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钱江观潮丨黄杨木雕技艺传承人带着非遗追热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18 12:37:00 来源:杭州网

钱江观潮丨黄杨木雕技艺传承人带着非遗追热点

黄杨木雕技艺传承人叶小鹏主动拥抱潮流

带着非遗追热点

30万刀,是叶小鹏日常雕刻一件精品的用刀量。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氏黄杨木雕第六代主要传承人,从小跟着祖父闻着木香长大的叶小鹏,40余年来一直保持着“如饥似渴”的状态。数十年如一日的钻研,木雕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7月15日,在永嘉县三江街道工艺美术园华艺雕刻厂内,叶小鹏正在成列的黄杨木雕前,与团队的设计、销售人员,复盘近期的销售情况——新款产品“龙蛋宝宝”,增加了可拨动的“转运珠”,月均销量达5000个以上;中高考期间推出的“文昌星”,延续了追热点的步伐,月均销量也达5000个以上;在温州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直播基地开设的7个木雕直播账号,日销售额最高达15万元。

但前两年,叶小鹏的雕刻厂却远非这般火热景象,他一度发现,自己手里历经30万刀磨砺的黄杨木雕作品,竟有些卖不动了。

“这与大家认为非遗过时有关。”叶小鹏坦言,不少人对黄杨木雕还停留在充满年代感、远离时尚的“老古董”印象里。工艺精美的黄杨木雕除了用来收藏、欣赏,当个摆件,似乎就没有其他用处,受众面也在一点点缩小。

怎么办?主动出击去敲开年轻群体市场大门!然而,叶小鹏却吃了个“闭门羹”。

一次,叶小鹏带着几件黄杨木雕去参加全球规模最大、最专业的手办模型展Wonder Festival。现场,色彩丰富、形状各异的手办产品,有的是漫画跨界产品,有的则是对现有物品的二次创作表达,一下子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当叶小鹏将自己手中的黄杨木雕向来往的客商推介时,虽有人对精美的雕刻工艺感兴趣,但更多人觉得色彩单一。与场内吸睛的手办一对比,形象老气横秋、不够有趣、缺乏活力,鲜有人买单。

看着备受冷落的黄杨木雕,叶小鹏的内心很不是滋味:“抓不住大家的心,黄杨木雕就走不进千家万户。久而久之,谁还会认得这是黄杨木雕呢?”

尽管手办在年轻人中确实很受欢迎,但如何才能将非遗与当代年轻人的喜好结合起来?

“不如带着黄杨木雕追热点!”在叶小鹏看来,黄杨木雕不缺技艺精湛的匠人,只是缺乏懂营销的人,“会营销的人懂市场,如果能改变以往只顾埋头雕刻的状态,打通设计、生产、销售,主动接轨市场,黄杨木雕也能像手办一样有更多的打开方式。”

2023年,《雄狮少年》在日本上映,这让叶小鹏嗅到了商机。《雄狮少年》是国漫的优等生之一,而其中的醒狮同样是杰出非遗。叶小鹏立即与学生张伊翔商量,制作一款中国醒狮形象的黄杨木雕产品。

仅巴掌大小的醒狮头像,有着高高的额头,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眼珠以黑色琉璃念珠镶嵌,咧着大嘴巴,憨态可掬。为了增加趣味性,醒狮还增设了挂绳、铃铛,不仅能放在手里把玩,也能当作挂饰戴在身上。

在传统文化中,醒狮本就寓意着祥瑞和好运。销售团队还为其准备了年轻人喜欢的话术。“铃铛一响,黄金万两。”直播间内,一声声的吆喝,将醒狮卖出了圈,当月的销量就达6万个。

一时间,人们佩戴醒狮挂件的短视频在不少社交平台上传播。年轻人身体力行地当起了非遗传播者,向大家介绍:“这是黄杨木雕”。

如今,从作品到产品,在叶小鹏的不断尝试中,黄杨木雕有了新的活力,它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新的情感共鸣,“用年轻人的话来讲,就是有了情绪价值。”

而在拥抱潮流的路上,也有同行不理解,质疑已是国家级大师的叶小鹏为什么要做这些“自降身份”的事。

叶小鹏知道,改变的路虽然艰难,却必须有人迈出这一步。“只有卖得出去的东西才有传承。”叶小鹏说,“如果黄杨木雕没有市场、没有产业,曲高和寡,只会离群众越来越远。”

黄杨木雕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力量。叶小鹏除了工艺美术大师身份,还在温州商学院担任工艺美术课老师。如今,学生们根据温州南戏,设计出头大身小、活泼灵动的生旦净丑黄杨木雕,已颇受欢迎;他们还一起创建“纳芥子”设计团队,作品曾获浙江省诗路IP文创产品大赛等10来个比赛的奖项。

