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65万元的大豆播种机,好在哪?(三夏进行时)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5-19 05:3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65万元的大豆播种机,好在哪?(三夏进行时)

智能播种机正在播种大豆。

郭晓龙 徐宏宇摄影报道

“株距9厘米,根瘤菌剂流量每秒0.8毫升。”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七管理区,54岁的种豆“老把式”李海龙在智能播种机驾驶室里的触控屏上输入指令,一粒粒种子被压缩空气“吹”入3厘米深的湿润土壤。

“这是气吹技术,不伤种,播种深度保持一致,出苗更整齐。”李海龙说。

“去年买机器花了65万元,着实不便宜!”李海龙带记者来到智能播种机的一侧,“奥秘就在这里,机器上的独立喷嘴能够在播种时为每一粒种子同步喷洒根瘤菌剂!”

根瘤菌剂是什么,好在哪儿?种大豆,只用化肥不行吗?

“先前只用化肥的时候,一垧地(约15亩)要撒100斤磷酸二铵、100斤钾肥和50斤尿素,成本近500元,产量却卡在5400斤难突破。”李海龙回忆,施完肥还怕雨水大,化肥溶解加速,大豆吸收过量氮肥容易“疯长”倒伏,“秆子比人都高,豆荚却没几个”。

大量使用化肥还带来后遗症,“追肥后土地板结得像炕席,不透气,影响产量。”

在双鸭山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韩劲涛展示了两组大豆根系标本:施用化肥的根须短而稀,接种根瘤菌的则密布蚕豆大小的瘤状物。

“这些‘小疙瘩’就是大豆的‘氮肥厂’。”韩劲涛解释,“根瘤菌与大豆根部共生形成根瘤,吸收空气中的氮气进行生物固氮,满足大豆需氮量的50%—75%,配合少量化肥,能够让产量提升10%以上,进而提高总出油量。”不仅如此,后茬种植的玉米还能“捡漏”大豆根部残留的养分,提升产量。

“现在每垧地只要150毫升根瘤菌剂和一些补充的复合肥,成本更低,收成更好!”李海龙介绍。

“根瘤菌剂虽然好,但以前给豆种拌菌剂,比打铁还费劲!”李海龙说,用传统播种机,大豆种子要“穿两层衣”:先包防虫种衣剂,晾干后再拌根瘤菌剂。豆种摊在四方形的苫布上,要4个壮劳力对角扯布反复翻折,“菌剂黏得像浆糊,拌快了结坨,拌慢了误农时,一垧地折腾一天才完活”。

“有了新机器,终于不用拌种了。”李海龙说,智能播种机将根瘤菌剂与种子同步施进土里,再也不需要拌种了,“我们管它叫‘一口闷’,省时又省钱!”韩劲涛也表示,智能播种机将种子播种于3厘米深的土层中,避光保湿提高根瘤菌活性,从而提升固氮效率。

可购买机器花65万元,能回本吗?“国家补贴2万元,厂家包培训,虽然贵了点,但咱也想试试!”李海龙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得益于北斗导航等技术,株距确定好后,下种均匀精准。“过去一垧地用180斤种子,现在140斤就够,苗齐苗壮,还能早出两三天!”老李算了起来:比传统播种机节省40斤种子,就是240元;产量从每垧5400斤提升至8100斤,去年每斤卖了2.03元,这又多赚5400多元。

除此之外,传统播种机需要4人操作,一天只能播5垧地;如今两人一机,日播20垧,不用到处找人干活了。去年,老李的播种机干了350垧地,不仅在自家的田里干,还帮助其他农户,净赚5.4万元。“加上播种玉米的收入,一年盈利12万元,五六年就能回本。”

成本账背后还有生态账。对比2012年全部用化肥种植,如今每垧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3%。“现在土透气了,蚯蚓都多了!”老李抓起把黑土搓散,细碎土粒从指缝簌簌滑落。

