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承德日报
我市依托科技赋能提升河湖管理能力
构建了“人防+技防+联防”的智能化、网格化河湖生态管理体系
本报讯(记者马思稳,通讯员程煜东)今年以来,市水务局着力提升河湖非现场监管能力,建立了河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重点河段河湖岸线智能化视频监控,以科技赋能河湖管理,精准管控河湖“四乱”问题,为打造“承德河湖生态之美”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我市境内有滦河、潮白河、辽河、大凌河四大水系,全市共有河流1500余条,全长1.28万公里。纳入《河北省河湖保护名录》的河流共267条,总长度7785.52千米,流域面积95590.5平方千米。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我市紧扣“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主题,积极探索创新河湖管理方式,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构建了“人防+技防+联防”的智能化、网格化河湖生态管理体系,实现了对河湖环境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以“技防”为主要依托,着力提升河湖管理能力,促进河湖管理科技化、现代化。
市水务局着力提升河湖非现场监管能力,建立了河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重点河段河湖岸线智能化视频监控。全市河湖智能视频监控共设置1364个监控点位,建立14个监管平台,全面构建了点位监控、平台预警、推送反馈、即时处理的智能化监管体系。
为精准管控河湖“四乱”问题,市水务局结合无人机航拍巡检、河湖长制APP巡河上传、卫星遥感监测、水利部应用门户网站河湖“四乱”问题模块等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高科技手段,对发现的河湖“四乱”问题进行甄别、研判、预警、告知、处理、反馈,督促指导相关县(市、区)立行立改,动态清零。
以科技赋能河湖管理,加大了河湖生态环境管护力度,持续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联动,形成了河湖管理合力。同时,利用河长制APP巡河系统,做到“四看四必查”,涵盖社会普遍关注的重点区域、敏感水域突出问题及周边企业的排污、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排放、水面漂浮垃圾等方面。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确保河湖水质的稳定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下一步,市水务局将以科技赋能为引领,创新河湖管理方式,探索生态治理模式,推广生态护岸、湿地建设、岸坡绿化等技术手段,恢复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探索利用大数据分析、远程控制、AI智能等相关技术,进一步提升河湖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水平。通过生态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提高河湖的自净能力。借助科技力量提升河湖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为创新河湖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8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