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12 06:27:00 来源:戏说三国

周定王六年(前601年),晋国中军将兼执政大夫、实际掌控晋国国政二十年、佐两君(文公、襄公)、立两君(灵公、成公)、弑一君(灵公)的晋国赵氏第二任宗主赵盾去世,专权晋国、威服诸侯的“夏日之阳”终于落下了他炙热的光芒。包括晋国国君晋成公在内,晋国君臣以及其他诸侯们都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是送走了这位行事霸道、作风酷烈的权臣,赵氏在晋国的地位和权势,应该稍稍收敛一些了。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赵盾,是晋文公的老臣、晋襄公在位时的中军佐赵衰的长子;赵衰在随晋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翟国时,娶翟女叔隗、生下了长子,即赵盾。周襄王八年(前644年),重耳的弟弟晋惠公夷吾回国继位后,怕晋国大夫和国人们思念在外的公子重耳,而对自己的君权造成威胁,于是派人到翟国追杀重耳。重耳为了避祸只得逃离翟国。作为重耳心腹随从的赵衰也和妻子叔隗、儿子赵盾分离,追随主公继续踏上流亡之路。当时,赵盾已经满十二岁了。

七年之后,流亡在外十九年的晋公子重耳在秦国的大力支持下,终于得以带着赵衰等亲信们返回了晋国,并击败侄子晋怀公、夺取晋国君位,即晋文公。

为了报答追随自己十九年,始终不离不弃、忠心耿耿的亲信臣子们,晋文公将包括赵衰在内的心腹们提拔进入朝堂,成为卿大夫。而赵衰更因为是嬴姓赵氏,和晋公室不同姓,所以晋文公不顾赵衰已经年老,把自己的女儿孟姬嫁给了赵衰,君臣两人从连襟变成为翁婿(晋文公妻子之一的季隗是赵衰之妻叔隗的妹妹)。

孟姬嫁给赵衰后改称赵姬,给赵衰又先后生下了赵同、赵括、赵婴齐三个儿子,赵衰宠爱赵姬,于是准备立其所生的次子赵括为赵氏继承人。但赵姬得知赵衰还有妻儿留在翟国后,几次三番向赵衰请求迎叔隗、赵盾母子回国,赵衰感念赵姬的贤惠,于是将赵盾母子接回了晋国。

叔隗和赵盾到晋国后,赵姬以“叔隗先嫁、自己后嫁”为由,又向赵衰请求立叔隗为内子(即卿士的正妻),自己愿意以妾的名义侍奉她。赵衰和叔隗对赵姬这种高尚的品德钦佩不已,答应了她的请求。此后,赵姬坚持“子以母为贵”,请赵衰立叔隗的儿子赵盾为赵氏宗子,将来承继赵氏宗主,还谆谆告诫三个亲子赵同、赵括、赵婴齐,让他们将来安守本分、用心侍奉兄长,为赵氏家族的团结壮大出力。赵同兄弟日后谨遵母亲教诲,对兄长赵盾尊敬有加、恪守本分,尽力维护家族的利益,听从家主赵盾的安排和吩咐,没有任何折扣。

周襄王三十年(前622年),赵衰去世,赵盾承继赵氏宗主、并在之后出任晋国中军将兼执政大夫。因为赵姬当年的恩惠,这才有了赵盾今日的地位和成就,所以赵盾至死都不敢忘记庶母的恩情,常常对人说:“没有先姬夫人的恩惠,我只是一个狄人而已!”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周匡王六年年(前607年),骄奢昏聩的晋灵公被赵氏别支赵穿所弑,逃离晋都新绛的赵盾返回国都,重新掌握大权,并迎立在周室担任卿士的晋公子黑臀(晋文公幼子)为国君,即晋成公。次年,赵盾奏请晋成公批准,在晋国重新设立“公族大夫”,规定除了晋公室公子、公孙外,卿士的嫡子也可以担任(其实就是让卿族大夫嫡子出任,公室只不过是个幌子),卿士其他庶子则出任国君亲卫——公行大夫。

