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鲜食玉米收获,告别“人工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17 15:0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鲜食玉米收获,告别“人工掰”

机收让果穗损伤降至6%,茎秆同步粉碎收集,减少了人工投入

鲜食玉米收获,告别“人工掰”

鲜食玉米收获,告别“人工掰”

鲜食玉米低损伤穗茎兼收收获机正在田间作业。田间,农机手驾驶着鲜食玉米穗茎兼收机。随着农机前进,整株玉米被吞进割台。低损摘穗,茎秆粉碎、收集,在一台机器中同步进行。10月11日,目睹此情此景,来自省内各地的数十位种植户,不禁连声赞叹。

当天,在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召开了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收获现场观摩会。

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可以在保障玉米稳产的前提下,多收一季花生。并且花生秧是优质蛋白饲料,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能够达到优质饲草标准。“卖了鲜食玉米穗、鲜食花生果,加上玉米秸秆、花生秧,比单种普通玉米,每亩收入提高一倍!”农高区种植户付兆昌对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很认可,今年种了13亩。

然而,目前农机市场关于鲜食玉米的收获机具,多以收穗为主,不能兼收茎秆,而且对果穗的损伤较高。也因此,鲜食玉米的采收多靠人工掰。“为了省下工钱,今年收鲜食玉米,我们一家子齐上阵,掰了四五天。”付兆昌说。机收损伤大,人工费又高,种植户想扩种有顾虑。

农机结束作业后,农机手将粮箱内的果穗倒出,付兆昌与种植户们随机剥开几穗玉米,籽粒无损。“这台配套的农机,可将果穗损伤降至6%。而且,一小时收三五亩不是问题。”山东省农科院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研究院王少伟博士说。

在现场,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田间作业技术装备创新团队学术负责人、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周进说,“鲜食玉米低损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项目聚焦产业需求,融合柔性拨禾辅助喂入、螺旋辊与仿形摘穗板组合等多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低损摘穗的同时,将玉米茎秆切碎回收,收获效率高、果穗破损率低。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项目负责人邸志峰说,鲜食玉米低损伤穗茎兼收收获机综合性能优良。