智能播种机的“聪明”还体现在哪儿?掀开机盖,农机企业技术负责人申鹏说:“流量控制器确保每粒种子‘吃’到菌剂,北斗导航防重播漏播,误差率不到2%。”而且传统农机靠齿轮调播量,农户得趴车底折腾一会,整得灰头土脸,现在只需在新机器的屏幕上输入参数即可。不过,申鹏也坦言,现在菌剂仅能浅施3厘米,要继续攻关深施5厘米以上的技术,更好保护菌群。

“接下来还得培育耐逆性菌种,配套保险政策。”韩劲涛说,极端干旱或涝灾时,菌群活性也会下降,“但这第一步,咱迈稳了!”

【编辑点评】先前种大豆用化肥,成本高,产量也遇瓶颈;根瘤菌剂虽好,但拌菌剂费时费力也费钱。智能播种机的应用,将局面盘活,让成本和生态两本账都能合得上。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李海龙家的大豆单产提升五成,靠的是气吹播种、精准用种的协同发力,离不开农业科技力量的持续攻关。随着农机装备高质量发展的稳步推进,将有更多技术先进、操作智能的农机驶向广袤黑土地,夯实大国粮仓的产能根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理李扬子介绍说。在今年春播生产中,这些改装后的精量播种机将实现播种铺管一次性作业,保障苗带和管带位置稳定,解决苗带滴水均匀,出苗均匀一致问题,大垄密植技术经过创新改良,也将让
2024-04-01 21:47:00
垦壤盐碱地 精耕大豆田
...。”他根据种植模式对农机设备进行了改装,将7行大豆播种机改装成了中间5行播种大豆,两侧2行播种玉米的“新”农机具。经省专家组实打验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百亩田,大豆平均亩产
2024-06-21 05:55:00
大面积提单产 4类重点作物多措并举齐发力
...推广耐密植、抗倒伏、宜机收高产品种,大力推广高性能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并主推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当前,西南玉米已经出苗,西北、东北春播正有序推进。4月24日,全国玉米单产提
2024-05-17 17:05:00
产能提升工程给豆农吃下“定心丸”
...出,提升大豆产能,良机是关键。该公司率先对16台精密播种机加装大豆根瘤菌喷施装置作业,提升大豆根瘤菌数量,促进大豆生长,增强根系固氮能力,达到增产的目的。做好精量播种,保证播
2024-04-21 05:57:00
北大荒集团大豆陆续播种
...司宝山管理区大豆播种地块,大马力机车牵引着精量大豆播种机穿梭其间。“我们实时踏查大豆待播地号的地温,并结合天气情况和历年积温数据系统分析,今年较往年提前两天进行大豆播种,根据
2024-05-08 07:58:00
播种在希望的田野上——东北黑土地耕作新观察
...河乡一望无垠的黑土地上,几台大马力拖拉机牵引着精量播种机匀速行驶,机车轰鸣声由远而近。“人歇车不歇,借助这些现代化农机,我们4天就播完了1.7万亩玉米,都播在了丰产期。”宝清
2023-05-10 07:50:00
新华全媒+丨端稳中国饭碗,产粮第一大省底气足!
...免费的根瘤菌肥,还领取补贴购买了大马力拖拉机和大型播种机。“国家推出了大豆生产者补贴、玉米大豆轮作补贴以及完全成本保险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调动了农户种豆的积极性,镇里通过在
2022-12-30 11:31:00
丰收进行时|沃野生金绘丰景 黑土地上话振兴
...的跃升上。升级的“4+2”种养循环模式,配上智能化免耕播种机,种子间距误差小于2厘米,亩保苗数从3500株提升至6000株
2025-10-13 18:19:00
山地丘陵,小农机能行!(春耕进行时)
...本报记者  苏  滨杜苏林(右)在介绍新款电动式自动播种机。本报记者 苏 滨摄“地块多大?”“巴掌田、鸡窝地,分在3个山头!”“石头多不多?”“有时候一锄头下去就冒火星子。”
2025-02-27 05:4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从“管”到“稳”!立普妥如何干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病理温床,而立普妥的功效与作用正是针对这一关键环节的有力干预。立普妥不仅仅是降低血脂指标的药物
2025-10-31 11:01:00
破局糖尿病管理困境,瑞隆安以“1357”糖尿病健康管理体系为糖尿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