赵盾因为是当年赵姬的一再举荐、谦让,才得以继承赵氏宗主、以及代表赵氏出任晋国正卿的,所以他投桃报李,主动向晋成公申请,把赵氏宗族的公族大夫人选从自己的嫡子赵朔改为异母弟赵括(赵姬次子)。因为公族大夫都是由嫡子大宗出任,所以赵括在出任公族大夫后,也顺应接替赵盾,成为赵氏第三任宗主,赵盾改任公行,主动让出了自己一系的赵氏大宗之位。这样,赵氏大宗宗主由赵括担任,赵氏卿士之位由赵盾担任,赵氏族权、卿权一分为二,各得其所;赵盾这样公平的安排,使得赵氏家族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在晋国朝堂上的地位和权势都牢不可破。

周定王六年(前601年),执政二十年的赵盾去世,临终前,他安排心腹、上军将郤缺接管了晋国权力中枢,越过朝堂上排名第二的中军佐荀林父,直接继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郤缺虽然忠厚稳健、勤恳温和,但他资历稍浅,又是越级擢升,所以让其他卿族不是很服气。尤其是郤缺继任中军将后,为了报答赵盾的恩德,将赵盾的嫡子赵朔先提拔为下军佐,又升为下军将,这更加触动了晋国其他卿族的权力和利益,晋国六卿之间的平衡也开始动摇。

按照晋国诸卿晋升的惯例,赵盾去世后,应该是赵氏宗主赵括进入六卿之位,但郤缺提拔的是恩主赵盾的嫡子赵朔,将赵氏大宗宗主赵括放在了一边,这就在赵氏内部造成了一丝裂痕;而同一时间,另一卿士:下军将栾盾去世,郤缺又支持栾盾之子栾书和赵氏别支:赵穿之子赵旃争夺卿位,最终栾书成功入围,担任下军佐,赵旃落选,赵氏和其他卿士也有了矛盾。赵盾在世时,牢不可破的赵氏,开始被其他卿士所忌恨和抱怨,危机在这个时候慢慢埋下。

不过,当时晋国外部环境变化更大,南方的死敌楚国在国君楚庄王即位后,努力施教导民、大兴农耕,几年之内政绩斐然,楚国的国力迅猛增长。楚庄王在国家休养生息、兵甲准备齐整之后,决心洗刷当年“城濮之战”中败于晋国的耻辱,重夺“诸侯霸主”的地位;周定王十年(前597年)春,楚庄王亲率大军出征,讨伐晋国的盟友郑国,正式向晋国发起了正面挑战。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这个时候,晋国国君是新继位不久的晋景公,而晋国中军将兼执政大夫郤缺也刚刚去世,晋国内部还在紧急调整朝堂人事、分配权力利益,所以没有来得及救郑,郑国抵挡不住楚国的进攻,郑襄公只得向楚军投降,归附了楚国。而经过一番博弈和利益交换后,晋国朝堂的权力更替也完成:万年老二荀林父告别了二十多年屈居人下的历史,由中军佐晋升为郤缺所留下的中军将兼执政大夫之位,其他五卿则是:中军佐先觳、上军将士会、上军佐郤克(郤缺之子)、下军将赵朔、下军佐栾书。

完成朝堂调整后,为了维护晋国诸侯霸主的地位,荀林父在奏报晋景公同意之后,率晋国三军出征援救郑国,反击楚国的挑衅。中军佐先觳、上军将士会、上军佐郤克、下军将赵朔、下军佐栾书等五卿也也一并出征,迎击楚军。此战,赵氏族人中,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赵同为下军大夫;赵旃为赵氏私兵统领,随赵括行动(其余诸卿的家族中,一样有大量族人随军出征)。

因为晋国六卿是刚刚调整到位的,作为中军将的荀林父相比赵盾、郤缺两位前任而言,威望、功绩、手段都多有不足,所以无法压制其他五卿。中军佐先觳傲气十足,在得知荀林父因郑国已经降服于楚、想要退兵之时,拒不听从指挥,私自率兵渡过黄河,准备单独和楚军对战,迫使荀林父为了维护内部团结,不得不率其余军队一起渡河。

