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最后的光荣”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23 06: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

拾荒助学十余年

91岁杭州无花果爷爷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是我最后的光荣”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最后的光荣”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最后的光荣”

拾荒助学十余年

91岁杭州无花果爷爷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是我最后的光荣”

本报记者 杨茜

昨天中午,杭州刀茅巷,一间杂乱昏暗的房间里,91岁的王坤森佝偻着背,坐在床边写字。床上放着工具箱、药片和他吃剩的午饭。看到有人进来,老人快速迎过来,热情地让座。他看上去身体不错,精神挺好。

很多人都知道王坤森。他是浙江医科大学(现浙大医学院)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的老师,是深夜拾荒资助困难学生的老人,也是种下四棵无花果树将果子分给孩子们的爷爷。

关于王坤森的故事,从2019年夏天开始到现在,《钱江晚报》报道过好多次。大家有时喊他“无花果爷爷”,有时说他是“那个深夜拾荒助学并且坚持了10多年的老人”。无论哪一种称呼,都带着敬意。

2月21日,王坤森做出了一个决定,也完成了他认为的一件人生大事——在遗体捐献志愿书上签下了名字。

“踏实了。”老人把志愿书拿出来又看了一遍。

从不同意到理解,老伴说“都听他的吧”

其实签个字很快,但是王坤森这一次却花了一个多小时。

爷爷的老伴儿王秀云一开始不理解,也不同意。“他这个人倔得很,总是自己拿主意,怎么也劝不住。这个事情也没提前跟我说,我不同意。”王奶奶说。

“我这是做善事呀。经常有人来看我,来关心我,我觉得很满足。大家这么照顾我,我应该做点事情回报。”王爷爷拉着奶奶的手,耐心地劝。

再三劝说和解释之下,王奶奶最后同意了,“都听他的吧。”

王坤森高高兴兴地签了字。他的遗体将捐给曾经工作多年的学校医学院,以这种方式重返讲堂,成为学生们的“大体老师”。

早在2021年,王爷爷就有了这个想法。那年他做了一次心脏手术,学校领导带着慰问金和保健品来看他,他很感动。“我一直在想以怎样的方式报答,将遗体捐献出去,对教育事业有帮助,就挺好的。”

身体大不如前,依然坚持半夜拾荒

2022年年末,王爷爷因病被送到了浙大一院急诊室。在医院待了3天,他就回了家。很多人都在关心他的身体状况。

“身体大不如从前了。”王爷爷叹息,“现在一动就感到乏力,心跳得很厉害。”楼道口放着一把椅子,出门一趟,王爷爷就要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喘口气。

可就是这样的身体,王爷爷依然坚持每晚出门拾荒。

以前每天晚上9点出门,一直到清晨4点他才回来。刀茅巷里昏暗的路灯下,他佝偻的背影被拉得很长很长。

如今他适时调整,每晚11点出门,一两个小时后就回来了。

“附近小店的老板,还是会将一些可回收废品留给我,我把这些拉回来就可以了,不累的。”小区门后面堆放着王爷爷的劳动成果。

以前每天收入是15~20元,现在只有5元。虽然钱少了,但拾荒带来的价值,老人觉得是一样的。“再苦再冷再脏,我都不怕,这个事情我会坚持做下去,直到我剩下最后一口气。”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最后的光荣

王爷爷每个月有退休工资,平时花销也不多。他另外攒了一些钱,留给儿子。

“虽然今后遗体决定捐献了,但是家人们说,还是需要买一块墓地,有祭拜的地方,给大家留个念想。”捐献遗体这件事,王爷爷说起来很平常。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最后的光荣。”他这样说。

记者了解到,此前设立的浙江大学“王坤森助学金”,目前的留本资金(用本金投资产生收益,仅用收益进行奖励支出)是70.6万元。其中60万元来自于爱心人士刘女士。

刘女士在网上看到王坤森的事迹后,备受感动,直接给“王坤森助学金”汇款。

这几天,王爷爷还收到了刘女士寄过来的信件和药品。信里,刘女士想喊王坤森“爷爷”,她说非常敬佩和荣幸能叫王爷爷一声“爷爷”,觉得自己遇到了品德高尚的人,还说王爷爷是“一生都要去学习的对象”。

这封信,王爷爷看了好几遍,他对记者说:“世上还是好人多。”

