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孙贵平 河南省安阳县中医院中医内科
慢阻肺是一种不可逆气流受限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常有慢性咳嗽、积痰和喘憋等症状,部分患者病情加重则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中医认为慢肺阻属于肺胀、喘证等范畴,病情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久病咳喘等情况有关。患者肺脏和脾脏、肾脏等都有气虚的症状,导致机体不能正常输布津液,逐渐生成痰浊,气机壅塞,肺气上逆而造成上述症状,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一、慢阻肺的中医证型有哪些?
中医治疗慢阻肺主要是为患者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证型对症用药,强调为患者益气、养血和祛痰和调气等,采用适宜的中药汤方为患者疏散外邪和补益脾肺等,用药方案与患者的病情密切相关,下面对慢阻肺常见的中医证型作科普:
风热犯肺型:风热犯肺型慢阻肺患者主要处于急性发作初期,患者有阻塞性肺气肿,常因为自身外感风热而诱发疾病急性加重,咳嗽气促和喘逆胸闷等症状明显,尤其是出现咳痰不爽的情况,可见患者的痰黏稠,多数患者有恶风身热和头痛口渴等症状,部分患者有鼻流黄涕的情况,治疗时要注重为患者疏风清热和肃肺化痰,对患者风热之邪有效去除,调节患者的机体气机,改善患者脏腑功能。
痰热壅肺型:痰热壅肺型患者主要是急性发作期,如果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则可能有肺痈的情况,也就是产生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扩张,喘息胸闷和咳嗽气短等症状显著,痰液明显增多,质地黏腻,颜色黄,有咯吐不爽的情况,或者有明显的腥臭味,痰液中带有血迹,部分患者有口干和便秘的情况。若病情持续加重,则患者心烦失眠情况显著,逐渐乏力和懒言,治疗要注重为患者清热化痰和肃肺平喘,改善喘息、胸闷和咳嗽等不良症状。
痰湿蕴肺型:痰湿蕴肺型患者主要是病情急性发作后,咳喘症状比急性发作期减轻,但大多数患者会有痰液较多的症状,并由于痰液的聚积而出现咳嗽的症状,一般痰液咳出后咳嗽消失,多数患者有胸闷脘痞和呕恶纳呆的症状,对身体与精神造成消耗,使患者神疲体倦,大便溏,治疗时要注重为患者燥湿化痰和降逆止咳,用药重在增强患者的脾胃功能,有效辅助患者肺脏功能改善。
血瘀痰凝型:血瘀痰凝型患者主要是在缓解期,患者的主要情况为喘息气短和咳嗽,痰液有不同程度减少,但质地黏腻、咳出难,且患者口燥咽干的症状明显,唇色暗。病情持续消耗患者的身体,使患者形体持续消瘦。部分患者身热心烦症状明显,大都有失眠的情况。治疗时要注重为患者养阴清热、和血化痰,有效调和患者机体阴阳,改善机体气机。
气虚血瘀型:气虚血瘀型患者是稳定期常见的情况,患者有明显的喘息气短症状,且活动后症状更加明显,咳嗽且痰液多,身体素质差,容易感冒,气候气温变化会导致病情诱发,口唇颜色暗淡,脘痞纳呆的情况明显。治疗时要注重为患者益气活血,化痰平喘,使患者血瘀有效改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的身心状态稳定。
二、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方法介绍
慢阻肺中医治疗主要强调疏散外邪、活血祛瘀和化痰止咳等,用药帮助患者调节身体气机与血气,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减轻和稳定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患者的身体素质,下面对中医治疗慢阻肺的方法作介绍:
疏风清热、肃肺化痰:这种治法主要针对风热犯肺型慢阻肺患者,常用的汤方有桑菊饮、麻杏石甘汤等,考虑患者的病情给予加减治疗。桑菊饮是解表剂,源自《温病条辨》,主要功用是辛凉解表和疏风清热,兼以宣肺止咳;麻杏石甘汤是辛凉宣肺和清肺平喘的良方,源自《伤寒论》,针对外感风邪和邪热壅肺证等病情的疗效显著。医生一般会将上述两种汤方加减用药,包括桑叶、菊花和黄芩等中草药,可为患者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和燥湿解毒等。
清热化痰、肃肺平喘:这种治法主要针对痰热壅肺型慢阻肺患者,小陷胸汤、清气化痰汤为常用汤方。小陷胸汤源自《伤寒论》,对痰热互结之结胸证有良好的疗效,清热化痰和宽胸散结的作用显著;清气化痰汤源自《医方考》,理气止咳、去热化痰的功效明显。
燥湿化痰、降逆止咳:这种治法主要针对痰湿蕴肺型慢阻肺患者,平胃散和二陈汤、三子养亲汤为常用汤方,药用有苍术和陈皮、半夏以及厚朴、炒枳壳等,平胃散源自《简要济众方》,有良好的燥湿运脾和行气和胃效果;二陈汤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作用是祛痰,燥湿化痰的效果显著;三子养亲汤源自《皆效方》,温肺化痰和降气消食作用明显。
养阴清热、和血化痰:这种治法主要针对血瘀痰凝型慢阻肺患者,金水六君煎是常用汤方,源自《景岳全书·卷五十一》,常用药当归、丹皮和熟地、丹参、半夏、茯苓等,可为患者补血活血、润燥活络和镇咳祛痰、滋阴养血补虚等。
益气活血、化痰平喘:这种治法主要针对气虚血瘀型慢阻肺患者,六君子汤、玉屏风散是常用汤方,六君子汤源自《医学正传》,主要益气健脾和燥湿化痰;玉屏风散源自《究原方》,益气固表止汗的作用显著,常用药有党参、白术和黄芪、陈皮、防风等,党参能健脾益肺、益气养血,白术对脾胃功能的调理效果显著,黄芪可抗疲劳、增强免疫力,防风是祛风解表和除湿的良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