——茎秆兼收。果穗经低损摘穗后统一收集在粮箱,玉米茎秆通过粉碎送入协同作业的转运车内,实现了玉米果穗与茎秆同步收获。

——低损摘穗。模拟果穗弧度,利用仿形摘穗板等,减少果穗在机收过程中因磕碰、挤压等产生的损伤。目前机收损伤已降至6%以内。

——高效除杂。茎秆粉碎、收集时,极易混入干枯草、尘土、沙石等杂质。机器利用各物料间形状、重量等特性不同,多级筛分,通过气流吹出杂质。

“这次观摩会的农机演示,解决了收获的难题,让我们明年扩种更有底气了。”付兆昌说。

此外,周进说,此次观摩会上的“鲜食玉米低损收获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盐碱地生态高值化分类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黄三角盐碱地配套专用农机装备研发与示范”等项目研发成果,有力支撑了盐碱地花生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推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7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内首台(套)高端鲜食玉米收获机在我省下线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科教前沿国内首台(套)高端鲜食玉米收获机在我省下线我国首台(套)重型铰接式鲜食玉米联合收获机。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本报讯(常醉 记者彭溢)近日,我国首台(套)重
2023-10-23 05:53:00
土龙村鲜食玉米收获忙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机械化采收效率高、成本低,破解了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困局——土龙村鲜食玉米收获忙本报记者 孙翠翠收获期短,人工抢收成本高,一直制约着我国鲜食玉米产业发展。9月
2023-09-14 02:06:00
沿河后坪鲜食玉米 串起“黄金产业链”
本文转自:铜仁日报销路广、需求旺沿河后坪鲜食玉米 串起“黄金产业链”本报讯(刘永伟) 时下,走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后坪乡水井村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片的鲜食玉米郁郁葱葱,
2024-05-22 11:09:00
重庆酉阳县:2.88万亩鲜食玉米串起种养循环“黄金链”
...河、桃花源、涂市、花田等13个乡镇(街道)推广建成了鲜食玉米产业基地2.88万亩,探索出了种养循环新模式,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选良种解难题鲜食玉米在酉阳有近10
2024-08-10 17:41:00
巴中南江:鲜食玉米老区出鞘 东西部协作硕果喜人
本文转自:人民网-四川频道“鲜食玉米口感香,棒子大,产量高。”7月10日,巴中市南江县八庙镇青宝村村民岳军表示,“以前玉米论斤头买,现在按个头买,每根5元到8元不等。”眼下正是鲜
2023-07-11 14:55:00
种鲜食玉米让亩产值翻倍
...)“原来一麦一豆,每亩产值只有2500元,现在种了黑糯鲜食玉米,两季产值超过5000元,亩产值直接翻倍。”近日,在宿州市埇桥区桃园镇举办的“玉米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与转化”现
2023-08-14 01:25:00
走进农科院·看科技力量②|玉米满仓 遍地金黄
...结合模式的推广具有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发展高附加值鲜食玉米生产 助力农民增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升级,不仅要“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因此,对鲜食玉米的品质
2023-01-03 17:41:00
2023年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大会暨第九届北京鲜食玉米节顺利召开
2023年京津冀鲜食玉米产业大会暨第九届北京鲜食玉米节,于7月18日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通州种业园科研基地召开。本届大会暨鲜食玉米节以“让优质鲜食玉米走进千家万户”为主题
2023-07-20 18:19:00
303个鲜食玉米大“选秀”
...食品报味甜还要渣少 软糯还要味香 耐热抗病产量高303个鲜食玉米大“选秀”看外观、品口感、尝味道……近日,2023浙江·长三角鲜食玉米新品种大会在东阳市举办。此次大会由浙江省
2023-06-30 09:33: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贵州老年大学教务处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近日,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2025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结果,贵州老年大学教务处荣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2025-11-15 19:18:00
从“咳咳咳”到“深呼吸”:儿童呼吸道的“守护指南”
儿童呼吸道健康是家长日常关注的重点,从轻微咳嗽到反复感染,这些“小毛病”常让家庭感到困扰。呼吸道作为人体与外界接触的第一道防线
2025-11-15 05:22:00
魔术师刘谦公开抗癌秘诀,全靠做好这件事!
大河网讯 11月11日,知名魔术师刘谦在节目中谈及自己的肺腺癌发生和治疗经历:中间抽空得了一次癌症,再抽空把它治好了。这话听着云淡风轻
2025-11-14 11:23:00
别让“甜蜜”成为负担,来看这份抗“糖”指南
大河网讯 如今,“控糖”已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健康话题,相关话题讨论度与互动量十分可观,从低糖饮食分享到控糖生活日记,各种内容刷屏社交平台
2025-11-14 14:58:00
66万吨!138%!粤海饲料前三季度战绩斐然,虾蟹料增长超20%!
在刚刚过去的10月,粤海饲料以优异的经营成绩,和“华东三角+东南亚枢纽”战略格局的成功构建,在水产饲料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5-11-14 15:08:00
中国中医科学院检测报告:CD4艾立克片——免疫提升的科学力证
在免疫调节领域,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融合始终是探索热点。其中,CD4艾立克片作为一款以传统药食同源成分为根基、现代细胞免疫技术为支撑的创新产品
2025-11-14 15:08:00
关节痛和老年痛不再是难题!关舒宝-复方塞隆胶囊的疗效揭秘
随着年龄的增长,关节疼痛、腰腿酸痛等问题逐渐困扰着很多中老年朋友。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群,关节痛、活动受限、麻木僵硬,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5-11-14 15:10:00
拒绝干燥和过敏!这份科学过冬手册请收好 扫码阅读手机版
摄影记者 吴涛秋冬一到,天干物燥,加上室内取暖供暖设备加持,很多小伙伴表示最近常觉得口干舌燥、莫名烦躁。那么在供暖季,有哪些事项需要我们注意呢
2025-11-14 15:54:00
主治医师何耀辉:融中西治糖尿病,仁心仁术解沉疴
在当代医学格局下,中西医结合正以其独特的优势,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成都双流甄养堂互联网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何耀辉
2025-11-14 16:58:00
只要防得好,幸福跑不了——津力达降低糖尿病发生风险41%
糖这个词乍一看就让人觉得幸福甜蜜,但当它组词成“糖尿病”时,却瞬间成为“健康公敌”、唯恐避之不及。2025年11月14 日
2025-11-14 16:59:00
深圳永福医院:血栓痔该如何预防
血栓痔属于外痔的一种,多因过食辛辣刺激食物、便秘、排便时用力过度、剧烈活动或用力咳嗽,抬举重物、粪便等而引发。临床症状表现为肛门肿胀
2025-11-14 21:21:00
久咳不愈,如何从根上调理?中医儿科有不一样的解题思路
鲁网11月14日讯为啥娃的咳嗽总反复?咳嗽起来老不好?如何才能从根上调理?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小儿咳嗽门诊,以“温和辨证
2025-11-14 17:33: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醒脑开窍”特色疗法治疗耳眩晕
耳眩晕:因内耳病变引发的眩晕。核心症状:旋转性眩晕,常伴随听力、平衡及自主神经相关表现。发作时多感觉自身或周围物体沿某一方向旋转
2025-11-14 11:28: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雷秀珍:夜晚为何多梦?揭秘梦境背后的健康暗示
深夜,有些人却总是在睡梦中辗转反侧,梦境连连。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一整晚的梦境仿佛播放了一部长篇电影,醒来时疲惫不堪
2025-11-14 10:57:00
东城中医医院刘玉荣医生:通鼻窍、健脾胃、扶正气,助您安稳度秋冬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较大,气温骤降时,呼吸道黏膜容易受到刺激,让防御功能减弱。特别是过去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面临复发的可能
2025-11-14 10: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