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自成席卷大半个明朝,为何不敌关外的多尔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9 10:2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李自成起于卒伍,于明末之际竖起了起兵反明的大旗,在民不聊生、流民遍地的明末,席卷了明朝大地,自举事之后,李自成势如破竹,挟百万之兵,攻破了北京城,成为压垮大明的最后一根稻草。按照正常的历史剧本,李自成下一步应该是登基为帝、君临天下、安抚四海,揭开一个新王朝的序幕,从此名留青史!诡异的是,仅仅一个多月后,李自成就被迫离开北京,从此江湖日下,最后兵败身死。那么,李自成为何溃败地如何之快呢?这里面既有队伍结构的原因,也有方针大政的失策,更因为对手实在太强!

李自成席卷大半个明朝,为何不敌关外的多尔衮

李自成的队伍人才严重匮乏,限制了其发展壮大李自成能够一路北上攻破北京,在大明掀起了农民起义的浪潮,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运气。明朝后期,官员贪腐成性,军队战力低下,武备极度废驰,国力几近耗空,李自成才得以崛起。李自成的军队,战斗力谈不上彪悍,碰到稍微强劲一点的对手,也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偏偏整个大明最为厉害的、最能打的兵的将领,却都被后金牵制在了边关,导致李自成越战越强,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让李自成成了气候。但这并不代表李自成就很强,李自成的队伍最大的问题是人才的极度缺乏。李自成的农民军主力,就是土地兼并和大饥荒导致的流民,这些流民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在极高的淘汰率之下,,最终成为了李自太麾下最精锐的部队,这部分人也是李自成队伍的核心。问题是:这些人作战能力虽然提升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胸襟、见识也提升了。打天下容易,坐天下却极难。打天下可以依靠精兵强将来强推,坐天下却需要富有理政才能大量的官吏,这些官吏产生的土壤,就是数量庞大的士绅阶层。他们自小就的就是治理天下的知识和本领,可李自成的队伍里有这样的人才吗?李自成进北京之后,有相当一部分文官主动投靠李自成,这些人具有丰富的治理经验,是一个帝国正常运转的重要一环,可李自成是如何对待这些士族的呢?他对这些士族严刑拷打、日夜逼捐,硬是从这些文官身上榨取了八千万两白银。李自成的行为让这帮士族算是看明白了:李自成根本没有夺取天下的气概,更没有坐稳天下的能力和胸襟。李自成并非没有认识到自己队伍的弱点,可他已经无力改变现状了。他倚重的大将袁宗第、李来亨、刘宗敏、田见秀、贺锦等,眼睛里只看见白花花的银子!李自成如何去约束和命令自己手下这帮大将?武将如此,文臣也好不到哪去,他手下的谋士牛金星、李岩、宋献策、顾君恩等,有的心胸狭隘、有的难得信任,有的才具有限,他们没有能力提出一个完整的施治纲领和定国大策,最终只能随李自成败走。手下无能人,导致整支队伍水平低下、缺乏长远目标,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是李自成失败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李自成席卷大半个明朝,为何不敌关外的多尔衮

缺乏奋斗目标和远大目标,注定了李自成无法走得更远如果让明朝的老百姓、士族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选一个,大多数人一定会选李自成。不管怎么说,李自成好歹是“族类”。明朝在崇祯吊死煤山那一刻,就注定要成为过去式了。那么,为什么拥兵百万、占据北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的李自成,仅止步于此?仅仅月余便黯然离开了北京?天时、地利、人和皆占,最终败走麦城、江河日下,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农民军的衰败?缺乏信仰、缺乏奋斗目标是根源所在。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你要去奋斗的目标。李自成的农民军,参加起义的目标很单纯,那就是有饭吃,不会饿死。在起义前期,这种朴素的愿望,可以在短时间内聚起一支大军,只要有军粮就足够了,饥饿的流民,能吃一顿饱饭就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了!当吃饱饭不再是奢望时,他们有了更高的追求,那就是银子、女人。攻破北京之后,这一切就唾手可得了!那么,此时靠什么去约束他们?如何激起他们的斗志?李自成并没有给他们一个目标,因为连他自己都处在迷茫当中。历史的局限性和历史规律,不是任何人能够打破的。更为严重的是,李自成的农民军,缺乏长期经营的思想准备。占领一座城市后,最重要的就是恢复农业生产、安抚人心、施行良政,用十年以上的时间把这个城市“消化”掉,真正成为自己的大本营,可是一群“流民”思想严重的农民军,哪里会想得这么长远?没有长期经营的思想,队伍就无法扎得下根,打顺风仗的时候还看不出缺陷,一旦打了败仗,这些隐忧就会爆发。没有根据地、没有补给,就没有退路,结果只能连败、再败,最终败亡!历史上这样的正反例子非常多。例如楚汉争霸时的萧何,没有打过一天仗,为什么成为西汉功臣之首,就是因为他给刘邦建造了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将粮草、兵员源源不断送到前线。很显然,李自成的队伍既没有远大的目标,也缺乏能够踏踏实实去做这些事的人,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