在之后的战前准备以及和楚国的外交交锋中,晋国六卿再一次产生分歧,主战和议和的意见不能统一,荀林父还和先觳爆发了激烈争吵。在争论中,中军大夫赵括、下军大夫赵同赞同出战,下军将赵朔则持慎重意见,建议和议;中军大夫赵婴齐虽然没有发言支持哪一方,但预感此次出兵结果不妙的他事先偷偷派家族私兵在黄河南岸边预备了船只,以备晋楚和谈破裂、两军开战时,如果战况不佳,可以立即渡河撤离战场。

而另一位赵氏成员、别支小宗的赵旃,因为当初被郤缺压制、和栾书竞争卿位失败,所以怀恨在心,此次随军出征时就寄希望战斗失利,卿士中有人会因为作战失败而被追究责任,自己好趁机上位,因此准备故意破坏晋楚议和,以浑水摸鱼。

作为六卿之一的赵氏内部都不能达成统一意见、一致对外,可想而知,晋军随后所进行的战争是一个什么结果。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果然,在晋国内部战和意见分歧严重、不能形成一致对外向心力的时候,楚国抓住了时机,在楚庄王的指挥下,于邲地(河南郑州西北、敖鄗二山之间)集中兵力,准备发起对晋军的全面进攻。此时,奉命和楚国议和、落实盟约的赵旃又刻意激怒楚庄王,在没有通知后方晋军的情况下直接堵在楚军大营前叫骂,导致楚庄王愤恨之中命令楚军全线压上。晋国中军将荀林父完全没有防备,被楚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混乱中下令全军北渡黄河脱离和楚军的接触,晋军因此作战阵型混乱,不能抵挡楚军的进攻。

最终,除了早有防备的晋国上军以及主动迎击楚军的下军大夫荀首所部以外(晋上军将士会、上军佐郤克不相信楚国会议和,早早做好了迎战准备,在交战中稳固防守、缓缓撤退,没有损失;荀首则是因为儿子荀罃被俘,所以率军反击,虽然没有救回荀罃,但射杀了楚国大夫连尹襄老,并俘获了楚庄王的儿子公子谷臣,算是挽回了一点局面),晋中军和下军大部都一败涂地,损失惨重,连滚带爬逃回黄河北岸,晋楚之间的第二次大规模会战——“邲之战”,在晋国诸卿的纷争不休中,以晋军惨败而落下帷幕。

邲之战晋军惨败后,对作战失利负有责任的罪魁——中军佐先觳被削去封地和爵禄,放逐至狄国,自生自灭。周定王十一年(前596年)秋,先觳勾结翟人想要进攻晋国,东窗事发后晋景公追究其邲之战时的前罪以及此次勾结翟人作乱的罪行,召集其他卿士家族一起讨伐先觳;诸卿族一拥而上、落井下石,既尽了公心也谋取私利,将先氏全族诛灭,并瓜分了先氏大部分领地(一部分归公室)。这是晋国卿族内部生死争斗的开始(赵盾当年驱逐狐氏,好歹保全了其家族,还给狐射姑送去了全部家产,让狐氏在潞国存身),但远不是结束。

此后,晋国执政(中军将兼执政大夫)的位置先后由荀林父转到士会、又由士会转到郤克手中,而赵氏家族的卿权,则一直由赵盾的嫡子赵朔掌握;赵朔在邲之战中,算是站在正确意见这一边,所以没有被清算,还在先觳被诛杀、中军佐位置空缺后,按部就班升迁为上军佐(赵氏宗主赵括以及兄弟赵同、赵婴齐虽然当初和先氏走得近,但他们在先觳作乱时,当机立断和先氏断绝关系,并积极参与诛灭想氏,因此也得以保持权力地位)。