这位“木雕匠师”正和他年轻的伙伴们一起,用行动告诉更多人,黄杨木雕虽是传统非遗,但真的可以“潮”起来。

短评

时尚的非遗才能圈粉年轻人

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世代相传的智慧经验凝聚而成的核心工艺、技艺和艺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小鹏将黄杨木雕、大学老师、电商直播等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融合到了一起。

带着黄杨木雕追热点,改变传统形象呈现方式,用直播来推广产品宣传非遗。叶小鹏对于传承发展黄杨木雕产业的探索,让产品变得更具参与感和体验感,使黄杨木雕走进生活、融入时代,探索非遗创意经济新模式。

有人说,“品牌终将老去,而消费者永远年轻”。当下这场新中式的“文化东风”正吹向非遗,年轻人对文化消费的高涨热情,也将为非遗文创带来更大的拓展空间。我们相信,时尚的非遗将“圈粉”年轻人,撬动更大的市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8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代表性项目乐清黄杨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虞金顺的作品《鱼跃》亮相中国馆“万年赓续·翠叠江南”浙江历史经典产业展,吸引来自各国的参观者驻足观
2025-07-15 10:10:00
我们的节日·端午|乱针绣、黄杨木雕、戏曲表演……重庆沙坪坝区磁器口古镇非遗庆端午
...物街区,应月斋二胡传统制作技艺、刘氏根雕书法技艺、黄杨木雕刻技艺、磁器口陈昌银麻花、歌乐山林中乐辣子鸡、老铺子木锤酥等琳琅满目的非遗产品,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多体验非遗的选择。
2024-06-10 19:09:00
...大师、温州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叶小鹏联合工作室原创的黄杨木雕《齐天大圣》被反复提起,不少“悟空迷”纷纷下单,最高一天营业额达4万元。叶小鹏告诉记者,这尊黄杨木雕《齐天大圣》在今
2024-08-28 12:06:00
钱江观潮 | 传统竹编如何“撒欢”更广阔舞台
乌镇陈庄村,竹编之乡,钱利淮的工作室就在村口的竹林旁。5月21日,法国巴黎,第七届国际工艺创新双年展上,钱利淮的参展作品 《江山》获各方好评。乌镇竹编省级非遗传承人 钱利淮:很多
2025-06-09 21:29:00
林金仁更忙了。他在新昌县镜岭镇外婆坑村当了33年村党支部书记,去年刚刚退休。按说,退休了就该清闲了,这位年近七旬的老支书在忙些啥呢?他开始坐进直播间,给村里的玉米饼、茶叶带货;他
2024-07-07 15:12:00
钱江潮声依旧,你心是否澎湃如昨?
本文转自:嘉兴日报每年中秋前后,观潮之风最是兴盛。今年的观潮节遇上国庆假期,不少游客挥舞国旗前来观潮。 不少小朋友在学完《观潮》这篇课文后,便对课本上描写的钱江潮念念不忘,来到
2023-10-09 06:55:00
宋庄艺术区•户外美术馆计划2024-工作室雕塑大展开幕
...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著名雕塑家盛杨先生。现为黄杨木雕第八代传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高级环境艺术师、亚洲现代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
2025-02-12 11:53:00
钱江观潮丨“00后”西湖龙井制茶师探索新茶经
“00后”西湖龙井制茶师探索新茶经要守艺更要弄潮7月的龙坞茶镇,暑气渐浓,夏蝉躁动。高温下的茶村,不见仲春时节的繁忙,但入村百米,一个250平方米的作坊里,却比骄阳似火的室外,更
2024-07-12 15:16:00
钱江海宁观潮节9月27日开幕
...无,又到了一年中最适合追大潮的时节。今年的钱江海宁观潮节将于9月27日至10月6日举行。值得一提的是,正在建设中的杭州机场高铁途经浙江省桐乡市、海宁市,新设的海宁观潮站就位于
2023-09-18 00: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网友留言板|长春“人民咖啡馆”改名降价 咖啡跌破20元
近日,针对网友的建议,全国多家“人民咖啡馆”更改名字。对此,长春的一些网友向中国吉林网咨询,长春的“人民咖啡馆”名字有变化么
2025-11-09 16:12:00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2月份,黄山市举行2025超级“黄白游”活动,在12月1日—31日期间,黄山风景区、齐云山景区
2025-11-08 08:43:00
“去年我家装修房子把暖气片拆了没用暖,物业还是让我全额交了暖气费;物业经理说今年可以帮我提前申报停热,结果没办成。没用暖却要缴费
2025-11-08 08:44:00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初心如磐映大爱 二十余载践担当
鲁网11月7日讯杨洪兰,女,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村民。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提起老党员杨洪兰的名字
2025-11-08 0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