李自成席卷大半个明朝,为何不敌关外的多尔衮

李自成的对手异常强劲,它面对的是一个无法战胜的对手李自成的一生有许多对手,但是实力最强劲、将他赶得走投无路的,却是多尔衮。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尺度来看,后金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生机勃勃、战力彪悍,是一个处于上升期的“势力”。打破北京之后的李自成,是他兵力最盛、战力最强的鼎盛时期,此时李自成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区区一个后金有何可怕?然而现实狠狠给了李自成几个耳光,等他明白过来之后已经回天无力了。明朝晚期,并非没有能打的将军,但这些武将最终的下场都如出一辙,被崇祯自己杀得干干净净。自毁长城?焉能不败!此消彼长之下,后金的优势越来越大。而李自成与明朝长年作战,又严重消耗了明王朝的实力,明朝提前出局。多尔衮在入关前,并没有占领江山的打算,他已经做好的撤退的打算。实质上多尔衮已经把李自成视为“中原之主”了!如果李自成过于强劲,屁股一拍出关避走就是了,后金不是一直这么干的吗?最初与李自成战斗的,并不是清兵,而是投降后金的吴三桂。吴三桂以仅有的五万人,与李自成的十余万大军打得旗鼓相当。多尔衮这才发现,大明已经没有能够与他抗衡的军事集团了!当多尔衮正确判断出当前的形势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碍后金入主中原了!当清军全数压上之后,李自成兵败如溃堤,最终被后金赶尽杀绝,一个曾经席卷大半个中国的起义就这样走向了末路。李自成逃出北京之后,清军在背后紧逼不舍,他被迫逃往西安。清军追到山西时,山西守将竟然未战而降。随后,清军调集主力进攻西安,三下五除二就把陕西也丢了。这时候李自成终于明白了,此前自己之所以能够纵横天下,不是他有多能打,而是碰到的对手都不堪一击!

李自成席卷大半个明朝,为何不敌关外的多尔衮

李自成没有能够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政权,导致中原为后金所据,原因是多方面。首先,明朝后期的腐败,耗尽了中原地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业生产严重破坏、人口锐减,连年征战之下,早已经腐朽不堪,一碰即倒。其次,李自成的团队能力低下,缺乏远大的目标和理想,导致部队缺乏身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而李自成又无法得到士族的支持,吸收其中的优秀分子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最后,崛起的后金是一支充满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政权,在缺乏强劲对手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大的战略性失误,入主中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9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如果没有多尔衮,清朝是否还能攻破山海关继而统一中原
对于清朝的建立来说,多尔衮绝对功不可没。而如果没有多尔衮的话,满清照样有机会入关,只不过过程会坎坷很多。多尔衮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十四岁就被封为贝勒,跟随父亲努
2023-06-10 15:51:00
袁崇焕与明朝的灭亡,一位伟大武将的悲惨结局
...成为了泡影。清顺治元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这时候的多尔衮以清帝名义致书大顺军,提出了共同并取中原的策略,作为实力最强的人,李自成肯定没有同意。 此时一个至关重要的人出现
2023-09-10 16:55:00
多尔衮的智慧:收服明朝大臣,稳固清朝基业
...月三十日决定放弃北京,撤回西安。数日之后,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清军进入北京城,在京的官员们又一次面临抉择。如果说选择投降李自成还可以用“良禽择木而栖”来遮羞,那么投降清朝则是另
2023-09-30 08:37:00
如果把明末看成棋局,多尔衮是怎么做活了吴三桂
...、能决断、行动快的领袖。清军能入主中原,就是凭着有多尔衮这样一个领导人才。当李自成夺占北京、明朝廷灭亡的消息传到大清国都盛京的时候,多尔衮接受范文程的建议,做出了趁机进军关内
2024-09-02 11:27:00
如果李自成与多尔衮决战,李自成会死磕多尔衮吗?
如果铁了心决战,死磕到底,多尔衮元气大伤,李自成主力覆没,明清历史将会是“不定数”。一、双方兵力对比,八旗单兵作战有优势,却未必能赢单兵作战能力,八旗无疑比“大顺”厉害,但并非碾
2023-08-20 16:17:00
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穿越到明朝,能否翻盘?
...明朝,李自成率百万大军抵达燕京城下,崇祯心急如焚。多尔衮率十几万兵马从盛京出发,准备再次翻越长城进入中原,继续“打草谷”。张献忠率军进入四川,建立“大西政权”。危急存亡关头,
2023-08-23 06:08:00
聊聊吴三桂反清失败原因
...个人还高估了一个人,他高估的那个人就是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杀错的那个人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吴三桂起义发生在李自成起义之前当时李自成攻破了京师之后派人劝降吴三桂,但是吴三桂
2024-06-12 20:44:00
吴三桂意图借兵平叛,为何却落入多尔衮圈套
...由心腹杨坤和郭云龙前往满清首府盛京,面见大权独揽的多尔衮商议借兵事宜。在吴三桂的亲笔信中,他不仅承诺在事后将割让土地作为酬劳,还详细地记录了满清八旗进军中原的最佳路线。然而等
2023-04-20 11:11:00
明朝灭亡后宫嫔妃纷纷投井上吊,李自成不如多尔衮
...吴襄又被李自成杀害,一怒之下,吴三桂重返山海关,与多尔衮兵合一处,共同讨贼。在吴三桂五万关宁铁骑和二十万八旗军的共同打击下,仅仅进城42天的李自成只能仓皇败退,在临走之前又做
2023-06-12 07: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