荀林父、士会两任执政退休时,赵朔再逐次升任,先为上军将,后于周定王十五年(前592年),成为晋国新一任执政郤克之下的朝堂第二人——中军佐。如果不出意外的的话,赵朔将在数年后,从郤克手中接过中军将兼执政大夫的职位,成为继父亲赵盾之后,赵氏家族第二位正卿(实际上,郤克五年后就告老了,赵朔不用等太久)。而当年出仕时就是下军佐的栾书(当时赵朔是下军将),十多年时间一步都没有进,还是六卿之末的下军佐,眼看着包括赵朔在内的其他卿士们一个个插队升迁,成为自己的上级,栾书心中逐渐产生了焦虑、不甘,乃至愤慨、嫉妒,对赵氏大宗(还有插队的其他人)充满了怨恨之情(将来,也就是这怨恨嫉妒之情,让栾书最终决心向赵氏大宗下手。不过赵朔在世时,栾书和他的关系倒是很好,这也是将来赵武复兴赵氏时,栾书没有阻拦、还大力帮助赵武的缘由)。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虽然和正卿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但赵朔等不到就任的那一天了,周定王十七年(前590年),刚刚当了两年中军佐的赵朔去世,留下了妻子赵庄姬以及刚刚出生的儿子赵武这一对孤儿寡母。由于赵武过于年幼,不能马上继承祖父、父亲所传下的卿士位置,因此,执政郤克报请晋景公同意,以赵氏宗主赵括之兄赵同(赵武叔祖父)继任赵氏卿位,等将来赵武长大后,再从族人手中承继卿位。晋景公同意了郤克的意见,让赵同代替自己的外甥赵武(赵武母亲赵庄姬是晋景公的妹妹)就任卿士,担任下军佐之职。

周定王十八年(前589年),齐国攻伐晋国的盟国鲁国,晋中军将郤克当年在出使齐国时,曾经被齐顷公以身体缺陷的原因取笑过,因此主张立即向齐国用兵,在维护晋国霸主地位的同时也一并解决个人恩怨。晋景公同意出兵攻齐,以中军将郤克、上军佐士燮、下军将栾书为主将,以三军司马韩厥为军法官,统领晋国七百辆兵车出征,而中军佐荀首、上军将荀庚、下军佐赵同则留守国内,没有出战。

在随后进行的晋齐“鞌之战”中,郤克率领晋军大败齐顷公亲为主帅的齐军,击溃并追击败逃的齐军直至齐国境内的马陉邑,激战中韩厥还几乎生擒齐顷公(齐顷公的车右逄丑父假冒国君,代替齐顷公被俘,这才让齐顷公趁机逃走)。事后,齐国服软,重新归附于晋国,并修订晋齐盟约,献礼器于晋,齐顷公还亲自到晋国拜见晋景公。晋国的国势和国威都已经恢复到邲之战之前的姿态,晋景公的霸业也基本稳固。

鞌之战取得大胜后,晋景公大赏有功的诸卿士,并趁势将三军扩大为六军(六军规制只有周天子才能拥有,晋景公这是明目张胆的僭越),晋国各卿族都在这一次扩军中获得巨大的利益和更高的地位,在六军十二卿中占据位置:中军将郤克、中军佐荀首、上军将荀庚、上军佐士燮、下军将栾书、下军佐赵同、新中军将韩厥、新中军佐赵括、新上军将巩朔、新上军佐韩穿、新下军将荀雅、新下军佐赵旃。

赵氏,虽然没有在鞌之战以及后续的攻伐赤狄之战中立下多大功劳,但凭借着根深蒂固的家族势力,以及在朝堂上盘根错节的关系网,还是从这一次扩军中得到了利益最大化,除了原本就占据的下军佐位置之外,赵氏宗主赵括得到了新中军佐的位置,当初和栾书竞争卿位失败的别支小宗赵旃也就任新下军佐,十二卿中,赵氏独占三位,实力第一(同样占据三个卿位的荀氏,其实已经分为了大宗和别支中行氏、智氏,不如赵氏实力强)。

而赵同、赵括的同母弟赵婴齐,这一次却什么都没有得到,依旧是中军大夫。连小宗赵旃都能成为卿士,而自己堂堂大宗却不能升迁,赵婴齐心中对两个哥哥赵同、赵括颇有怨言,平日相处也有了嫌隙。

