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钱江观潮丨“00后”西湖龙井制茶师探索新茶经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12 15:16:00 来源:杭州网

钱江观潮丨“00后”西湖龙井制茶师探索新茶经

“00后”西湖龙井制茶师探索新茶经

要守艺更要弄潮

7月的龙坞茶镇,暑气渐浓,夏蝉躁动。高温下的茶村,不见仲春时节的繁忙,但入村百米,一个250平方米的作坊里,却比骄阳似火的室外,更热上几分。

作坊的正中央是一口炒锅,一位身高一米八、穿着绿色布衫的青年,正抓起一把鲜茶,用手掌不断地在炒锅里翻炒揉制,青叶一边来回翻滚,一边噼啪作响。每隔一分钟,他都会用毛巾擦拭掉凝结在鼻尖和下巴上的汗珠。手中不停,口中也不断抛出“干货”:“炒茶主要是找手感、磨细节,茶叶要保持一定的黏度,不能太干,这样炒出来的茶叶,叶色才鲜活。”

他的身边围着30多名“茶研班”的学生,身前竖着一个三脚架,固定在前端的手机正在直播,在镜头的另一端,几千名网友正在围观这场“炒茶课”。

这位把“炒茶课”搬上直播间的“00后”,就是22岁的张艺乘。作为西湖区转塘街道的新茶人,今年3月以来,他连开30场“西湖龙井茶研班”,座无虚席。

“其实我是‘i人’(网络语,即性格内向),为了课堂效果,也是拼了。”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张艺乘笑着说,“今天只是演示,算不上热。到杀青的时候,锅里的温度基本上要在200℃左右,整个炒茶作坊的温度要到42℃左右。”

关于温热的感知,在过去的6年里,是张艺乘用自己的双手体会出来的。

2018年,他与母亲搬到了龙坞这片“万担茶乡”,入眼都是绵延起伏、层层叠叠的茶山。在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制茶,“刚搬来村子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就可以闻到淡淡的茶叶清香。”他常常站在炒茶锅前,看炒茶看得入迷。那片龙井茶叶,渐渐地种进了张艺乘的心里,“妈妈鼓励我,想干就去试试。”

于是,他带着拜师礼登门,找到了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樊生华。

刚开始,樊生华觉得这小伙子细皮嫩肉的,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可看似稚嫩的张艺乘,硬生生在炒茶锅前,站足了6年。一双“更适合弹钢琴”的手,如今练出了一层茧。

“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张艺乘伸出了他的手:手指关节粗大,手掌上老茧遍布。在炒茶季,这双手会变得更黑更粗糙,甚至还会起水泡,好比练了铁砂掌。“师父对我说过很多话,但有一句刻在我的心里:一片茶叶的进与退,就在这双手上见真章。”

2022年,张艺乘拿下西湖区炒茶王大赛新锐赛冠军,成为该赛事举办以来年龄最小的冠军获得者。空闲时,他常常漫步茶田间,细细思量行业的未来——作为浙江历史经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西湖龙井茶产量490吨,一产产值超过6亿元;“西湖龙井”品牌价值评估达82.64亿元,连续5年蝉联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而在主产地西湖区,1.66万亩茶园绵延,6000多户茶农世代以此为生。

“西湖龙井,早就解决了如何活下去的问题,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它活得更年轻。”张艺乘对网络上的一种观点很认同:文化的转段,源于年轻人是否还喜欢你。

“新茶人”带来的不只是技术手段的传承,更有眼光和格局的突破。张艺乘敏锐地感觉到,他的“战场”,不只在炒锅中,更在年轻人的心里。

去年大学毕业后,原本可以去知名茶企上个安稳班的他,选择了看起来艰难的路:创业。今年春茶季,张艺乘创办的一乘(杭州)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张了。

起初,龙坞茶镇的茶农看不懂,这个小伙为什么一口气在作坊摆开32口手工炒茶锅?直到春茶季结束,他们发现这些炒茶锅并没有歇下——张艺乘发起了“上春山、趣采茶”研学,他和师父樊生华共同授课,每堂课都有直播,“最初只有几个人看,但很快观看人数直逼1万人。”

