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9 16:23:00 来源:戏说三国

卤城之战是一场众说纷纭的战役,造成这种结果的是因为历史记载的前后矛盾。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对这场战役没有记载。最初记载这个战役的是《汉晋春秋》,被裴松之加在了注释中。这个记载说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而在《晋书》中,对这场战役的记载是司马懿打败了诸葛亮,并且攻拔诸葛亮的营垒,诸葛亮退走。司马懿追击诸葛亮,击破诸葛亮的抵抗,俘斩了上万的蜀军。在《资治通鉴》中,采纳了《汉晋春秋》的说法,说诸葛亮获甲首三千。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一、卤城之战的真实性。

我们从这些互相矛盾的历史记载中,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卤城发生了战斗。不能肯定的是,战斗的结果究竟是诸葛亮胜利还是司马懿胜。不过,我们从这一仗的后果来看,这一仗应该是双方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大体打成了平手。

我们看这次诸葛亮北伐的记载,并没有任何人在撤退回来得到封赏的记录。如果诸葛亮在卤城之战中取得了那么巨大的战果,是不可能不对有功人员加以封赏的。不过,在《三国志》中,却有着这场战斗的蛛丝马迹。比如在《王平传》中,就有这场战斗的记录。既然这场战斗爆发过,蜀军又没有对这场战斗的表彰,那么这场战斗的战果就肯定没有《汉晋春秋》记载的那么辉煌。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而司马懿的战果也不可能像《晋书》中所说的那样。《晋书》中说司马懿打败诸葛亮,迫使诸葛亮撤退。而主要的战果是在追击中取得的,司马懿击破了诸葛亮的军队,俘斩了上万的蜀军。从历史的角度来说,这个战果也是不可能的。一是众所周知,魏军在诸葛亮北伐中最大的损失,就是张郃的战死。而这位曹魏的名将就是战死在这次对诸葛亮的追击中。张郃是这次追击战里曹魏的主将,连主将都战死的战斗,怎么可能会击破对手呢?

二是诸葛亮的蜀军兵力有限,在诸葛亮时代,整个蜀军也不过才十二万军队。除了最后一次北伐,诸葛亮总是留下三分之一的兵力看家,自己只率领三分之二的兵力出征。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最多也只带了八万军队。如果诸葛亮在这一战中损失上万军队,那么对蜀军的打击将是十分沉重的。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街亭之战后,诸葛亮为了承担失败的责任,他主动自贬三等。如果这一次诸葛亮同样失败,他肯定会承担这个责任。可是我们在历史记载中根本没有发现类似的记载,因此我们可以确定,这场卤城之战确实发生过,不过战果对于双方都不是决定性的,对战争的结局不起任何作用。

二、卤城之战的大致经过。

卤城之战发生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率领八万蜀军从汉中进攻祁山。魏军坚守祁山、上邽、陇西等要点,并因为曹真身体有病,魏帝派司马懿前去接替曹真拒敌。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这次北伐中,诸葛亮并没有强攻祁山、上邽等曹魏的堡垒,而是围而不攻,企图与魏军主力在野外决战。因此,诸葛亮采取了一系列的机动作战,来吸引司马懿决战。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全军救援祁山的时候,便亲自率领三万军队攻打上邽,并抢割了上邽的麦子。

司马懿率领军队回救上邽,但是并不与诸葛亮交战。诸葛亮在收割完麦子后,又率军南撤,司马懿又再次尾随诸葛亮而行。在卤城附近,诸葛亮又回军求战,司马懿又退到山上,掘壕自守。在这种情况下,司马懿手下的将领都要求出战,司马懿见群情激奋,难以压抑,只得下令出击。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这一仗,司马懿分兵两路。自己率领一路魏军作为正兵,进攻诸葛亮的大营。张郃作为奇兵,进攻王平守卫的诸葛亮大营侧后的南围。在这场战斗中,张郃进攻的王平,坚守不动,使得张郃无法攻下南围。正面进攻的司马懿所部,也被诸葛亮派出魏延、高翔、吴班各领一支军队逆战,遭受了失败。司马懿率领败军回营坚守不出,张郃也无功而返。

