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多彩贵州网讯 一场夏雨刚过,空气里还裹着点闷热。走进赤水市石堡乡益群村村民周德明家的小院,湿润的泥土气混着黄角兰的清香。院旁的高粱绿油油挺立,各色花草透着生机。
院子中央,几张小板凳围坐着几位特殊的“客人”。由3名村民代表、1名村干部和1名驻组干部组成的“十哈”理事会,正热络地“摆龙门阵”,细细盘问着“两清两改两治理”带来的新变化。“房前屋后扫一哈,柴草杂物收一哈,家具家电摆一哈……”村民袁国付掰着手指头,念起石堡乡特有的村庄清洁“十哈”口诀。
这十句带着浓浓乡音的顺口溜,像十把灵巧的梳子,把村民日常的锅碗瓢盆、鸡鸭鹅鸽、铺盖被褥、圈舍厕所,乃至房前屋后的边边角角都梳理得清清楚楚、妥妥帖帖。“环境优美安逸哈!”最后一句,道出大家伙儿的心声。
74岁的周德明打理好的家,连续两年荣获“五星文明农家”。他指着收拾得利利索索的院子,语气朴实却坚定:“党员得带头!自家打扫干净了,看着心里就舒坦。这习惯得一直坚持下去!”他家小院紧挨着村里的文化广场,那份整洁,像无声的榜样。
几步开外,隔着一户人家就是袁国付老人家。提起“十哈”行动,他笑得眼睛眯成缝:“大标语都写着呢!锅碗瓢盆洗抹哈,鸡鸭鹅鸽关一哈,说的可不就是咱自己过的日子嘛!把自家弄干净了,整个村子不就更体面了?爱小家,护大家,就是这个理儿!”
车轮转进红星村,路边的杨会如家小院同样清爽。红星村党总支书记袁润明正上门走访,一边叮嘱着暑期将至、雨水增多要注意防溺水安全,一边听着69岁的杨会如用浓浓的乡音谈起她的日常。“清早起来抹灶台,拖地习惯了!随便你们哪个时候来,家里都是这个样!”老人语气里透着自豪,“收拾干净了,住着才安逸,带小孙女、种点小菜都更有劲儿。”正说着,院外传来客运车停靠的声音,她的大孙子提着水果零食蹦跳着进了院门。干净的小院里,顿时溢满了笑声。
当勤劳的双手将生活的边角都拂拭明亮,当一方方小院被精心打理成理想的模样,那些曾因杂乱无序带来的烦扰,便悄然沉淀为滋养家园的沃土。石堡乡的“十哈”行动没有高深的理论,它就藏在清晨的扫帚声里,融在锅碗瓢盆的洗涮中,落在圈舍的冲洗水流下。它让每一位村民在亲手拂拭出的窗明几净、井然有序里,真真切切地触摸到“家”的温度,找到那份脚踩乡土、心有所安的踏实与幸福。(张浪)
一审:余从源
二审:王 信 姚 腾
三审:唐全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7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