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周之江“以读攻独”,是个挺妙的谐音梗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24 06:14:00 来源:贵州日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舒畅 实习生 左雨函

记者:今年您在知名的知识服务平台“得到”上推出了名为“安神晚课”的课程,我是忠实的听众。在我看来它就是一个新颖的关于阅读的课程,您用您的方式把读过的书精挑细选和个性化调制后,跟听众讲述。作为课程主讲人,您自己怎么定位它?能说说做这个栏目的缘起吗?

周之江:这门课程取名“安神晚课”,其实是跟“得到”的编辑老师反复讨论的结果,总体还是一个关于书籍、关于阅读的音频栏目,不过,切入角度也许稍微有些特别。

我们有一个感觉,经历了近几年来的疫情后,不少朋友或多或少增添了焦虑,不仅如此,现代人还有更深层次的各种压力,难以摆脱,而书籍恰好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抚慰人心的一味“解药”,或可安顿身心。关于这个,我自己在栏目的“发刊词”里有过解释——

所谓“安神”,就是字面意思,安定心神。

所谓“晚课”,我想带给您的,是知识的偶遇和重逢。我会从那些让很多人心神不宁,焦虑不安的小话题说起,但通常都会拽出一本书或者几本书来,有的书也许还十分冷门。我会努力带着您,跟日常生活稍稍拉开距离,我负责古今中外,东拉西扯,保证有趣,力求轻松。而您,您放轻松听就好。万一要是听睡着了,那正遂我愿。

这个晚课,它不是上课的“课”,而是我的功课,接下得到这份工作任务。我保证,做一个真诚且靠谱的朋友,未来一年,从周一到周日,每晚如约而至。

说白了,是希望通过我的讲述,通过书籍,带来一点所谓心神的安抚。当然,“安神晚课”不是安眠药,更不是麻醉剂,它最多相当于一杯热牛奶、一盆泡脚水,我能做到的,是争取让您在这十几分钟内,感到有趣有情。

至于做这个专栏的缘起,还是因书结缘。

“得到”的副总裁李倩老师,是北大语言学硕士出身,我七八年前偶然读到她的一本小书,叫做《回锅肉与香菇菜心的语言等级》,一百零一篇文章,皆千字出头的语言学专栏,不过无关美食,书名误导罢了。写得有趣,简直读到乐不可支。且满满都是知识点,更难得的是通达,不拘于语言净化论者的立场,甚至多有平和的讽刺与明显的不屑。我翻完后在微信发了读后感,碰巧有个旧同事是她的大学同学,因此介绍认识。去年,我曾在“天眼新闻”有一个音频专栏叫做“与书重遇”,李倩老师听后找到我,邀请入伙。说是我还蛮适合开这样一档子课程,其中原因,我猜有几条,一是我读书还算不少,肚子里有存货,二是有长期写专栏的经验,三是靠谱不拖稿,四是声音低沉,适合晚上听。

记者:您的“安神晚课”我也一期不落地听了,第一个感受是,您读过的书太多了,我做不到;第二个感受是,这种分享阅读的方式独特又有趣,我做不到;第三是一档日更的栏目,压力太大了,我也做不到。所以我想请教,如何高效地阅读?如何让阅读有效被吸收,成为自己的养分?请您说说您的经验。

周之江:日更的栏目,对我也是个巨大的挑战。所以今年三月份生日那天,我还写了首打油诗自贺说:“青灯夜雨枕书眠,五十如今欠一年。我亦祗如常日过,埋头码字又三千。”虽说有一点备稿,但我坚持每天三千五百字的输出,不敢懈怠,不敢找借口,生怕一松下来就无法交代。但我也觉得,很多事情得自己逼自己,写作不能依靠灵感驱动,日常积累是最重要的。只要打开电脑,只要开始写作,写着写着脑子就润滑起来了,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我从来不觉得有所谓“高效”的阅读,有些书的确不需要整本逐字逐句读,大略翻翻即可,但好书却不厌百回读。我自己读书的一个诀窍,是做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道理千古不易。

记者: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已经明显地感觉到阅读时专注力下降,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手机等的干扰。您会有这样的困扰吗?如果有,怎么解决?

周之江:我的看法是,当下这个时代,阅读也不仅仅限于书本,但传统的阅读也无法被其他知识传播方式取代。至于解决之道,有位朋友曾让我写过一幅字,“以读攻独”,是个挺妙的谐音梗,与其拿手机陪伴自己,不如选择书。拿起书来,一旦读进去,肯定会忘记手机的存在。

记者:您曾说您的阅读趣味偏“老”,如何理解?以您的趣味,如何看待当下流行的那些畅销书,以及年轻人喜欢的读物?读书和K歌大概不一样,K歌跟不上流行特别暴露老态,读书呢?