卤城之战虽然被一些人说得神乎其神,其实从头到尾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的斗法。诸葛亮是希望在野战中消灭司马懿,而司马懿则是坚持紧跟诸葛亮,不与诸葛亮决战的策略。这是因为诸葛亮的最根本的弱点在他的后勤补给方面。如果司马懿死死抓住诸葛亮的弱点,当诸葛亮的粮草不济撤军的时候,对他进行追击,那么就能够获得胜利。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在当时,诸葛亮实际上是处于司马懿的包围之中。他的背后有魏军坚守的祁山堡,威胁着诸葛亮的后路,使得诸葛亮的后勤运输遭受严重的威胁。当面又有司马懿的大军压制,如果稍有差错,就大祸临头。在这种态势下,诸葛亮要和司马懿决战,实际上是担负着极大的风险的。司马懿就是看到了这一点,始终保持着尾随不战的态势,使得诸葛亮求战不得,进退两难。如果始终保持这种态势,诸葛亮的处境是十分困难的。

诸葛亮为此采取了逼迫司马懿速战速决的策略。在部下的逼迫下,刚刚得到军权,没有得到全军信任的司马懿,只得违背自己的意愿与诸葛亮作战。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场卤城之战中,司马懿是留了后手的。他的正面出击并没有用全力,而是牵制诸葛亮的兵力,掩护张郃对王平的攻击。如果张郃得手,那么诸葛亮的后路被切断,将会危在旦夕。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可是张郃的攻击没有得手,司马懿便撤回了大营。诸葛亮在这场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但是并没有取得他想要的战果。因为诸葛亮既没有能够给司马懿的主力沉重打击,攻下司马懿的大营。同时,诸葛亮也不能对孤军深入的张郃进行反击,任其撤退,从此就能够知道这场战斗的结果了。

经过这场卤城之战后,司马懿继续他的坚守战略。处于司马懿半包围态势下的诸葛亮,因为粮草供应困难,最终不得不撤退。司马懿为了实现他追击取胜的策略,不顾张郃的反对,派张郃追击。张郃在木门中了诸葛亮的埋伏,中箭身亡,诸葛亮也顺利的撤回了汉中。至此,诸葛亮的第四次北伐结束。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三、卤城之战的后果。

卤城之战是诸葛亮和司马懿在历史上第一次直接交锋。在此战前,双方互相斗智斗勇,进行了多次战术上的机动。虽然双方没有交手,可是在战略战术上两人已经进行了交锋。这一切斗法的效果,都在卤城之战中得到了体现。

诸葛亮是采取以机动作战的战术,调动司马懿,寻求在野外决战。同时,也兼顾自己的粮草供应的困难,抢收对方的小麦,补充军粮。而司马懿则抓住诸葛亮的粮草供应困难的弱点,始终对诸葛亮步步紧逼,限制诸葛亮的行动,但是又不和诸葛亮决战。这样,司马懿就始终给诸葛亮施加着压力,使得诸葛亮背负着后勤的重担,最终因为粮草不济而撤军。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诸葛亮采取的是以攻为守的战略,司马懿采取的是以守为攻的战略,而在战术上双方又翻了过来,诸葛亮是以守为攻,司马懿是以攻为守。诸葛亮对司马懿一直进行着挑战,可是这是他在司马懿进攻态势下的防御举动。而司马懿在遇到诸葛亮的挑战时,就坚守不出,这是他采取以防守的手段,对诸葛亮施加压力,保持进攻的态势。

在双方的卤城之战中,诸葛亮采取的是以防守挫败对方的进攻,再加以反击的战术。而司马懿虽然采取的是进攻的战术,他实际上想要采取的是防御的效果。这样,司马懿在进攻诸葛亮的大营时,只是试探性的进攻,一旦形势不利,就马上撤了回来。这样,卤城之战就以虎头蛇尾的结果结束了。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不过,经过这一场战役,司马懿基本上对诸葛亮的战略战术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时,他也通过这一场战役,对自己的部下和军队的战斗力都有了认识。尤其是和诸葛亮的交手中,他确立了自己的战略战术。那就是坚守不战,等待诸葛亮的粮草耗尽撤退时再进行追击。同时,张郃在追击时中伏也给了司马懿深刻的印象。