当初赵朔去世时,因为儿子赵武年幼,不能承袭卿位,所以晋景公才采用郤克的意见,提拔赵朔的叔父赵同担任下军佐,先给外甥赵武占住位置,将来赵武长大后,再从族人手中继承原本就属于自己这一支的卿士位置。但赵同、赵括兄弟虽然敬畏服从兄长赵盾,但对侄子赵朔就没有那么亲近了,赵朔担任中军佐,为赵氏掌握卿权时,赵同、赵括凭借赵盾在世时设立的“公族大夫”一职,掌握着赵氏的族权,是赵氏的大宗。

现在赵朔去世、赵武年幼,赵氏的卿权也由赵同代掌,赵氏的卿权和族权全部集中到大宗一系,赵同、赵括兄弟当然想从此把卿权和族权合二为一,权力永远由大宗掌握;而赵武一系,将来随便分一部分领地及朝堂位置给他,保证赵武衣食无忧、平安生活,也算对得起兄长赵盾当年的照顾和栽培了。

但赵武之母庄姬是晋景公妹妹,身后有晋公室的支持,自然不会坐视两个叔父从自己的儿子手中夺走属于赵盾、赵朔一系留下来的赵氏卿位。另外,庄姬在赵朔去世后,因为和夫叔赵婴齐平日里接触较多,两人又对赵同、赵括兄弟有着共同的怨恨和不满,久而久之居然因同病相怜而有了私情,赵婴齐对两个同母兄心怀不满,于是决定支持庄姬母子,将来夺回属于赵武的卿位。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周定王二十年(前587年),晋中军将郤克因为旧疾复发而主动退休,本来按照排名,应该是中军佐荀首(智氏先祖)继任执政,荀首之后则由其侄荀庚(中行氏先祖)接任;但郤克鉴于荀氏家族势力庞大,将来荀首、荀庚叔侄长期执政有可能会对国君以及郤氏产生威胁,而下军将栾书才能卓越、久在卿位经验丰富,又一直支持自己的执政方针,是最合适的继任者;于是郤克向晋景公奏请让栾书接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以保持自己的执政理念可以延续、公室的利益可以保持。晋景公同意郤克所请,以栾书为新一任中军将兼执政大夫。

栾书在卿士的位置上坐了十多年,光是排名最末的下军佐就当了十一年,一直没有能够出头。幸得郤克青睐提携,栾书这才得以连升三级,从下军将一跃成为中军将兼执政大夫,出任晋国正卿,所以心中既欣喜又忐忑。久居下位、一朝骤然位极人臣,这巨大的反差让栾书患得患失、自信心缺乏,同时也对其他卿士充满了警惕和防备,时时担心某些卿族会不甘心居于自己家族之下,而生出取而代之、甚至寻机铲除栾氏之心,其中,占据三卿之位的赵氏,就是栾书最为提防的家族。

赵氏自赵衰、赵盾父子建卿族势力并排除异己、壮大权势以来,一直是晋国内部的第一强卿,其权力甚至比国君还要大,而且曾经弑君另立,这样强势蛮横的作风使得包括晋景公在内的晋国君臣对赵氏都有忌惮、提防之心。但赵盾在世时,确实是有大功于晋国,也并没有专权谋私的心思,一直以护佑晋国霸业为执政理念,而赵朔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贡献,但总是勤恳勤勉,没有过错;因此,赵氏在赵盾、赵朔为卿士时,虽然行事强势,总还是出于公心、维护晋国霸业,所以其他卿士再不满赵氏,也能勉强相处。

但赵朔去世、赵同继任卿士后,赵氏对内争强好胜、不知谦让,对外又短视自私、只顾家族得失,因此得罪了大部分卿族,除了一个被赵衰抚养长大的韩厥还能和赵氏和睦相处外,其他卿族早就对赵氏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严重不满,在暗暗的找机会,给予赵氏致命一击。只不过当时外有楚国逼迫、齐国挑衅,内有先氏叛乱,因此赵氏才没有立即成为众矢之的。