“王坤森助学金”从2023年秋冬学期开始,每年拟计划分配约3.5万元理财资金,资助八九个浙大本科学生完成学业。

至今,王爷爷和之前他资助的学生还有联系:“资助这些孩子,我是不求回报的,也不需要任何经济补贴。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07: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老师”,以这种最为特别的方式“重返讲堂”。他说:“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最后的光荣。”这,就是一个九旬退休老教师的生死光荣与尊严!尽管佝偻着背,耳朵也有点背,“无花果爷爷”的
2023-02-24 06:04:00
91岁老兵王坤森拾荒助学11年:那束点亮长夜的“烛光”
...最美的“花”;栽下的无花果树,结出了最甜的“果”。燃尽自己,照亮他人2012年底,刀茅巷的居民们发现一件“怪事”:晚10点,80岁的退休教师王坤森准时出门,上街拾荒。拾荒的理
2023-05-06 16:17:00
“5年前那笔奖金全换成无花果送孩子”,92岁拾荒老人从医院打来电话
...处,真的要哭了。”前两天,阿里天天正能量的文娜接到王坤森老人从医院打来的电话。老人说,要把2019年阿里天天正能量和钱江晚报联合奖励给他的5000元奖金,全部换成无花果送给孩
2024-02-27 18:53:00
浙江九旬老人拾荒助学十载 捐献遗体是最后心愿
...’讲堂。我希望能贡献自己的全部,这件事我想了很久,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作为党员最后的光荣。”王坤森说。生命不息、行善不止。签下遗体捐献志愿书后,王坤森笑着说,“踏实了。”
2023-02-22 22:13:00
生命不息 行善不止:91岁老人拾荒十余年 圆学子读书梦
...学医学院,以成为“大体老师”的形式“重返”讲堂。“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作为党员最后的光荣。”王坤森说。对于这位曾经的人民教师来说,他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到更多的学生圆梦大学,
2023-08-31 20:58:00
91岁“拾荒助学”老人术后出院:要帮更多学子圆大学梦
...学医学院,以成为“大体老师”的形式“重返”讲堂。“燃尽自己,照亮他人,是我作为党员最后的光荣。”王坤森说。对于这位曾经的人民教师来说,他最高兴的莫过于看到更多的学生圆梦大学,
2023-07-20 14:37:00
91岁爷爷雪夜拾荒引发爱心接力 有人一次捐赠60万…
近日,浙江杭州91岁的浙大退休教师王坤森雪夜拾荒助学的故事让很多网友感动又敬佩随着媒体报道一场爱心接力也正在展开……“天下雪了,我还是要出来的”王坤森老人曾是一名部队军官转业后在
2022-12-14 16:05:00
...战到了生命最后一刻,去世后被发现曾资助20余名学生。王坤森与宋文武,他们的事迹令许多人热泪盈眶。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长期相处中最了解其物质和精神需求。衣袖上的破洞,花季少
2023-02-24 06:56:00
老伴啊孩子们的敬意也有你的一份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哀思者:无花果爷爷老伴啊孩子们的敬意也有你的一份无花果爷爷手机上保存的和老伴合影这是你离开后,我一个人过的第一个清明节。天气暖起来了,身边却没有了你,我每晚需要
2024-03-28 06:0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e起守护“未”来的你|网事漫话
大河网讯 给孩子注册学习类App,被要求填写远超必要的家庭详细住址;孩子随手点进小游戏,被诱导输入姓名和家长手机号;刷儿童短视频时
2025-11-05 16:43:00
家国情怀植根实践沃土 锦绣学校爱国主义教育月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李雪)家国情怀,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9月-10月,江夏区锦绣学校以国庆、中秋
2025-11-05 16:51:00
大批楚商强势回归黄石,1085.86亿创签约金额新高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阮琼 通讯员 王虎涛)民企赋能增长极,楚商聚力建支点。10月30日,知名民企湖北黄石行暨第三届黄石楚商大会召开
2025-11-05 16:51:00
“绝绝子”“包的”“破防”等等一系列网络热梗,已逐渐成为如今中小学生口中和笔下的套路。如果要求他们脱离热梗进行表达时,他们便陷入困境
2025-11-05 16:52:00
“小小体验官”叩响科学门 蔡甸幼教师幼科技作品比赛落幕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林杉 通讯员周晶)近日,蔡甸区直属幼儿园的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由蔡甸区教育科研中心组织的“蔡甸区公办幼儿园师幼科技作品比赛活动”在此举行
2025-11-05 16:52:00
美育演奏“燃”全场 非遗赠礼“暖”人心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高力丰、刘雅靓)10月28日,武汉市光谷第四小学金钟管乐团师生一行受邀前往清华大学附属小学
2025-11-05 16:52:00
八年七次“遇上” 永嘉小村这样讲中国故事
“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这次回去,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11月4日,在温州市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卡扎基斯(George Kazazis)收拾起厚厚的写生初稿
2025-11-05 16:31:00
东平农商银行:一揽子服务“圈粉”商户
鲁网11月5日讯“不光我自己用农商行的产品,最近还拉着隔壁五金店老板去东平农商银行办了收款码!”新湖镇杂货店店主王姐笑着说
2025-11-05 15:58:00
“我们才是被感动的人!” 沂蒙医者万米高空急救烫伤老兵,双向致敬暖人心
鲁网11月5日讯近日,在一架由济南飞往昆明的KY8202航班上,上演了一场危急与温情交织的空中救援。4位参加过云南老山防御战的老兵乘坐航班前往云南老山祭拜英烈途中
2025-11-05 15:59:00
喜报!荣成华东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
11月5日讯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关于山东省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示》,荣成华东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凭借其在金属成形机床高端装备领域突出的创新能力
2025-11-05 15:5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周利钢潘欣辰记者王茸)10月22日凌晨2时许,一辆黑色小车在行驶到沪宁高速南京收费站进城方向马群公安检查站附近
2025-11-05 08:16:00
南京大学、影石创新、栖霞区三方共建创新中心“智能影像第一股”落子栖霞南报网讯(记者朱旖旎通讯员葛若凡卢雨文)一段“母校与学子”的佳话在栖霞区续写新篇——11月4日下午
2025-11-05 08:17: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杨萍记者王茸)面对交警的检查,驾驶员信誓旦旦称自己没有喝酒只是吃了槟榔,企图蒙混过关,然而酒精呼气检测仪上醒目的数值
2025-11-05 08:17:00
□罗立彬李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025-11-05 08:17:00
夯实6类技术支柱、赋能5大业务领域、衍生N个智能体中国华电“华电智”大模型在宁发布南报网讯(通讯员刘婕记者徐宁)夯实6类技术支柱
2025-11-05 08: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