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双方在卤城之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都被付诸实践。诸葛亮依旧采取曾经成功的机动作战,进占北原,偷袭阳遂。但是在对诸葛亮早有防范的魏军防守下,诸葛亮的机动作战都没能成功。司马懿坚持行之有效的战略,坚守不战,等待诸葛亮粮尽撤军。同时,在蜀军撤退的时候,司马懿汲取张郃的教训,谨小慎微。在蜀军摆出反击的姿态,马上撤军。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而诸葛亮则汲取了自己后勤困难的教训,在第五次北伐中,着重力量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先积蓄了三年的粮草,并且用木牛流马进行运输。诸葛亮还抓住司马懿坚守不战的特点,采取战场屯田。他将军队和当地百姓混杂在一起,在当地开荒种田,解决了粮草的供应问题。如果这样继续僵持下去,诸葛亮可能会逼司马懿改变策略,与自己决战。可惜的是,诸葛亮因为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没有完成自己的意愿。

结语:

卤城之战在历史上记载不一,但是这场战斗是确实存在的。不过不管这场战斗双方的胜负如何,都没有对战争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从各方面的文献资料来看,这场战斗应该是诸葛亮取得了胜利。不过由于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诸葛亮全军上下也没有进行封赏。

三国时期的卤城之战,历史记载中各不相同,真相到底是什么?

