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央广时评】从中秋多样民俗中感受中华文化生机活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9-17 15:17: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又逢中秋佳节。在我国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令。自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如今已是日常生活中富含文化礼俗的重大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天象崇拜,古人以月之圆满征兆人之团圆,寄托思乡怀远之情的同时,也有祈盼丰收幸福之义。大约在唐代,中秋节就已经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文人雅士有赏月的喜好;到了市民经济发达的宋代,中秋节更是全民从早到晚参与的重要节假日,堪称最早的“夜经济”;明清两代,在对月抒怀的基础上又强化了团圆亲情之义,月饼瓜果等节令食品也在民间兴起。

梳理“中秋节”的发展历程,从中不难看出我国自古以来崇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及在此过程中的文脉传承。同时,我们更可以深切体会到,唯有与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文化传统才有发扬光大的强大群众基础。

譬如,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江浙一带观潮,江淮一带抡火把,南方地区燃灯、饮桂花酒,北京玩赏兔儿爷,苗族在中秋夜载歌载舞“跳月”,侗族青年男女参加“月也”芦笙表演和对歌比赛……中秋节不但是广大汉族同胞的重要节日,全国还有20多个少数民族也于八月十五庆中秋。

今年的中秋节,各地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比如北京多家市属公园举办汉服游园、妆造巡演、非遗展示等活动,钱塘江游船上可伴着现场音乐表演夜游赏月,京杭大运河上龙舟竞渡,重庆古镇准备了夜游集市,广州推出“绿色低碳节能”的灯会,还有多家航空公司热卖“赏月航班”……从这些形式新颖又丰富多样的活动中,我们不光可以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也不难发现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今天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有了更富内涵的文化意趣,也让“我们的节日”区别于普通假日,有了更丰厚的精神内核,从而真正生动鲜活起来。(央广网 央广网评论员 姜葳)【编辑:张子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7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品桂花酒、吟词弄墨,街头巷尾浓厚的节日气息散发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典雅韵味,寄托着我们共迎美好未来的心境。“长风浩浩送明月,明月悠悠照我心”“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秦弦天籁
2023-09-29 12:29:00
...,欣赏花朵的娇艳姿态。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潍坊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的生动体现。奎文区紧握花朝节这一宝贵契机,依托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和独特文化特色
2025-03-27 09:32:00
...情画意的“中国式浪漫”,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盛大气象。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传统因创新而历久弥新。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坚持守正
2023-10-25 15:56:00
...日诗句……这些活动,都让游客在赏花的同时,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文旅融合的新业态,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也满足了游客对品质和体验感的需求,进一步激发了文旅市场的
2024-04-11 11:46:00
看惠民演出、赏艺术展览、听主题讲座……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让广大市民、游客能够在国庆节期间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吉林省各地推出百余项形式各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
2024-09-30 10:30:00
...开序幕。丰富多彩的博物馆项目采用新形式、新手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化文物资源、讲述中国故事,吸引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新华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灿烂瑰宝,是凝
2023-06-05 16:22:00
...中国,“文保热”升温、“文创风”盛起,如何紧密衔接中华文化“激活之法”与“功能注入”,各地正在生动活泼地实践、探索。在2023年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提出,“推
2024-03-22 11:39:00
...座坚实的桥梁,横跨着一个民族的往昔、今朝与未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星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不仅是中国历史长河的见证者,更是民族情感共鸣与国家统一
2024-10-19 10:51:00
...眼3D、超高清包裹感大屏等技术,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富有中华文化韵味的北国冰雪画卷。哈尔滨亚冬会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赛事。截至目前,亚冬会
2025-02-10 17:0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