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赤水市石堡乡再生高粱丰收在望

类别: 发布时间:2025-10-22 18:07: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多彩贵州网讯 金秋时节,赤水市石堡乡红星村的田间地头,连片再生高粱穗粒饱满,渐渐由青绿转为红棕色。沉甸甸的穗头在秋风中轻轻摇曳,映出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赤水市石堡乡再生高粱丰收在望

赤水市石堡乡再生高粱丰收在望

种植大户袁应林站在田埂上,望着长势旺盛的第二季高粱,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期待。“第一季高粱已于7月底全部收割完毕,第二季经过约100天的生长期,预计11月初即可采收。”袁应林介绍,今年他种植的再生高粱面积约400亩,根据目前长势测算,第二季亩产预计在300至400斤之间。

赤水市石堡乡再生高粱丰收在望

再生高粱是指在头季高粱收割后,利用其秸秆基部休眠芽重新发苗、抽穗,实现“一次播种、两次收获”的高效种植模式。该模式不仅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有效提升了农户的综合收益。“头季收完,二季接着长,既节省了重新播种的成本,也减少了人工投入。”袁应林算了一笔效益账,“按照目前的长势,两季累加平均亩产预计可达900斤以上,效益较传统单季种植显著提升。”

赤水市石堡乡再生高粱丰收在望

近年来,石堡乡红星村立足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积极推广再生高粱种植技术,引导农户从传统单季种植向“一种两收”模式转型。通过集中培训、田间指导等方式,党员农技人员为种植户提供全周期技术服务,为再生高粱稳产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赤水市石堡乡再生高粱丰收在望

目前,红星村的再生高粱已全面进入灌浆后期,穗头低垂,籽粒饱满。微风过处,连绵的高粱地犹如红绿相间的波浪,勾勒出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赤水市石堡乡再生高粱丰收在望