但是,这场战斗对诸葛亮和司马懿日后的战争,影响十分深远。他们两人都通过了这场战斗,对敌人的作战特点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将这些经验教训运用到了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去。在那次战役中,司马懿和诸葛亮经过多次交锋,最终遏制了诸葛亮的攻势,使得诸葛亮壮志未酬。这一切,未始不是卤城之战带来的结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9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中的三绝: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真相真的如此吗
...国志法》中给出了答案,他认为三国中有三绝,即: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那么,这三绝的说法与真实历史中的人物相符吗?谁最相符,谁最离谱儿?下面我们就来逐一分析一下。智绝
2023-05-15 16:22:00
刘备与蜀汉的建立:从三国演义看历史真相
...后,刘备成为了汉昭烈帝。刘备之所以能够三分天下,与诸葛亮有很大的关系,要不是当初三顾茅庐,没有诸葛亮的辅佐,恐怕刘备不会成为汉昭烈帝。刘备正是请出了诸葛亮这一惊天下之才,才有
2023-11-02 05:21:00
荆州风云:刘琮投降背后的策略与困境
...无条件投降。这究竟是一个懦弱的决定,还是别有深意?诸葛亮的策略建议又是如何影响了这一关键时刻的历史进程?刘表病逝后的权力继承之争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逝,权力的传递并非平顺。
2024-04-18 12:26:00
三国时期的杰出谋士与他们的贡献
...的智慧与谋略就成为各路势力最重要的法宝。刘备手下的诸葛亮,在历史上被传为一代谋圣,然而在当时的三国谋士之中,诸葛亮的能力并不突出,甚至还有许多谋士的能力要远远超过他。故事的真
2023-09-11 19:35:00
揭秘诸葛亮军事成就的真相
在唐代设立武庙时,把诸葛亮和白起、张良、韩信等人并列,成为了武庙十哲。很多人认为诸葛亮的军事成就没其他人那么出色,但是实际上诸葛亮军事成就不明显是因为蜀汉和魏国实力差距太大,而他
2024-03-09 12:58:00
苏轼的《念奴娇》歌颂的是周瑜,那么赤壁之战的真相是什么?
...娇》一词中,谈及石壁之战,全面都是在歌颂周瑜,而无诸葛亮。这与我们认识中的赤壁之战,有很大的区别。“借东风”“草船借箭”“火烧赤壁”,都是诸葛亮的功劳,为何没有歌颂他呢!其实
2023-06-27 14:46:00
邢道荣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历史真相
...战的竟是蜀军的军师陈孔明。他平静地回应道:“在下乃诸葛亮,当年在赤壁指挥战局,擒获曹操。你我之间,实力悬殊太甚,不如早日投降!”当听到诸葛亮夸大了自己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时,邢
2024-01-13 20:49:00
历史真相:诸葛亮带兵入朝究竟是何居心?
...难中忧国忧民的坚守,那是此生最美的风景。三国时期,诸葛亮曾经临危受命,接过刘备赋予的国家大权。在辅佐刘禅的过程中,诸葛亮一直兢兢业业。然而当刘禅成年之后,为什么一向以忠臣著称
2023-10-27 07:25:00
司马懿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还是撤军了?孔明:仲达真乃我知音
...大家奉为经典,而说到三国的风云人物,就不得不提一句诸葛亮,无论是史书还是文学作品中,诸葛亮此人都是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空城计则更是将诸葛亮的智谋展现到了极致,然而空城计虽然设
2023-09-13 14: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馆获捐88年前日机轰炸南京照片是侵华日军首次空袭南京的重要物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昨天,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通过网络展示了部分最新获捐的珍贵抗战文物史料
2025-08-16 09:21:00
我们的抗战|大青山祭:用生命搏突围,以忠魂铸丰碑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路董萌 岳致呈 李岩松 郭辰昊 陈晨初夏的费县,清风裹挟着草木的微香。登上686.2米的大青山
2025-08-16 11:03:00
血色丰碑|东北“小鲁迅”金伯阳与吉林的故事
金伯阳1907年出生原名金永绪,化名金赞文,别号“北杨”“白杨”大连旅顺铁山乡金家村人曾在大连中华工学会组织领导工人运动参与组织过1926年的“福纺”大罢工1931年12月金伯阳
2025-08-16 13:06: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浪浪山”上在吉林竟有个“古代亲戚”
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看了吗?让小妖们忙活刷洗的那尊鼎,在吉林竟然有个“古代亲戚”,那就是吉林省博物院的西周夔龙纹宝鼎,可比动画里的道具硬核多了
2025-08-16 14:09:00
光耀太行|左权外孙沙峰:我想对姥爷说……
大皖新闻讯 8月16日,在红星照耀中国·光耀太行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左权将军外孙沙峰来到现场。1942年5月25日
2025-08-16 17:14:00
齐鲁·菏评|探寻鲁西南乡村文化记忆
齐鲁·菏评,一档关注菏泽热点、聚焦市民冷暖、畅谈城市发展的时评栏目。欢迎您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起为菏泽发展发出您的最强音
2025-08-16 22:21: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高艺上 伦歆然 摄制
2025-08-16 23:03:00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 | 厦门受降地为何有两个?
第一次受降●时间:1945年9月28日●地点:鼓浪屿海滨旅社旧址(现鹿礁路2号)●厦门受降代表:海军少将李世甲、厦门要港司令刘德浦第二次受降●时间
2025-08-15 08:39: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⑩|青纱帐里的“阿庆嫂”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张海音 陈亚飞文案:张灵 刘杰 刘岚制作:齐媛媛 赵燕杰 马然 刘彤瑶鸣谢:中共容城县委组织部灵韵数字艺术工
2025-08-15 09:07:00
1966年上映的影片《地道战》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冀中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新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2025-08-15 09:42:00
河北日报讯(记者田恬)8月15日,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荣誉出品,河北影视集团有限公司等出品
2025-08-15 09:53:00
大禹文化②丨九州与德州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15 11:07:00
文学里的抗战·红旗谱三部曲丨烽烟淬笔绘红旗
梁斌。 散襄军供图盛夏,蠡县辛兴镇梁庄村。天空湛蓝如洗,干热的风裹着草木芬芳,拂过冀中平原。土地变得滚烫,像燃烧过一样
2025-08-15 11:19:00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分享一个热知识:《恭喜恭喜》不是拜年歌,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歌曲。
2025-08-15 11:20:00
文学里的抗战·平原枪声丨从未远去的“平原枪声”
抗战时期的李晓明。 肖张镇政府供图夏风,从平原上涌起,掠过无垠的青纱帐,晨曦里的肖张镇从酣睡中醒来。合上《平原枪声》最后一页
2025-08-15 1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