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再有一月,玉米就可采收,看着自家三十余亩玉米穗粒饱满,丰收在望,黔西市五里乡双塘社区十组村民王敏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前不久这片玉米地遭遇了粘虫啃食,叶片被啃得千疮百孔,打两回药都压不住,急得我直跺脚。幸好后面农业农村局的老师们帮我们用药,才控制住。”提起当时的情景,王敏至今心有余悸。
今年6月,由于连绵的阴雨与高温交替出现,黔西市五里乡双塘社区、中坪镇新厂村等乡镇局部区域农作物遭遇粘虫危害,玉米、高粱等在田作物面临成灾的风险。具有暴食性、迁飞性和群聚性特点的粘虫,一旦暴发,可在短时间内将整片农田啃食殆尽。
接到农户求助电话后,黔西市农业农村局立即组织农技人员实地察看,并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户受灾过程及防控过程中的难题。
“我们发现周围有将近150余亩玉米地受灾,好在虫害还可控制,结合农户前期用药情况,我们选用了四氯虫酰胺和高效氯忥菊酯两种安全药物进行科学调配,通过社会化无人机飞防方式,最终保住了玉米地。”黔西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李华说。
病虫害是影响农作物稳产增产的重要因素,科学有效防控是保单产、稳总产的关键举措。
作为全年粮食生产大头,秋粮距离大面积收获仅有将近两月,正处于关键形成期。毕节市植保质检站紧绷农业防灾减灾夺丰收这根弦,坚持“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机制,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全力以赴保秋粮安全。
眼下,毕节市水稻正处于孕穗的关键期,稻穗在层层稻叶间悄悄孕育,却也引来了不速之客。稻瘟病、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就是危害水稻较重的主要病害虫,这两种害虫会随着季风长距离迁飞,一旦大规模入侵,轻则叶片枯黄,重则整片稻田“冒穿顶”,防控至关重要。
毕节市组织植保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监测病虫发生情况,宣传培训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现场指导防控和科学安全用药防治,强力推进水稻病虫统防统治,让科技助力推进水稻病虫防控,有效缓解病虫防控喷施药剂的劳动力不足问题,为病虫防控“赢”得了时间,为今年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8月4日,在大方县小屯乡的稻田边,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技术员的操控下划出精准航线,药雾均匀洒向田间,“突突”的机鸣声中,雾状的药液随着气流均匀地喷洒在水稻植株上,一场“虫口夺粮”的攻坚战正在上演。
“相比传统人工防治,无人机飞防具有省药、省工、省水的优势,凸显出效率高、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大方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彭佳表示,将持续做好水稻病虫害监测工作,指导粮农科学防控,以及科学管水、合理施肥等工作,同时做好“旱涝急转、旱涝并存”的防灾减损准备,多渠道夯实水稻丰产基础,努力实现万吨的产量目标。
本次飞防作业采用智能航线规划技术,实现厘米级精准喷洒,亩用药量减少20%,防治效率提高30倍以上。同时,通过添加飞防专用助剂,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以前打药辛苦很,背起药桶在田里忙活一天,也打不了多少。现在无人机一会儿就能搞定整片田,真是省时又省力!”小屯乡市院村水稻种植大户刘世学高兴地说。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监测预警很重要。按照早谋划、早预警、早准备、早防治要求,毕节还加强测报技术力量、强化测报经费保障,织密监测网点、增加调查频次,全面、准确掌握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分布动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
如今,毕节市的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技人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既是农民的“贴心人”,更是粮食安全的“守护者”。从性诱捕器到生物农药,从监测网络到应急防治,这些现代科技与传统农耕智慧的结合,织就了一张严密的病虫害防控网。
“我们多一分努力,农户就少一分损失,粮食安全就多一分保障。”正在田间进行高粱病虫害防治的金沙县农作物保护中心主任兰香瑚说。
这场没有硝烟的“虫口夺粮”保卫战,田间卫士们正全力以赴,用汗水和智慧守护着丰收的希望。
截至8月,毕节市开展水稻、玉米、马铃薯、大豆防治面积436.15万亩(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传娟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