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南京太超前了。”“无人小店成了我休息的好地方,在店里发呆放空。”“感谢四月份的收留,让我这个千里之外的旅人有了一丝温暖。”无人书店、无人面包店、无人二手店、无人手作店……自己全流程购物,是什么体验呢?藏在南京的无人小店已经虏获了一大拨粉丝,但它们背后的店主都是谁呢?无人面包店让客人享受逛店的自由在东南大学四牌楼附近,出了校门一直走就能看到一家无人面包店——摩咖轮酵室,走进店内,会听到“欢迎光临”,一眼望去,错落有致的货架上摆满了各类甜品、面包,店内还有一个沙发休息区。
无人面包店在门口的橱窗上,有这样一则介绍,“这是一家低奢的面包甜品店,无人售卖,自助选购,自觉扫码付款。”顾客一进门就能感受到这是一家无人店铺,墙上、冰箱门上、货架上都贴有海报提示,底下是收款码和老板微信号,可自主选购结账。选购区的货架上分区摆放着10余种面包,价格在4元至25元不等,每个面包都有独立包装,上面的标签打印有品名、生产日期、保质期和售价等。除此之外,还有临期甜品处理专柜,所有保质期即将结束的面包甜品将会以买一送一的形式低价售卖。记者在店内停留的十分钟内,有路过的人对无人店感到好奇,也有人进来自觉付款购买。店主还贴心地留了联系方式,同时用可爱的漫画向顾客介绍了面包店的初衷,“我们虽然是无人自助,但我们不是2元面包店。我们把节省的店员成本用在了面包的真材实料上,一切都是为了让您能够品尝到新鲜可口且放心的面包。”随后,记者联系了面包店的老板宋金娴,“我自己也不喜欢购物的时候总有人在身边,现在有点社恐了,很多年轻人和我一样不想购物的时候被推销,所以就打算开一家无人售卖的面包店。”小店是3月8日开始营业的,目前一切运营都很正常,宋金娴有着十年的烘焙经验,自2014年起,她便开了第一家店铺,后又开设甜品培训班,这次创业主打对社恐人友好。为了保证面包的新鲜,她尽量每天中午或者下午将当天出炉的面包送至店内,并将临期面包清点进行降价处理。她告诉记者,目前店内没有出现不付款的情况,“在打算开无人店的时候,合伙人也担心过客人不付款的情况,但是我们无人店,主要靠大家的信任,店内也有摄像头,如果真的有人没有钱购买,我请他吃一次面包也无妨。”无人二手店开店是一种冲动,幸好被大家喜欢在小红书上,浦口区弘阳大厦骏馆的一家二手无人店很受网友的欢迎,“去的时候店里一个人也没有,空调也是自己开,选了一堆衣服开始试,大概试了一个多小时,承包了试衣间,简直是i人天堂。”网友分享逛无人二手店的笔记,不少网友都在评论区询问地址。
无人二手店这间无人小店在小红书上已有4000多粉丝,获赞过万。很多网友在评论区留言,“i人马上去。”“给店主姐姐打call。真正的物美价廉。”“马住,等回南京就去试。”“真的环境很好,进去就是香香的,超多宝藏衣服。”栀子小猫循环商店店主是位90后,她告诉记者,开这家店其实没有考虑太多,是一时的冲动。“小店是去年10月开的,我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二手衣物一直没有一个线下场所去循环再利用,我觉得蛮可惜。我自己从学生时代开始也很期盼有一个便宜质量好的线下服装店可以逛,我想它应该依然是很多学生妹妹的想法,所以就有了开店的冲动。”店主小猫告诉记者,店内的衣服会定期上新,衣服的来源就是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她至少隔一天就去一次,店里也有各个角度的摄像头,没有出现东西丢失的情况。“现在吸引的客源主要是大学生,大家都比较喜欢无人售货,没有店员跟着,比较自由。”无人书店已开多家分店,打算一直开下去在熙南里,有一家无人书店,店员是躺在凳子上懒洋洋的猫掌柜。这家书店名叫一间很小的书店。在书店的玻璃门上,有一则温馨提示“店内有猫,介意勿入,猫咪贪玩,不知轻重”“自助书店,无人管理,挠抓咬伤,概不负责”。
无人书店走进店内,这更像一个涂鸦小世界,墙壁上、书柜上,都写下了大家的美好心愿。“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给自己一些时间”“平安喜乐”。
无人书店与其说这是一家无人书店,这更像是一处温馨的落脚处。熙南里的店,已经是书店主理人赵祎依在南京开的第3家无人书店了,他花了5天的时间把它打造出来,店内的很多旧书可供借阅。
无人书店赵祎依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一开始想到开书店纯属偶然,他在老门东开了一家旅店,空出来的空间没有租出去,闲着太浪费,就利用起来了。现在书店在南京已经开了3家,虽然是无人经营的小空间,但是书店要如何活下去,也是赵祎依需要考虑的,“书店很难赚钱,我们会通过旅馆或者酒馆这种复合型的业态来支撑书店。”每个无人书店都有很多留言,就像是粉丝在向书店倾诉。赵祎依认为留言本是跟粉丝互动的平台,也是一个工具,很多粉丝也成了书店“主人”,帮忙喂猫,整理书籍。书店的粉丝覆盖了各个年龄层,赵祎依印象很深的一个粉丝是一位78岁的老奶奶,“她从芜湖拿着报纸找到我们店的,找店花了一天的时间,她从芜湖坐公共汽车过来,一路过来一路问,很感动。”未来,一间很小的书店还会出现在其他城市。他说:“我们这种无人书店的模式是可以复制的,现在打算在无锡和上海也开无人书店,用其他的店铺来贴补书店,让书店一直开下去。”现代快报/现代+记者徐梦云文/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