线下,年轻人纷至沓来,其中不乏来自新加坡、英国等地的境外游客。这让本已进入淡季的龙坞茶镇,又迎来了一波幸福的喧闹。“要让人们喜欢龙井,首先要让他们对它产生好奇心。”张艺乘说,接下来,他还会尝试将研学课开到更多的城市去,“让龙井走出去,被更多人看到。”

“人们总说,西湖龙井茶遭遇了成长的烦恼,但我更愿意将其理解为创意的缺乏。”在张艺乘看来,历史经典产业的继承和发展,一定要跟上时代的“版本更新”,“我是年轻人,本就更懂年轻人。要顺应他们的消费需求,西湖龙井茶才能褪去身上的‘中年’标签。”

张艺乘的“实验”,首先从味觉曲线开始。他注意到现在的年轻人对饮品的需求,逐渐向口感、健康和天然这些关键词靠拢。于是,他联合两位同学试水在茶中加入可食用的花卉,调配出茉莉龙井、桂花龙井等全新组合,花香、茶香融为一体,既拥抱了新味蕾,又符合新群体的消费习惯。调味原叶茶上市不到一周就反响爆棚,“创业两个月,我们的净利润达30万元。”

年轻人喝茶,喝的往往不是味道,是审美和创意。张艺乘给龙井茶加了不少“跨界的小心思”,如茶叶盲盒系列,将不同的茶包,做成统一的包装,每天喝到什么茶,泡出来才知道。总之,要营造惊喜感、互动性。

在张艺乘的房间,一面墙画满了思维导图,这是他学茶初期的各种奇思妙想。这几年,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一一落地在实践中,他却更坐不住了。

“闹市区,排队最长的往往是奶茶店,这不是偶然。”瞄准新式茶饮后,张艺乘的电子票夹里,就多了许多来往各地的高铁票。有前往长沙、成都的,他会专程前往各式奶茶店,探一探市场风向;有前往福建、广州的,他正为打通新式茶饮上下游产业链做准备;空下来,他还调配出十多个新式茶的配方,青瓜龙井、甘蔗红茶、冷萃龙井……每每都让师父樊生华眼前一亮。

“艺乘早已经不是当年的青涩小伙了,现在的他已经是有想法也有办法的新茶人。”樊生华说,如今他也和徒弟一样,正在拥抱新变化。

让千年茶镇冒出新茶香,已是师徒俩的“共同奔赴”。

短评

让经典更年轻

经典来源于历史,更要着眼于未来,否则,经典不仅有可能流于平庸,甚至还会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在聚焦聚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特别点到了支持“历史经典产业塑造新辉煌”,用意深远。

如何“塑造新辉煌”,是茶叶等历史经典产业正面临的“时代考题”。而在龙坞茶镇,“张艺乘们”的成长,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

他们敢想敢做,甘愿做一名面朝泥土的“茶人”,反复打磨自己的技艺;他们天马行空,用新思路、新方法讲出产业的新故事,这都是弘扬历史经典急需的品质和力量。

让传统涌起新时代的浪花,需要一个让年轻人登台亮相的舞台。我们看到,作为西湖龙井茶主产区,目前西湖区茶产业相关技能人才共有1695人,其中“00后”就有236人。为培养茶产业全产业链人才,西湖区推出调饮师培训班、筹建新茶饮产业联盟——这将激励更多年轻人和张艺乘一样走上茶山,投身这一“叶”。