就在郤克退休、栾书继任执政这一年,赵婴齐和侄媳庄姬私通之事被赵同、赵括得知,两人深以此事为耻,又恨赵婴齐亲近庄姬及赵武,想要帮助赵武成年后继承赵氏所拥有的卿士位置。因此,赵同、赵括以“杜绝家丑”为名,将亲兄弟赵婴齐驱逐出家族,并不允许其再留在晋国,而是流亡去齐国。赵婴齐苦求两位兄长:“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强调只有兄弟子侄间同心协力,其他卿族才不敢冒犯赵氏。

但赵同、赵括恨赵婴齐想要协助赵武将来取得卿位,大宗地位因此会被削弱,所以不原谅弟弟,还是强行把赵婴齐驱逐到齐国,以此斩断他和庄姬母子的联系。赵氏经过这一内讧,势力大减,内部离心力日甚,逐渐显露外强中干态势。而庄姬因为唯一一个可以倾诉心声、关系紧密的赵氏成员赵婴齐被驱赶出国,更加怨恨赵同、赵括(另外,赵武被大宗排挤,将来能否顺利成为卿士、甚至重返赵氏宗主位置都希望渺茫,这也是庄姬忌恨赵同、赵括的原因之一),于是搬离位于赵氏封地原邑中的下宫,带着年幼的儿子赵武投靠哥哥晋景公,移居到公宫(晋公室的宫殿)内居住。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在赵氏内讧的时候,以栾书为首的其他卿士家族也在暗自准备,等待一个好时机给赵氏一击。而前任正卿郤克的家族郤氏,因为郤克之子郤锜继任郤氏宗主、晋国卿士后,只得到一个下军将的位置,还被任下军佐的赵同争权夺利、时时针对,因此怨气难平。同时,郤氏家族庞大、不弱于赵氏,但在十二卿中,郤氏仅仅只有一个位置,郤锜于公于私,都不服赵氏,想打倒赵氏,夺取更大利益。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郤氏和栾氏很快私下联合起来,积蓄力量,准备一举铲除赵氏。

公室方面,晋景公虽然是因为赵氏的原因才得以继承晋侯之位(晋景公之父晋成公原本是晋文公幼子,没有机会继位;是赵盾在晋灵公被弑后,迎立晋成公继位,成为新晋侯,因此晋景公才能在父亲去世后,继任晋侯),按道理说该感激赵氏才对。但赵盾、赵朔去世后,赵氏大宗占据了外甥赵武的卿士位置,又欺辱自己的妹妹庄姬母子,使得庄姬和赵武在赵氏封地下宫中没有立足之地,被迫投奔自己(其实是庄姬主动离开下宫的,不过晋景公不管这么多,把账都算到赵氏头上);同时赵同、赵括兄弟争强好胜、短视自私,只顾赵氏私利,没有维护、壮大晋国霸业的责任心,因此,晋景公也想消灭赵氏,以此扩大公室利益,并震慑那些三心二意的卿族。

周简王元年(前585年),晋景公以国都新绛在大量人口长期居住之下水土环境恶化,不宜继续作为国都为由,宣布迁都他处,另建新都,其实这是晋景公为了离开赵氏势力经营多年的新绛,从而更好地谋划灭赵而创造条件。经过一番挑选,晋景公将新都选定在新田(山西侯马),并随即迁都,离开了赵氏势力深厚的新绛。而在晋国君臣各自暗中策划击倒赵氏的时候,赵同、赵括虽然也察觉到一丝异样,但自恃家族四十年的朝野经营,实力雄厚、党羽众多,又没有像先氏一样主动作乱,不落把柄;因此不惧其他卿族挑衅,依旧照常参与政事,没有做好高度戒备。

