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浙江在线7月21日讯(通讯员 胡杰荣)近年来,缙云县双溪口乡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山海协作工程为抓手,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支撑,以环境美丽、生活富裕、百姓安乐为目标,久久为功,实现了全乡域精彩蝶变。
建基础,改“不便”为“方便”

双溪口村旅游公厕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服务供给功能,让群众生活得更舒心便捷。以双溪口乡人民政府为基准点,实现了村民10分钟内可到达公交站、超市、银行、学校、卫生院、健身场地、文化礼堂、城市书房等便民生活服务场所和军品陈列馆、古树公园、美术馆等文旅特色景点。
双溪口村中共缙云县特别支部树洞会议旧址,是村民和游人缅怀先烈、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但是受资金等各方面制约,附近缺少停车场和公厕,人员往来十分不便。为此,该村多方筹集资金,在湖州市德清县配套32万元援助资金的支持下,排除各项不利因素,修建了停车场、旅游公厕等,极大方便了往来游客。
周扎村因人居环境优美、红色资源丰富、果蔬产业突出颇负盛名,每年都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览打卡。但因村内缺少就餐场所,接待能力不足,游客参观后还要赶到舒洪镇甚至是县城就餐,难以留住游客,也不利于带动本地村民增收。为此,该村充分运用镇海炼化的帮扶资金,于2021年建成双溪口乡首家特色农家乐“乡愁食客”,不仅成为远近群众宴客聚会的首选,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租金收入。

周扎村乡愁食客农家乐
优环境,绘“底色”为“靓色”

周扎村葡萄长廊
近年来,双溪口乡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美丽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坚持高品质发展,实现乡村“颜值”“气质”双提升。
炎炎夏日,缙云县双溪口乡周扎村文化礼堂边的葡萄长廊却成为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引得不少游客驻足观赏。这条由镇海炼化援建的长廊面积达1300平方米,毗邻贞溪,与浙西南军品陈列馆隔溪遥望,观赏性极强。长廊上种的是高山土葡萄,葡萄大小色泽都同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一般,吃起来酸甜可口,每年10月份成熟时,还有不少顾客专程驱车前来购买,可谓集观赏性和经济性于一体。
走近上周村,“德清-缙云山海协作工程援建项目”石碑正伫立在显眼处,在德清县山海协作资金的帮助下,该村逐步实现了村美河清民富的目标,每年杏花时节,更是如同一幅精美画卷,成为远近游客拍照打卡的不二之选。

上周村“德清—缙云山海协作工程援建项目”石碑
强产业,变“输血”为“造血”

东里村葡萄种植基地
挖掘现有资源禀赋增强村集体“造血”能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近年来,双溪口乡将山海协作资金重点用于扶持富民增收产业发展,实现了经济收入的稳定增长。仅今年1-6月,8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就达305.41万元,其中2个村的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强村公司利润突破70万元。
东里村是双溪口乡8个行政村之一,拥有葡萄种植面积600余亩,葡萄种植户30余户,是全市葡萄产业示范村、市水果产业科技创新团队示范基地,但其葡萄产业也存在配套设施不全、品牌效应不强、种植技术不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东里葡萄产业,2021年以来,在桐乡市山海协作资金的扶持下,东里村大力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冷库用于产品储存,积极推动智能化种植系统升级项目落地,葡萄品质大幅提升,葡萄经济优势更加突出。
为促进南源村食用菌产业发展,该村在湖州市山海协作资金扶持下,筹措资金100余万元,新建生产设施大棚3亩,配套建设冷库,增购制冷、配电设施设备,食用菌产业链进一步升级,每年为集体增收超过7万元。

南源村食用菌大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1 2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