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商超饮料区亮起“红橙绿”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4 11: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青年报

上海试水含糖饮料“三色标识”

商超饮料区亮起“红橙绿”

最近,不少上海市民在超市发现,饮料区的货架上被贴上了红、橙、绿三色的标识,这正是上海试点运行的含糖饮料“分级”标识举措。

含糖饮料固然好喝,但消费者往往忽视了饮料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不经意间就糖分摄入过量了。为了提升市民健康意识,上海市疾控中心日前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含糖饮料调查项目。那么,一段时间试点下来效果如何?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被“触动”:不喝了!也有消费者建议,控糖是不是可以采取更加精细化举措?比方说将标识直接贴在饮料瓶上。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原因

上海试水含糖饮料“三色标识”

随着“0糖”饮料风靡市场,“控糖”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上海即将成为国内首个对含糖饮料设置健康提示的城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指出,在饮料制作过程中人工添加单糖(葡萄糖、果糖)或双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含糖量在5%以上(≥5g/100g)的饮料是含糖饮料。包括含糖的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等。该指南建议居民添加糖的摄入量,每人不超过50g/天,最好控制在25g/天以下。

《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年)实施方案》提出,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

为此,上海市疾控中心先行先试,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含糖饮料调查项目。旨在解决上海居民含糖饮料高摄入的营养健康问题,提升其选择健康饮品的能力,降低含糖饮料经常饮用率,推动居民养成更加健康的饮食习惯。上海市民看到的“红橙绿”标识就是本次《实施方案》的行动之一。同时向社会公开征求对《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的制作样式及设置规范 (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根据《征求意见稿》,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应用场景分为线上、线下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其中线下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包括预包装和现制现售含糖饮料场所。这意味着,奶茶店、咖啡店、餐厅、自动售卖机都纳入设置标识的范围。

《征求意见稿》表示,线上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应在电子菜单醒目位置设置红色、橙色、绿色三款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征求意见稿》正向公众征求意见中,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

现场

超市内挂起“红橙绿”提醒

红色标识建议“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橙色标识则提醒“每日添加糖少于25克”,而绿色标识则是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最近不少市民发现,这样的分色健康提示标识出现在了申城的大小商超便利店。

本周三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华山路703号的一家超市,这里的饮料货架旁挂上了一连串的“红橙绿”标识。它们虽然不直接标明饮料的含糖量,但时刻提醒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减少含糖饮料摄入。

记者看到,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分为红色、橙色和绿色三种类型,分别为“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红色标识)”“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橙色标识)”和“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绿色标识)”。

店内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这三色健康提示标识是由市疾控中心统一设计的,由区统一投放在试点便利店和商超饮料区货架上。红色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如果实在想喝,可以参考橙色标识提示,按照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添加糖摄入量少于25g,相当于大多数含糖饮料的半瓶。而绿色标识则是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帮助消费者购买饮料时参照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了解含糖量的标识,计算和规划每天的添加糖摄入量。这样的分色标识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注意,不少前来购买饮料的人仔细看了下标识,才开始选购饮料。

同时,记者从位于浦东的全家便利店(东建二店)了解到,这里则完成一轮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投放试验。通过问卷调查和比对超市张贴警示标识前后含糖饮料的销量方式,了解消费者是否减少了对含糖饮料的购买行为。

“希望这个标识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尽量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每日添加糖要小于25克,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店长胡以田告诉记者,分色标识可以唤起大家的减糖意识,而作为经营者,也一定要积极配合,参与到这一工作中去,尽一份社会的责任。

效果

含糖饮料不好卖了?

记者从这些试点商超了解到,该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并非干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示标识不针对任何具体饮料品牌,提示主要的意义和目的是以健康普及的方式引导消费者养成更为健康的购买行为。

那么,这些健康提示标识是否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呢?不少店员对记者表示,确实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控糖。和之前相比,含糖高的饮料没那么好卖了,大家都喜欢无糖或者低糖的。

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新悬挂的三色标识确实对他们产生不少“触动”。“不喝了!在选购饮品时,这些标识会提醒我,尽量多喝矿泉水。”市民张女士说,含糖饮料跟儿童龋齿和超重肥胖都是密切相关的,同时也会增加成人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所以现在全家人尽量少喝饮料,实在要喝也尽量喝少糖无糖的。

市民王小姐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标签之后,在选购饮料前她会特别看一下不同饮料的含糖成分。在她看来,每天稍微克制一点含糖量的摄入,少喝一点含糖的饮料,对自己的健康都是有帮助的。“也希望市面上的饮料能出现‘更天然的配料、更短的配料表’,让大家用更科学的方式控糖减糖。”

不过,也有个别市民表示,“这样的标识没啥用,因为通常都是上下班路上随手买瓶饮料,不会特意去看这些标签,控糖科普宣传要体现在市民生活中更多的细节上。”

[网友建议]

将来是不是可以

直接做在食品外包装上?