2025-10-31 11:01:00
医务社工:医护身旁的“慢步人”
在高效运转的医院,有一群人格外特殊。他们不拿手术刀,却同样为治愈而来;他们不直接给药,却能抚平焦灼与无助,他们是医务社工
2025-10-31 10:22:00
2025年深圳牙科医院推荐:种植牙、牙齿矫正不迷路
随着深圳生活节奏加快和饮食习惯改变,口腔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据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数据显示,深圳居民口腔问题就诊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
2025-10-30 10:06:00
本市推出优质养老机构参观试住
本报讯(记者 蒋若静)在2025年全国“敬老月”期间,北京市民政局统筹全市养老服务资源,正式启动优质养老机构开放体验、试住等活动
2025-10-30 10:10:00
脂肪肝可逆转,但莫入误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专家团队开出“健康处方”
鲁网10月30日讯2025年7月起,我国肝病诊疗的开拓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与肝病中心团队每周四、周五常态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坐诊
2025-10-30 10:54:00
科普生活|老年人摔一跤可能“摔坏神经”?
很多人认为,摔跤无非是皮外伤或骨折,养养就好。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徐宁医生提醒中老年朋友,跌倒的隐患远不止于此
2025-10-30 11:30:00
NMN哪个牌子好?2025年国产进口抗衰老产品排行
现在大家对衰老的研究已经从“只盯一个靶点”变成了“系统调理”,2025年靠谱的抗衰补剂也早就告别了“堆成分”的时代,转向了“精准发力”
2025-10-30 11:31:00
灵芝睡眠片品牌如何选?2025十大口碑品牌排名榜揭晓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我国超38%成年人存在睡眠障碍,25-45岁职场群体失眠率更是高达52%
2025-10-30 11:36:00
2025年肠胃养护益生菌品牌榜单出炉!科研背书与临床口碑双验证
处于高度忙碌状态下的现代人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经常吃坏东西和作息不规律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便秘、胃胀、消化不良等问题。益生菌正好能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
2025-10-30 15:16:00
以科学锚定代谢健康,告别减重循环 2025 十大减肥产品评测报告出炉
当体重管理从 “追求数字下降”升级为 “守护代谢稳态”,市场上却仍充斥着 “三天瘦 5 斤”“神奇燃脂成分”的虚假宣传 ——我国 25-45 岁职场人中
2025-10-30 15:20:00
高血糖如何无副作用控糖?胰腺“休眠细胞”被唤醒!2025全球热门技术让血糖回归正常
糖尿病常被低估为“血糖问题”,实则是一场深刻的系统性健康危机。它如同体内悄无声息的腐蚀剂,从微血管到大血管,从神经末梢到重要脏器
2025-10-30 15:22:00
2025年清肺止咳化痰产品排名推荐,优势评测与选购攻略
《2025全球肺部健康营养消费报告》表明,83.2%的用户在选购槲皮素护肺产品时,无法判断核心成分的实际吸收效果;68%的肺结节
2025-10-30 15:23:00
想安全停药?怕乙肝复发?这个新检测给你答案!
“医生,我的病毒DNA都测不出了,为什么还不能停药?”——这可能是许多乙肝患者共有的困惑。问题的答案,就藏在那个传统检测无法触及的“病毒老巢”里
2025-10-30 15:48:00
家庭药箱“换季”指南:秋冬常备药划重点
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气温骤降,昼夜温差拉大,感冒、流感等呼吸道问题频发,皮肤也因干燥出现瘙痒、脱屑等问题。家庭药箱亟需“换季焕新”
2025-10-30 15:57:00