙权退守白帝城之后,
2024-05-01 13: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