周简王三年(前583年),经过两年的准备后,一切都已就绪,于是,晋景公先让投靠自己、寄居在公宫的妹妹庄姬出面首告:“原、屏将反!”(原即赵同,因封邑在原;屏即赵括,因封邑在屏),然后装作大惊,召集中军将栾书、中军佐荀庚、上军佐郤锜、下军佐韩厥入宫商议对策(上军将士燮在外出使,没有参会,下军将是赵同,自然不会来);栾书、郤锜早就和国君串通一气,于是当众给庄姬作证,言辞凿凿称赵氏早就有谋反企图,并对晋景公谏言:“赵氏势大,如不先发制人,恐反被其害,重现桃园之祸(即赵穿弑晋灵公的旧事)!”荀庚和栾书友善近亲,也发言支持讨伐赵氏,只有韩厥因为感念赵氏的养育之恩,同时也明白国君和栾氏、郤氏想要剪除赵氏的谋划,毅然抵住巨大的压力,不赞同讨伐赵氏,而是建议国君召赵同、赵括前来对证。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但晋景公和栾书、郤锜已经做好了剿灭赵氏的准备,不可能因为韩厥的反对就停止出兵,于是晋景公无视韩厥的劝告,下令诸卿族随公室一起出兵,攻打赵氏封地原、屏两邑和下宫,消灭“谋反”的赵氏。栾书、郤锜首先响应,率各自家族私兵出动,并会合公室军队,合击下宫。诸卿族中,只有韩厥坚持不出兵,闭门自守,用这样的做法来表达内心的抗拒。

赵同、赵括没料到国君居然带头发兵攻击赵氏,而诸卿族之中,除了韩氏以外,其他家族都像当年消灭先氏一样,争先恐后地一起出兵“平叛”。因此,即使赵氏实力雄厚、粮草充足,赵同、赵括也不甘示弱、积极反击,对抗国君和卿士们的联军,但还是因为势单力孤、寡不敌众,被联军攻克原屏二邑,下宫也告失陷,赵同、赵括在激战中被杀,赵氏大宗全族诛灭,四十年的辛苦经营,至此灰飞烟灭;这就是使赵氏几乎倾覆的“下宫之难”。

而为了分化打击赵氏,晋景公在亲自出面、发兵铲除赵氏大宗时,还特别申明,此次出兵“平叛”讨伐赵氏,并不包括其别支邯郸氏(即赵旃一系),而赵盾一系的后裔,即自己的外甥赵武,当然也不属于“谋反”的赵氏成员。因此,赵旃在大宗覆灭后,没有受到牵连,依旧担任新下军佐,赵武则继续留在公宫内、随母亲庄姬一起生活。而赵氏积攒数十年的财富都被公室和诸卿族瓜分,封地则收归公室,然后赐予公族分支羊舌氏。

赵氏大宗灭族后,空出了下军将(赵同)和新中军将(赵括)两个卿位,栾书又趁机向晋景公建议:为防止卿族坐大,应缩小军队规模,压缩卿士位置。晋景公于是顺势将不愿出兵攻赵的韩氏所拥有的新上军将(韩穿)和小卿族巩氏的新中军佐(巩朔)这两个卿士位置取消,加上赵同的下军将和赵括的新中军将,晋国取消了四个卿士位置,将六军十二卿改为四军八卿,其中新三军合并为新军。此时的晋国八卿是:中军将栾书、中军佐荀庚、上军将士燮、上军佐郤锜、下军将韩厥、下军佐荀罃、新军将赵旃、新军佐郤至;其中郤至是郤锜族弟,是晋景公为了表彰郤氏在讨伐赵氏的过程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特意提拔为卿士的。这也是晋景公为了牵制赵氏大宗灭亡后、势力壮大的栾书家族的手段。

虽然因为反对讨伐赵氏而使得家族失去了一个卿位,但韩厥还是要为赵氏鸣不平,他在晋景公调整了朝堂卿士位置后,向其谏言说:“当初成季(指赵衰)的功勋、宣孟(指赵盾)的忠勤,晋国上下有目共睹;现在因为其他人的缘故,居然没有了能继承他们爵禄的后人了,(这种情况下)将来谁还愿意为国家效力?上古时期的贤王,他们的后人都能享受数百年的恩荫,这都是因为依靠着先人的功德而避免了祸端;《周书》中说:不敢欺负鳏夫和寡妇,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彰显德业!”