购买饮料前先关注一下饮料所含的糖分?上海即将成为国内首个对含糖饮料设置健康提示的城市,这让不少消费者拍手叫好。

2023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2023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报告》指出,2019年,包括糖尿病在内的4种主要慢性病导致了约3330万人死亡,相比2000年增加了28%。其中,糖尿病造成全球200万人死亡。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提高,患病人群也趋向年轻化。

目前,糖尿病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糖尿病还会伴发心血管疾病、心衰和肿瘤等多种疾病,是造成健康生命时间损失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对于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而言,都是巨大的负担。

过度摄糖、高能饮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膳食危险因素。要加强“治未病”前端重点防治工作,除了个人在日常饮食中自主规避高糖摄入外,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次上海疾控中心的“红橙绿”三色标识就是一次有益尝试。

针对此次尝试,多数消费者表示,分色标识一定程度上确实抑制了购买含糖饮料的意愿,“看到提示牌之后就会想放下。”

不过,也有消费者建议:“如果将标识标注在饮料瓶身上更合理,可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还有消费者则表示:“除了饮料,是不是市面上的奶茶、果汁也可以同样设置这样的标识,让控糖真正做到每个细节处。”

据介绍,此次项目的推行,是践行“三减三健”、推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有益尝试,切实帮助居民在消费购买环节,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健康的选择。采访中,无论是相关部门或是医学专家,都在期待更多地区采取精细化举措,推进类似“减糖”措施的落地见效,打通健康科普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06

最近,不少上海市民在超市发现,饮料区的货架上被贴上了红、橙、绿三色的标识,这正是上海试点运行的含糖饮料“分级”标识举措。

含糖饮料固然好喝,但消费者往往忽视了饮料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不经意间就糖分摄入过量了。为了提升市民健康意识,上海市疾控中心日前制定了《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试点应用及效果评估实施方案》,在全市159家试点商超及便利店开展含糖饮料调查项目。那么,一段时间试点下来效果如何?采访中,不少消费者表示:被“触动”:不喝了!也有消费者建议,控糖是不是可以采取更加精细化举措?比方说将标识直接贴在饮料瓶上。

青年报记者 顾金华

原因

上海试水含糖饮料“三色标识”

随着“0糖”饮料风靡市场,“控糖”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上海即将成为国内首个对含糖饮料设置健康提示的城市。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指出,在饮料制作过程中人工添加单糖(葡萄糖、果糖)或双糖(蔗糖、乳糖或麦芽糖),含糖量在5%以上(≥5g/100g)的饮料是含糖饮料。包括含糖的碳酸饮料、果蔬汁饮料、运动饮料、茶饮料、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咖啡饮料等。该指南建议居民添加糖的摄入量,每人不超过50g/天,最好控制在25g/天以下。

《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2019—2030年)实施方案》提出,广泛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

目前,糖尿病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糖尿病还会伴发心血管疾病、心衰和肿瘤等多种疾病,是造成健康生命时间损失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对于医疗卫生体系和社会而言,都是巨大的负担。

过度摄糖、高能饮食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膳食危险因素。要加强“治未病”前端重点防治工作,除了个人在日常饮食中自主规避高糖摄入外,政府和社会的积极引导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次上海疾控中心的“红橙绿”三色标识就是一次有益尝试。

针对此次尝试,多数消费者表示,分色标识一定程度上确实抑制了购买含糖饮料的意愿,“看到提示牌之后就会想放下。”

不过,也有消费者建议:“如果将标识标注在饮料瓶身上更合理,可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还有消费者则表示:“除了饮料,是不是市面上的奶茶、果汁也可以同样设置这样的标识,让控糖真正做到每个细节处。”