周之江:与其说阅读趣味偏“老”,不如说偏“旧”、偏“杂”。我是中文专业出身,中国文史算是我的本行,养成了自己的一种读书口味,也就是读古人的书比读现代人的多,尤其酷爱笔记、札记一类。小说有选择地看,偏爱会讲故事、写得很聪明的那种。社科则偏重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经济学读得不少,但偏爱所谓“解释世象的经济学”那一路。然后是科普读物,主要集中在生物学范畴,半通不通地读,从而认识到自己不过也是一种生物而已。对植物学有兴趣,但关心的只在能不能吃、好不好吃上面。

总之我的阅读口味庞杂,以发现冷门书为乐,欲壑难填,食量甚大,跟猪八戒的区别只在于,我能够分辨精食和粗粮,而且还很能够在粗粮里也吃出意思来。

周作人题《耳食录》说,“写文章本无一定的规律,无所为固然最好,却亦可以有例外,大抵作者的趣味与见识乃是必要的两重基本,即态度之所以出。古人云,士先器识而后文章,语虽陈旧,实颇有理,盖文章与器识本来是一物之表里耳”。我平生读书,受此老影响最深,盖无逾常识与趣味两端,缺一不可。

但我倒不大同意拿读书和K歌做对比,这两件事情其实都有自己的年代性,都不需要跟上流行,而且往往还有鄙视链,您看到哪个读书人会吹嘘自己爱读流行读物?搞不好明明读得津津有味,却死活不肯承认。更重要的是,歌曲跟书籍有一点相似,都需要时间检验其经典性,所以皆无新老之别,只有好坏之分。

记者:您父亲也是读书人,也写专栏,您怎么看待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家庭氛围的关系?您们两代人之间怎样就阅读的话题进行交流?

周之江:听过我“安神晚课”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我推荐的不少书籍,就是少年时在父亲书架上找来读的,比如《在乌苏里的莽林中》《能不忆江南》《三松堂自序》等等。这就是所谓的“第一口奶”,的确会决定您这一生的读书选择,我算是幸运,从小就不大缺书读,而且始终有长辈提供书给我读。

窃以为,读书的口味跟其他口味一样,都有一个养成的过程,父亲的阅读趣味对我影响巨大,反过来我也部分地影响到他。

我们共同话题算是不少,所谓“多年父子成兄弟”。记得我20年前在报社上夜班,深夜回家,每周总有一天,我父亲会在客厅等着,于是,父子对坐,香烟一包,聊上个把小时。现在也还是这样,每隔两三个礼拜,我父亲晚饭后散步过来,也会聊聊近期的读书所得,随带翻几本我新买的书带走。

对了,我父亲还有个乐趣,那就是在微信朋友圈里挑我的刺,鉴于我平时以“毒舌”闻名,不少朋友一见我父亲的留言就开始跟风吐槽,欢乐无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4 08: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北军五虎将之首张之江是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
...并不算高强的人。那么他是谁?他做过哪些事情呢?(张之江)这个人就是张之江。1882年,张之江出生于河北盐山滕庄子乡留老仁村。虽说出生于燕赵之地,但不是每一个燕赵汉子都热爱武学
2023-08-09 06:37:00
...“天人合一”、在包容中感悟美美与共。人文亚运、美满之江,它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交融与互信,映照出了这场盛会真正的内核。
2023-09-15 21:32:00
钱之江是什么电视剧里的人物?
钱之江是电视剧《暗算》中的男主角,由著名演员柳云龙饰演。这部电视剧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听风》、《看风》和《捕风》。《暗算》是中国第一部直接描述反间谍部门的核心机关701”工作的电
2023-11-11 17:29:00
品读《食遇》:恰似故人姗姗来
周之江赠我的新作《食遇》置于案头。此乃用心,用功,精致,剔透,考究之作。图源网络。《食遇》亲笔书法,自制印章,各种小吃水彩绘穿插,三十三首竹枝词到位,序言标配,作者心思,一应纸上
2023-10-10 17:27:00
之江漫笔|来浙江一年听到的三句话
...报社调到浙江分社工作,马上就满一年了。回望近一年在之江大地的采访,不由地想起很多印象深刻的人和事。今天先通过三句话介绍三个人的故事。“种地不离田头,看店不离店铺”今年52岁的
2024-03-16 12:14:00
“之江同心”宁波统一战线品牌矩阵发布 16个子品牌亮相
...”实施20周年宁波统一战线最具影响力实践创新案例暨“之江同心”宁波统一战线品牌矩阵发布会举行,分5批发布了“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宁波统一战线最具影响力的28个实践创新案例,
2023-09-07 22:07:00
潮新闻讯 杭州人家门口的“文化航母”——之江文化中心,已经开放一周多。与其说是文化中心,它更像是一个大型综合体。一位附近居民告诉潮新闻记者:“这个礼拜已经逛了两次,有餐饮、市集,
2023-09-09 22:04:00
...粒粒)浙江迎来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8月29日起,之江文化中心正式向社会开放。杭州市西湖区江涵路上的258亩土地上,矗立起浙江文化场馆的“四大金刚”: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23-08-29 13:01:00
潮新闻消息 近日,潮新闻记者从之江实验室官网获悉,浙江省科技厅党组书记佟桂莉已兼任之江实验室党委书记。此外,据浙江省政府官网7月18日信息,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任之江实验室主任。7
2023-07-20 14:4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