晋景公本来就准备扶持自己的外甥赵武,而韩厥的进言正合自己的心意,于是,晋景公在铲除赵氏大宗的同一年,就立不满八岁的赵武为赵氏之后,承赢姓赵氏之祀,并把没收的赵氏封地返还给赵武一部分,以助其将来恢复赵氏宗族,并命赵旃负责辅佐、协助年幼的赵武处理内外事务。韩厥在赵武年少时对其关爱呵护有加,并在其日后艰难重建家族时给予了大力协助。

晋国权力争斗造成的灭门大祸

赵武对族伯赵旃和世伯韩厥的帮助铭记于心,日后赵武重建赵氏后,和邯郸氏别支(即赵旃家族)的关系一度亲密无间,而赵氏和韩氏的世代交情也长久地持续下去,直至三家分晋、各自建国后,赵国和韩国之间的关系依旧紧密亲厚。

而赵武这个“赵氏孤儿”在处境困难、步履维艰的情况下,历经磨难重建并再次壮大赵氏的过程,就是下一篇文章要讲述的故事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周礼六军制度与晋景公的军事改革
...盟友卫国的军队,再次讨伐北方的赤狄部落,将长期骚扰晋国北部边疆的赤狄部落中最后的残余势力——啬咎如部全部歼灭(而其他的赤狄部落,已经在之前被荀林父、士会这前两任晋国中军将所消
2023-12-05 22:41:00
在不断的内讧中艰难存身的晋国栾氏
周顷王元年(前618年)六月,晋国卿士及大夫先都、梁益耳、箕郑父、士榖、蒯得所发动的“五将乱晋”内讧被晋相国赵盾以雷霆般的手段压制平息,五人都被处死,晋国朝堂因此一空,赵氏的专权
2023-02-03 20:11:00
栾氏之乱:晋国权力斗争的缩影
在晋国的卿大夫家族中,除了韩赵魏家族外,还有荀氏、栾氏、范氏、郤氏等家族,轮番上演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故事。百余年的时代更替中,韩赵魏几番沉浮,虽其间经历宫廷纷争,经历对外战
2024-01-15 11:02:00
晋国何以崛起何以灭亡
晋国几百年的兴衰成败,都与晋文公一项制度有关。公元前633年,晋文公改革军制,每军各设一名将、一名佐,按地位高低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中军将权力最
2023-05-11 22:07:00
赵盾的权力之路:从晋国正卿到专政
...子,名叫赵盾,即赵宣子。赵盾可以说是一名根正苗红的晋国官二代,他的父亲赵衰在位时身居执政大夫一职,帮助国君处理国政,深受晋文公和晋襄公的信任。在军事上,赵衰身居中军佐之职,仅
2023-10-02 08:12:00
晋国兴衰录:从春秋霸主到战国三家分晋
晋国是春秋时期的强国,中原的霸主,晋楚争霸始终贯穿了整个春秋时期。然而,一直强盛的晋国最终却迎来了一个奇怪的结局:既不是君臣一体荣辱与共的灭亡,也不是权臣篡位改朝换代。而是国君被
2024-04-16 02:57:00
晋国内乱与楚庄王的崛起:春秋时期的权力对抗
周匡王六年(前607年),逐渐长大的晋灵公对晋国执政赵盾的擅权专政之举已经越来越不能忍耐,于是准备借助国君的权威,对赵盾下手,以铲除赵氏,夺回大权。不过,赵盾或许是早有准备,或许
2023-12-08 14:26:00
晋国魏氏家族的兴衰:从魏犨到魏绛的权力之路
...(前629年),晋文公在清原举行大蒐礼,检阅晋军,并在晋国三军之外,再设新上军、新下军,合计五军。这时候的晋国朝堂排名是:中军将先轸、中军佐郤溱、上军将先且居、上军佐狐偃、下
2023-12-13 09:07:00
如果没有晋阳之战,即使商鞅变法成功,秦国也不可能统一六国
公元前455年,晋阳城外,晋国三大卿大夫智瑶、韩虎和魏驹身穿锦衣华服站在高地,智瑶意气风发,手指远处晋阳城说:“原来大水真可以毁掉一个国家啊。”韩虎和魏驹嘴上说着,智伯大才,能力
2023-01-29 17:1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