据介绍,此次项目的推行,是践行“三减三健”、推进健康生活方式的有益尝试,切实帮助居民在消费购买环节,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健康的选择。采访中,无论是相关部门或是医学专家,都在期待更多地区采取精细化举措,推进类似“减糖”措施的落地见效,打通健康科普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06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4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上海试水含糖饮料“分级”管理,三色标识你会看吗?看看吧
近日,上海市民在超市买饮料时发现,货架的饮料瓶上被贴上了红、橙、绿三色的标识,这是上海试点运行的含糖饮料“分级”标识举措。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含糖饮料健康
2023-10-09 20:53:00
饮料也分三六九等 上海饮料“分级”
饮料也分三六九等了?3月26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其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目前正在试行中。目前,共有4家企业参与“营养选择”标识试点,包括现制茶饮、饮料食品等,今
2024-03-26 15:37:00
对饮料进行分级标识,这个可以有
本文转自:中国质量报热点关注对饮料进行分级标识,这个可以有□胡立彪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饮料,许多人不知如何选择。近日,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根据饮
2024-04-10 08:57:00
解锁饮料们的“新身份”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我国首个饮料营养分级标识在上海试行——解锁饮料们的“新身份”作者:本报记者 颜维琦 本报通讯员 韩一铭《光明日报》( 2024年06月22日 07版)上海“营养
2024-06-22 03:19:00
饮料“分级”来了!万亿市场要洗牌?从A到D你选哪级?
饮料也分三六九等了?3月26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其研制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项目已启动,通过标注A、B、C、D四个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的糖、脂肪等成分的情
2024-03-27 13:51:00
无糖、低糖饮料到底含了多少糖?以后将明确分级!选购看这个标识
...食观念日益风行,“0糖”“0卡”“0脂肪”已经成为很多饮料的卖点。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呢?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启动“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指导居
2024-04-07 09:33:00
践行科学控糖,霸王茶姬推行茶饮首个“营养选择”标识
...由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参考国内外标准、考虑饮料营养成分分布及人群饮料摄入情况,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非糖甜味剂、饱和脂肪、反式脂肪的含量对饮料进行综合分级,分级从A到
2024-03-01 17:48:00
食品健康标识应更清晰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曾诗阳近来,上海一些超市的饮料货架上有了“红橙绿”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红色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标识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绿色标识指导市民看
2023-09-23 06:12:00
我国推出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健康饮料怎么选?
...中的糖是不是让你望而却步呢?日前,上海试行全国首个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根据饮料中“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非糖甜味剂”等4种成分含量,评定等级从高至低,标
2024-05-21 16:3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如何科学减重不伤身?代谢健康是核心!2025年十大减肥产品深度解析
在当今社会,“健康塑形”已然从一种个人选择,演变为一种深刻的文化现象和普遍的社会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背后,也催生了巨大的“健康焦虑”
2025-11-03 14:33:00
认识“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什么?
您可能听说过牙痛要命,但您能想象一种疼痛,如闪电划过脸颊、如刀割、如电击,让每一次微笑、每一次进食、甚至一阵微风都变成一场酷刑吗
2025-11-03 14:33:00
儿童DHA藻油推荐:客观解析诺特兰德等五款产品
在儿童营养补充领域,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因其对大脑和视觉发育的潜在作用而备受关注。面对市场上众多的DHA藻油产品,家长们往往希望了解产品的核心成分
2025-11-03 14:35:00
生诺泰:从“细胞根源”改写血糖管理逻辑——一款前沿控糖产品的全维解析
在全球范围内,血糖异常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健康杀手”。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25年数据,全球约5.37亿人患有糖尿病
2025-11-03 14:38:00
聚焦出生缺陷话题,达巢达精等品牌亮相河北省重点生殖会议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河北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医师分会、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传病防治专业委员会河北省数理医学学会、河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健康专业委员会联合年会暨河北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工作会议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5-11-03 15:47:00
澜之教育基金会“关爱生命健康科普专项基金”在京启动
2025年10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届中国EAP职场心身健康国际论坛上,由澜之教育基金会与健康中国50人论坛合作
2025-11-03 15:50:00
紫琪尔20周年:智慧科技成就女性健康之美
二十笃行,远“健”未来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廿载深耕,紫琪尔健康管理集团植根华夏大地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持续精研专业不断升级服务勇于探索创新矢志引领
2025-11-03 16:02:00
秋冬养肺正当时!济南南郊医院王言森教授提醒:肺结节人群需关注这些信号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走低、空气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对于肺结节人群而言,季节变化可能影响肺部健康状态,更需要科学管理
2025-11-03 17:02:00
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开展脑卒中科普义诊,守护居民脑健康
在第20个世界脑卒中日来临之际,为积极响应健康号召,提升居民对脑卒中的认知与防治意识,北京安贞医院吉林医院·长春市中心医院对外医疗服务部联合神经内科卒中中心
2025-11-03 18:13:00
冬季干眼高发!南昌普瑞眼科:用专业守护,让双眼告别“干”熬
当凛冽寒风席卷冬日,空气变得干燥刺骨,不少人的双眼也开始陷入“干”扰——眼干、眼涩、异物感如影随形,看屏幕久了更是酸胀刺痛
2025-11-03 18:16:00
无惧时光守护银龄,十一月启冬护视界!南昌普瑞白内障防治指南:让「飞白」为清晰护航
当十一月的寒风渐紧,落叶铺满路径,不少长辈的视界也随季节更迭悄然“褪色”——白内障如同蒙在镜头前的薄雾,让冬日的阳光失了锐利
2025-11-03 19:33:00
为什么你比别人更容易生病?哈佛研究揭示“免疫衰老”的真相与对策
您是否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曾经能够抵御风雨的身体,如今却频繁被感冒、过敏困扰,一旦生病便迁延难愈,精力也大不如前?当这些信号出现时
2025-11-03 19:33:00
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圆满收官
2025年11月1日,第七届中医药健康产业峰会暨新商业模式5.0发布会在上海元亨祥健康管理集团成功举办。商会代表、资深投资人
2025-11-03 19:35:00
淡化黑眼圈的眼霜哪个好?35一40岁好用的眼霜测评
根据《2025年眼周抗衰消费洞察报告》(国际皮肤科学联盟ISDA联合中国美容研究院发布),现代人眼周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2025-11-03 20:12:00
健康问太和|3D单孔腹腔镜技术引领肝脏手术进入“体表无痕”新时代
长期以来,一提到肝脏手术,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巨大的手术切口和漫长的恢复过程,心生畏惧。然而,随着一项被称为“黑科技”的3D单孔腹腔镜肝脏肿瘤切除术在临床成功应用
2025-11-03 21: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