从来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思维。大胆起用年轻人,大力支持年轻人,把传统产业融进时代血脉,把价值基因激活,让老经典奔涌出新时尚,历经风雨洗礼的历史经典产业,才能真正地“火”起来、“传”起来、“潮”起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2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分至,春芽生。20日,在春分这天,浙江历史名茶“西湖龙井”“平水日铸”在杭州、绍兴的主产区双双开采,另两个浙江名茶的代表“径山茶”“安吉白茶”也由当地农业部门官宣,将分别于本
2024-03-21 08:49:00
“AI智能采茶工”采摘明前西湖龙井茶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3月26日,智能采茶机器人在龙井茶园内采摘新茶。近日,随着浙江杭州明前西湖龙井茶开采,多台具备AI视觉识别、机械臂采摘等功能的智能采茶机器人“上班”采新茶。(无
2024-03-27 07:44:00
浙江杭州:春季开茶祈福活动
3月15日,茶艺师在杭州龙井村举办的春季开茶祈福活动上冲泡第一批龙井新茶。3月15日,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的龙井村举办春季开茶祈福活动,茶农代表为村中长者献上一杯泡好的第
2023-03-16 14:33:00
西湖龙井茶“出世”在何年?
龙井茶 ↑视频自杭州西湖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兼具优良自然秉性和丰厚人文内涵的西湖龙井茶,是“人间天堂”杭州的标志性物产,以至当人们为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时,打出的也是“
2023-06-30 14:42:00
...见证茶产业链延长的多样可能性;在十八棵御茶园,千年龙井文化与现代茶园管理系统形成时空对话。本次活动搭建的“政府引导-科研支撑-企业联动”机制,正推动产业向“创新链、产业链、价
2025-05-23 06:18:00
杭州日报讯 西湖龙井又到上新时。从茶农到茶客,今年在关注明前茶产量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年轻人市场——好看又养生的调饮茶不断涌现,覆盖了年轻消费者主要的生活场景,拥抱轻养生、更健
2024-03-29 07:13:00
2025 西湖龙井春茶季启幕,以茶为媒解锁 “三茶” 统筹发展新活力
...。3月29日,杭州市西湖区龙坞茶镇浸润在氤氲茶香中,“龙井醒春 一遇千年”——2025西湖龙井春茶季如约而至。本次活动由西湖文旅集团、潮新闻主办,近年来,西湖区以"三茶"统筹
2025-03-29 19:00:00
...儿园举行。活动中,小伢儿带来了精彩舞蹈、诗歌朗诵、龙井寻根情景剧等茶文化主题表演,“爱茶家庭”带来了传统炒茶技艺等展示。西子湖幼儿园园长章莉说:“幼儿园自2021年被授予‘西
2024-04-22 06:17:00
...茶市渐回暖5月中旬左右普通春茶将大批量上市“龙年喝龙井”“春风十里,不如绿茶一杯”“一口下去便是春天的味道”……清明过后,济南茶叶市场春茶仍在热销。记者走访张庄路济南茶叶批发
2024-04-14 11: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
“人民必胜——中俄美术作品展”是中俄两国艺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两国人民友谊的生动体现
近日,“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在长春美术馆开展。俄罗斯圣彼得堡美术家协会主席
2025-10-07 13:33:00
假期走到尾声,不少外地游客开始陆续返程。特产店、文创店,成为很多人太原之行的最后一站。在感叹“不枉此行”之余,众多游客的旅行箱中
2025-10-07 19:15:00
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黔电铁军千里驰援粤区抗击台风保供电
10月6日,农历八月十五,正值中秋佳节。早上七时,南方电网兴义供电局大楼前已人影攒动。数十名抢险队员身着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
2025-10-08 00:24:00
国庆中秋假期 安庆海事及时救助3名患病船员
大皖新闻讯 国庆中秋假期,万家团圆之时,安庆海事始终坚守岗位,10月5日至6日,先后救助3名患病船员。10月5日凌晨
2025-10-07 23:30:0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前消息,该所科研团队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2025-10-07 19:49:00
外地游客在西安不慎遗失手机 在“好人”和民警帮助下很快找回
10月5日晚,外地游客撒某某正与女友在北院门风情街惬意游玩,享受着古城西安的独特魅力。然而,游玩途中的一时疏忽,让他不慎遗失随身携带的手机
2025-10-07 22:27:00
因“越狱”走红的扬州卡皮巴拉“豆包”结婚了!新郎来自福建
据现代快报,10月7日,扬州茱萸湾动物园里张灯结彩,网红卡皮巴拉“豆包”与“核桃”举办了浪漫的“豚豚婚礼”,游客送上玉米
2025-10-07 17: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