据悉,再生高粱的推广种植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赤水市壮大高粱产业、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随着第二季采收期临近,红星村正积极组织人力、协调农机,全力做好收割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颗粒归仓。(王亚)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 信 姚 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0-2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金秋丰收季 赤水石堡乡的订单高粱兑现进行中
多彩贵州网讯 秋分时节,清晨6点的赤水市石堡乡凉风习习,红星村朝阳社区却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9月3日至9月6日,正是订单高粱收购的日子。红星村的村民们早早赶来,脸上洋溢着丰收
2025-09-08 23:18:00
赤水石堡乡:“酿酒第一车间”沸腾了!
... 竹都七月,热浪裹挟着浓烈的丰饶气息席卷广袤田野。赤水市石堡乡的山野间,一片望不到边际的赤红“火海”奔涌起伏,沉甸甸的高粱穗深深俯首,勾勒出一幅壮丽的产业“丰”景图。470户
2025-07-31 19:48:00
赤水石堡乡新农人带乡亲种出“金南瓜”
多彩贵州网讯 竹都赤水,骄阳如金,灼烤着赤水市石堡乡的山野。在大滩村南瓜地里,草叶间蜜本南瓜丰硕如藏宝。汗珠滚下谢远森黝黑的脸颊,砸在泥土上。他和家人手脚麻利地将满地“金元宝”装
2025-08-11 22:50:00
赤水:一种两收!再生高粱助力农民增收
连日来,在赤水市长期镇高粱种植基地,种植户收割、整理晾晒再生高粱,收二茬高粱可以增收4000元左右。 据悉,再生高粱就是在头季成熟收获后,利用头季高粱茎节上休眠芽萌发力强的
2024-11-02 01:11:00
秋深粮满:赤水市长期镇的丰收图景
多彩贵州网讯 深秋时节,阳光也添了几分金贵。在赤水市长期镇,农人们常说“这两天的太阳要贵一点儿”,这句朴实的话语,藏着老庄稼人对农时的精准把握——抢晴天、夺丰收,每一缕阳光都金贵
2025-10-29 22:45:00
看赤水市石堡乡“十哈”行动如何擦亮幸福小院
...彩贵州网讯 一场夏雨刚过,空气里还裹着点闷热。走进赤水市石堡乡益群村村民周德明家的小院,湿润的泥土气混着黄角兰的清香。院旁的高粱绿油油挺立,各色花草透着生机。院子中央,几张小
2025-06-26 20:38:00
贵州赤水:“订单高粱”映红富民路
本文转自:新华网8月8日,在赤水市复兴镇凯旋村,村民在收割高粱。近日,贵州省赤水市种植的高粱喜获丰收,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采收、晾晒高粱。近年来,赤水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驻
2023-08-09 09:23:00
赤水2万亩“订单高粱”开秤收购 丰收喜悦满田间
多彩贵州网讯 初秋时节,赤水市的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气息。饱满的高粱穗压弯枝头,“订单高粱”正式开秤收购。在标准化流程保障下,农户售粮便捷高效,产业发展的效益持续显现。清晨,白云
2025-08-20 20:38:00
赤水长期镇:高粱丰收映红致富路
近年来,赤水市稳抓白酒产业发展红利,大力发展高粱种植产业规模化、优质化发展,有效实现1+1>2的叠加效应,让农户种得出、不愁销、鼓腰包。一幅美丽中国的乡村振兴画卷在绿水青山
2023-10-13 18:08:00
更多关于的资讯:
万鸟“浪”涌白鹤洲
11月24日,余干县白鹤洲景区呈现“万鸟归巢”盛况,数万只越冬候鸟盘旋天际,灵动身影交织成此起彼伏的“鸟浪”,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大江网视觉江西 白贤才摄
2025-11-25 07:04:00
打卡!长春公园迎来一群太平鸟
11月的长春公园,忍冬树缀满艳红果实,引得被誉为“空中仙子”的太平鸟翩跹而至,成为冬日里最具生机的生态景致。中国吉林网
2025-11-24 20:31:00
双河洞、清溪峡亮相长三角文博会,黔北秘境展现绥阳山水魅力
多彩贵州网讯 当黔北的喀斯特秘境遇上长三角的文化潮涌,一场跨越千里的文旅对话在上海欣然开启。近日,第六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盛大启幕
2025-11-24 21:07:00
凤冈:金刺梨喜获丰收 “黄金果”助农增收
多彩贵州网讯 近日,凤冈县永和镇双山村六池河畔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金刺梨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金黄的刺梨果实挂满枝头,圆润饱满
2025-11-24 21:08:00
滦州山林间云雾缭绕,宛如薄纱的雾气在枝桠间流转飘荡,远山近树若隐若现,景色如诗如画。摄制|唐宏伟、戎晓杰
2025-11-24 21:24:00
读城|小雪时节醉花香!晋安河畔这场菊展和朱熹有关……
“故山此日还佳节,黄菊清樽更晚晖。”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朱熹,或许不会想到800多年后的今天,他会再次和菊花结缘
2025-11-25 00:07:00
吉林一号瞰吉林:“吉”字头旅行地图已解锁!
吉A · 长春不只是汽车城、电影城更是“轨道上的新城”净月潭的城市森林长影旧址的胶片记忆这有山的文艺烟火……在这里,古典与现代在同一轨道上飞驰吉B · 吉林市 一座以省命名的江
2025-11-24 11:05:00
晨雾未散时,赭洛山的轮廓还浸在青灰的梦里。几缕炊烟从茶坊的屋顶浮起,与雾气交融,分不清是人间还是仙境。茶树在坡地上排列成行
2025-11-24 11:53:00
霾出没!注意减少外出
11月24日,星期一清早,大家外出时都感觉到室外能见度不佳。没错,霾,又来了!长春市气象台2025年11月24日6时10分发布霾黄色预警信号
2025-11-24 12:08:00
在热带与亚热带海岸的潮间带,生长着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海上森林”。它们扎根于泥泞滩涂,枝叶在海风中摇曳,形成独特的生态屏障
2025-11-24 12:53:00
当汉服邂逅野生动物:秦岭野生动物园上演古诗与自然的冬日对话
华商网讯 初冬的秦岭,天高云淡,阳光和煦。11月22日,西安秦岭野生动物园内欢声笑语,几组精心汉服装扮的亲子家庭齐聚于此
2025-11-24 13:47:00
磁县溢泉湖上,群雁齐飞、水鸟嬉戏,灵动身影与澄澈湖面相映,一派生机勃勃。拍摄丨王文静、方文东剪辑丨殷雪迪
2025-11-24 07:44: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通讯员 林敏丹)昨天,我们进入冬天的第二个节气——小雪。冷空气乏力,鹭岛风和日暄,“厦门蓝”再现天穹
2025-11-23 08:10:00
厦门四座高架桥正进行箱内病害处治 预计下月中旬完工
高架桥养护人员从“人孔”钻进箱梁内部。养护人员在箱梁内部工作。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吴叶彬)伸缩梯缓缓上升
2025-11-23 08:11:00
【厦门之美】秋光作伴共乐游
昨日傍晚的中山路人气高涨,市民游客纷纷来此“呷茶话仙”。(记者 王火炎 摄)山海健康步道沿线栾树花盛开,众多市民开心打卡
2025-11-23 08: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